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四項基本原則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3、對外開放:①經濟: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吸引外國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擴大對外經濟技術合作。②文化:引進外國智力,大量派遣留學生到國外學習。③外交:加強中日關系;恢復中蘇關系;中美關系正常化。④開放格局: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多層次點面結合的格局。
2、對內改革:①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組、包產到戶、包干到戶)。
②城市: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
[回顧]簡述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形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發表
比較完整的科學體系: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
黨的指導思想:1997中共十五大:
1、十一屆三中全會:①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②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5、主持制定《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十一屆六中全會)
意義:科學地評價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維護了毛澤東思想 → 鄧小平在新時期作出的一大歷史貢獻
4、平凡冤假錯案:①老干部恢復了職務,重新走上工作崗位
②知識分子被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工作生活得到重新安置
3、1978年,支持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①背景:文革雖結束了,但是文革所積累下來的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文化教育問題、社會問題,亟待解決,國家生活正常秩序亟待重建。但是黨中央主要領導人仍然堅持“左”傾錯誤思想。為了解放人們思想,黨的指導思想和各條戰線亟待撥亂反正,因此在思想領域中掀起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②意義:肯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沖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僵化局面,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黨的指導思想和各條戰線的撥亂反正;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奠定思想基礎。
2、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
1、“文革”結束后,思想路線撥亂反正,鄧小平強調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