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年西城期中)7.《漢書·諸侯王表》記載“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規定諸侯王死后,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的真實意圖是
A.仿效周朝實行分封制以鞏固統治 B.規定由嫡長子繼承王位,以血緣關系維系郡國并行制
C.顧念親情,使諸侯王其他子弟也可以分享恩賜 D.分化諸侯王的實力,加強中央集權
2、(10年豐臺統考10).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的作用是
A.削弱了相權 B.有利于消除地方格局隱患
C.擴大了地主的勢力 D.改善了農民的生活境遇
1、(10年東城統考6.)“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毕铝信e措實踐了賈誼這一主張的是 ( )
A.秦始皇推行郡縣制 B.漢景帝制定削藩策
C.漢武帝實行推恩令 D.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
37.(36分)(1)(10分)政治: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從大裂逐漸走向統一;商鞅等人在各國變法,為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實踐經驗。
經濟:春秋戰國時期,小農經濟逐漸形成,客觀上要求中央集權制度提供保護,并構
成中央集權制度的經濟基礎。
思想:法家思想為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漢武帝的集權措施
2、(10年北京調研試卷37). (36分)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近代以來不同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作出了貢獻。圍繞這個主體,同學們分組進行探究。
探究一 中國的“第五代發明”
歷史學家張傳璽認為:“人們都常常說中國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津津樂道的事例極多,但有一項更偉大的文明,而且已創造出、并行用了兩千余年,卻為人們所忽視,這就是在中國所實行的中央繼權制度!
(1)結合所學,從政治、經濟、思想三個方面說明秦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歷史條件。(10分)
1、(10年西城統考4).秦始皇的下列措施中,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影響最大的是 ( )
A.統一度量衡 B.統一貨幣 C.統一文字 D.以吏為師
3、(09年海淀期中)10.2002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了3萬6千枚秦簡,紀年從秦王政二十五年至秦二世元年,記事詳細到月、日,十幾年連續不斷。而在此之前,中國古代正史中關于秦朝的記錄不足千字。其中散簡上書寫:“鄉嗇夫:以律令從事!睂σ陨喜牧侠斫庹_的是 ( )
①考占資料可以彌補文獻記載的不足 ②秦朝建立了完善的基層統治體系
③秦朝官員依據法律和上級命令行政 ④秦朝建立了完備的文書檔案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秦始皇
2、(09年西城期中)6. 秦朝郡縣制度之所以能夠適應集權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郡縣是地方行政管理機構
B.郡縣官吏必須對上一級負責
C.郡縣官吏與皇帝是臣與君的關系
D.郡縣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吏不能世襲
33.(1)一方面,郡縣制按地域劃分,進一步打破原有六國地域界限,削弱地方權力。另一方面,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調遷,只有俸祿,沒有封地,官位概不世襲,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2分
)
(2)有利于傳達政令、調遣軍隊,促進全國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3分
1、(10年崇文統考33.)(12分)中央集權制是中國封建時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標志。從總體說來,它有助于我國古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也有助于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創新;卮鹣铝袉栴}。
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兩千石……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
--班固《漢書·百官公卿表》
(1)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說明秦朝的郡縣制是怎樣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穩定的?(2分)
(秦)為馳道于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筑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
--[漢]賈山《至言》
公元前212年,始皇下令“塹山堙谷”,修筑從云陽(今陜西淳化)直通北方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全長900千米的“直道”!爸钡馈毙蕹梢院螅T兵部隊三天三夜就可以從咸陽趕到九原。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選修)
(2) 秦統一后,相繼修筑馳道、直道,建立起以咸陽為中心的水陸交通網絡。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說明這些措施怎樣促進了中央集權國家的發展?(3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