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法國史學家朗格諾瓦和瑟諾博司所著《史學原論》一書指出:“史料可分為兩種,有時過去的事件,留下實跡(碑碣及制造品),有時,也是更常見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跡,是心理的狀態--一種文字上的描寫和敘述。”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料都帶有主觀因素 B. 實跡和文字史料都真實反映歷史
C. 歷史是“心理的狀態”的反映 D. 只有實跡史料才能反映歷史真實
第2卷
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36-40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做答。第41-44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做答。
34.1991年《歐洲聯盟條約》、1995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和1993年《哥本哈根協議》的簽訂表明,歐洲共同體將發展成為一個擁有共同的貨幣、外交和安全政策與防務的歐洲聯盟。歐盟的建立有利于構建
A.區域統一的世界 B. 多元并存的世界
C.歐美協作的世界 D. 歐俄均衡的世界
3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占領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國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圖將日本建成冷戰的前哨陣地。這一政策轉變
A.成為日本長期推行仇視中國政策的開端
B.促使美國承認美日平等伙伴關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
D.標志著冷戰在亞洲全面展開
30、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第二十條規定:“帝國議會由秘書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選舉產生。”此規定表明帝國會議
A 代表人民監督政府 B 是帝國的最高權力機構
C 依照直接民主原則產生 D 其生產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表1所反映的19世紀后期美國鋼鐵業發展變化的主要特征是
A. 行業競爭激烈 B. 生產和資本走向集中
C.企業規模保持穩定 D. 勞動生產率快速提高
29、羅馬法規定:當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訴訟,法庭即不予受理;一個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則即是無罪之人;一個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衛自己辯護;法官審判應重證據等。這些規定后來成為現代法治的重要原則。下列各項中,符合上述規定的是
A 法庭立案與否皆取決于案情 B 被告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無罪
C 被告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D 證據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據
28、明朝“折中書省之政歸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
A 決策 B 行政 C 監察 D 司法
27、據《東京夢華錄》等記載,宋代都城多見“當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涼食和專向客商出租鋪席宅舍等現象。這反映了
A 生活習俗改變 B 經商方式不受限制 C 官府鼓勵經商 D 城市商業功能增強
26、北魏首創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農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形式是
A 眾人集體生產 B 田莊規模生產 C 個體農戶耕作 D 官府募農耕作
25、西周實行的宗法制在秦漢以后仍有重大影響,其主要表現是
A 嫡長子繼承制 B 反復出現的分封制 C 三綱五常的倫理觀 D 傳統的宗族觀念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