2.結構:與金剛石的晶體結構類似,是正四面體型空間網狀結構的原子晶體。
1.硅的存在:在自然界只有化合態,是一種親氧元素(這與同主族的碳不同),一般以SiO2 或 的形式存在,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于氧。
14.(2010年北京卷)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斷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 直到18世紀初,人類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這時英國一些冶鐵爐因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產。工業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為廉價,許多英國紡織廠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運輸成本較高,一些新工業企業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英國煤產量增長圖
結合材料和所學,指出1830年后英國煤產量增長趨勢與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對英國工業革命的理解。第一問根據圖示直接概括即可;第二問可以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從工業革命發展的不同階段能源的變化需求作答(木材等傳統能源--煤)。
[答案]
變化:英國媒炭產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長。
原因:英國木材等傳統能源供應日趨緊張;工業革命的發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鐵路等現代運輸條件的改善降低了運煤成本,使得煤在工業中的大規模使用成為可能。
12.[2010年淄博重點高中階段考試]19世紀初期,當蒸汽機車轟鳴奔馳的時候,衣冠楚楚的紳士、淑女與衣衫襤褸的下層人民同擠一列火車,還得到處給別人讓路。保守人士驚呼,鐵路會帶來某種“平等化的危險”。民主人士拍手稱快:“我看到火車真高興,我想封建制度是永遠一去不返了。”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進科技
A.極大地沖擊了社會關系 B.擴大了社會交往的范圍
C.改變了落后的社會制度 D.造成了社會秩序的混亂
[解析]A 本題考查學生對工業革命的影響的認識,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工業革命沖擊了舊的社會關系和傳統的思想觀念。
11.[2010年浙江寧波十校聯考]下面是英國各行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例,你能從圖中得出的最直接的信息是
A.改變了英國的經濟地理狀況和人口結構,促進了新興城市的產生,加快了城市化進程
B.農業就業人數比例不斷下降,工業和服務業就業人數比例不斷提高
C.工業革命和圈地運動的開展
D.外來移民的涌入,英國人口的職業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解析]A 本題考查從數據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隨著英國工業化程度的加強,行業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城市人口數量的增加,加快了城市化進程。
10.[2010年安慶第二學期重點中學聯考]19世紀初的一則名人訃告是這樣評價該名人所研制的成果的:“它武裝了人類,使虛弱無力的雙手變得力大無窮,健全了人類的大腦以處理一切難題。它為機械動力在未來創造奇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將有助并報償后代的勞動。”這里的“它”是指該名人研制的
A.蒸汽機 B.發電機 C.電動機 D.計算機
[解析]A 根據題中時間提示,可知 B、D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19世紀70年代后)。由“機械動力”可知該項成就應為瓦特的改良蒸汽機,故正確答案為A項。
9.[2010年天津市和平區第二次模擬考試]“英國是最先發生工業革命的國家……再不需要把
黑人當作商品從非洲運走,而要把他們當作勞動力留在非洲來生產原料,并為資本主義國家準備市場。”材料認為黑人奴隸貿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A.非洲黑人奴隸的反抗和斗爭 B.英國對非洲殖民政策的調整
C.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推動 D.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要求
[解析]D 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黑人奴隸貿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應該跟英國的工業化有關,應理解為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內在要求。
8.[2010年北京西城區綜合能力測試]荷蘭詩人馮德爾曾寫道:“我們阿姆斯特丹人揚帆遠航
……利潤指引我們跨海越洋。為了愛才之心,我們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現在
A.15世紀 B.16世紀 C.17世紀 D.19世紀
[解析]C 地理大發現后,繼西班牙、葡萄牙之后,于17世紀擁有海上霸權,稱為海上的馬車夫。
7.[2010年北京市東城區第二次綜合考試]新航路開辟后,人類歷史發生了重大轉折,從全球史觀的角度看,這一“轉折”主要是指
A.歐洲貿易中心轉到大西洋沿岸 B.世界開始從分散走向整體
C.農業文明已經轉向工業文明 D.歐洲經濟發展開始超過亞洲
[解析]B 新航路開辟前,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絕的;新航路開辟,加強了歐洲與亞洲、非洲和美洲等的聯系,打破了隔絕的狀態,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