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英國 達爾文 1859年《物種起源》自然選擇學說
過度繁殖與群體的恒定性 + 有限的生活條件
生存斗爭 + 遺傳和變異
自然選擇即適者生存
+ 獲得性遺傳
新類型生物
2. 法國 拉馬克 1809年《動物哲學》
①生物由古老生物進化而來的 ②由低等到高等逐漸進化的
③生物各種適應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進廢退與獲得性遺傳。
1.神創論 + 物種不變論(上帝造物說)
研究生物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如
① 生物界的產生與發展:生命、物種、人類起源
② 進化機制與理論:遺傳、變異、方向、速率
③ 進化與環境的關系 ④ 進化論的歷史:流派與論點
|
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 :質粒、噬菌體、病毒
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土壤農桿菌、酵母菌和細胞等
目的基因的檢測與表達 :受體細胞表現出特定的性狀
第七章 進化論
拉馬克 : 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
達爾文 :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自然選擇學說)
基本單位:種群
實質:基因頻率的改變
原材料:突變與重組
現代進化理論 形成物種 決定方向:自然選擇
必要條件:隔離
生物多樣性:基因、物種、生態系統
協同論(殘酷競爭VS協同進化) 中性學說(偶然VS必然)
補充 間斷平衡(漸進VS突進) 災變論(漸滅VS突滅)
|
常規育種 |
誘變育種 |
多倍體育種 |
單倍體育種 |
處理 |
![]() ![]() 在F2中選育 |
用射線、激光、 化學藥物處理 |
用秋水仙素處理 萌發后的種子或幼苗 |
花藥離體培養 |
原理 |
基因重組, 組合優良性狀 |
人工誘發基因 突變 |
破壞紡錘體的形成, 使染色體數目加倍 |
誘導花粉直接發育, 再用秋水仙素 |
優 缺 點 |
方法簡單, 可預見強, 但周期長 |
加速育種,改良性狀,但有利個體不多,需大量處理 |
器官大,營養物質 含量高,但發育延遲,結實率低 |
縮短育種年限, 但方法復雜, 成活率較低 |
例子 |
水稻的育種 |
高產量青霉素菌株 |
無籽西瓜 |
抗病植株的育成 |
3.人類基因組計劃(HGP) :人體DNA所攜帶的全部遺傳信息
①提出:1986年美國的生物學家杜爾貝利
②主要內容:繪制人類基因組四張圖:遺傳圖、物理圖、序列圖、轉錄圖
③1990年10月啟動
④1999年7月中國參與,解讀3號染色體短臂上3000萬個堿基,占1%。
⑤2000年6月20日,初步完成工作草圖
⑥2001年2月,草圖公開發表 ⑥2003年圓滿完成
△直系血親是指從自己算起向上推數三代和向下推數三代;,
△旁系血親是指與(外)祖父母同源而生的、除直系親屬以外的其他親屬。 △基因診斷是用放射性同位素、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分子做探針,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
鑒定被檢測標本的遺傳信息,達到檢測疾病的目的。 △基因治療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導入有基因缺陷的細胞中,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第六章 育種方法
單倍體
選擇育種 雜交育種 誘變育種 多倍體 轉基因
2. 危害
婚前檢測與預防
遺傳咨詢
監測與預防 產前診斷 :羊水、B超、孕婦血細胞檢查、基因診斷
1.
常染色體
性染色體
隱性基因 鐮刀型貧血、白化病、先天聾啞 紅綠色盲
單基因遺傳病 顯性基因 多指、并指、軟骨發育不全 抗VD佝僂病
多基因遺傳病 : 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哮喘病、青少年糖尿病
染色體異常 :21三體綜合癥
3.
一倍體
雌性配子
二倍體
單倍體 直接發育 合子 生物體
多單倍體 雄性配子 多倍體(秋水仙素)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