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年海淀期中)50.(26分)中國古代治理國家的準則和規范歷經變化,逐漸形成中國特有的法律傳統。到 了近代,受西方的沖擊和影響,近代法律制度逐漸在中國形成。
夏、商、西周時期,形成了以“禮”治國的制度體系。“禮”實際上是一種等級制的生活和行為方式,專為貴族所有,即所謂“禮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戰國,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以法治國的學說和法治逐漸興起。
(1)上述材料反映了先秦時期治理國家的制度體系發生什么變化?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對此持什么觀點?(8分)
中國傳統的法律體系從秦漢時開始形成。張豈之主編的《中國歷史十五講》說:“漢律特別強調皇權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導思想則為禮法并用,以禮入法,儒家經義成為法理的基礎,堅持德主刑輔,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體系‘禮刑一體’的基本框架。”
(2)依據材料說明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特點。(6分)
辛亥革命中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近代憲法。
(4)簡要說明《中華民國臨叫約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地位。(6分)
1、(09年宣武期中)10.關于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確的是
A.削弱了皇權 B.打破了門第限制
C.有利于選拔人才 D.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
6、(09年宣武期中)17.康熙帝親征噶爾丹和組織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的相同作用是
A.打擊了分裂勢力 B.鞏固了國家統一
C.打擊了殖民侵略 D.加強了力量
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綜合題
5、(09年海淀期中)31.右圖反映的是 ( )
A.康熙平定準噶爾分裂叛亂勢力
B.俄國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C.吳三桂等發動三藩之亂反叛失嫩
D.中俄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
4、(09年西城期中)29.“康乾盛世”被稱為中國傳統社會末期的“百年之治”,此后清朝很快衰落。它給今人留下的最深刻歷史教訓是,為政者應
A.勤于政事,善始善終 B.輕徭薄賦,發展社會經濟 C.選賢任能,懲治貪污腐敗 D.順應時代潮流,避免虛驕自大
3、(09年西城期中)28.史學界之所以對“安史之亂”“三藩之亂”等歷史事件加以否定,其主要依據是
A.它們都是以下犯上,爭奪皇位 B.它們都是地方威脅中央
C.它們都破壞了生產,危害到統一 D.它們都阻礙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2、(09年西城期中)26.據《臺灣府志》記載,清朝統一臺灣時,“國家初設郡縣,管轄不過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開墾流移之眾,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這則材料說明
①臺灣府的設置促進了臺灣經濟的發展 ②大陸移民是清朝開發臺灣的重要力量 ③清朝時臺灣主要出產食糖和糧食 ④國家統一是臺灣發展繁榮的保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0年豐臺統考11).派大將施瑯收復臺灣,并設臺灣府的清朝皇帝是
A.順治 B.康熙 C.乾隆 D.咸豐
(10年豐臺統考12).中俄《尼布楚條約》的主要作用是
A.從法律上確定了中俄東段邊界 B.從法律上確定了中俄西段邊界
C.杜絕了沙俄的侵犯 D.使漠北蒙古歸順清廷
6、(09年宣武期中)15.明代內閣與清代軍機處的共同之處是
A.統領六部,處理各種政務 B.參與決策,并負責朝廷日常事務
C.參與機要政務,但沒有決策權 D.負責各地的軍事事務
康熙帝
5、(09年海淀期中)29.下列屬于用分割相權的手段加強皇權的措施是 ( )
①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 ②朱朝設置三司使 ③明朝設置殿閣大學士 ④清朝設置軍機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