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疏通文義的重點不在詞語注釋,而在上下文意的貫穿理解上。教師可以只提出問題或作出指點,讓學生在誦讀中自行領悟,不搞“對號入座”式的翻譯。
1.誦讀方式力求多樣化,使課堂上有生動活潑的氣氛;尤其要重視背誦的檢查,檢查中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使粗知大意、誦讀練習、發現問題、深入理解和鞏固記憶諸環節形成一條“教學活動鏈”。
3.了解設喻在論證中的作用。
教學設想
本文擬用誦讀教法,在誦讀中逐段疏通文義,使學生能當堂基本成誦。應當注意的是:
2.學習逐層論證的寫法。
1.了解作者的變法觀點和人的主觀認識必須適應時代和客觀形勢的道理。
1、本文思想內容是什么?請具體分析。
這篇文章的鋒芒直指不義戰爭。
入人園圃,竊人桃李,盡管是偷,但只是對別人造成了輕微的損失,盡管不義,也還不至于造成多壞的影響,而眾人便紛紛指責,掌權者則重重處罰,這實在有點小題大做。其實損害別人,貪點小便宜,盡管可惡,可也不至于成為眾矢之的,更何況這便宜實在小得有點微不足道。至于偷雞摸狗,盡管比竊人桃李嚴重,顯得不仁不義,但也僅僅是雞鳴狗盜而已,至多給牲畜的主人造成一陣財產的陣痛。入人欄廄,取人牛馬,這似乎有點嚴重了,因為牛馬是主人家中耕種負載主要的依靠,沒有了牛馬,主人可能無法完成春種秋收,進而影響到主人的生計。所以這就比偷雞摸狗更嚴重了一些,但還不至于威脅到主人的身家性命。至于殺不辜人,情況就大大地嚴重了,因為這剝奪了別人最基本的人權――生存權。生命是極其寶貴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剝奪別人的生命。如果剝奪了別人的生命,那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那他自己也受到嚴厲的懲罰,而被處以極刑。但即便如此,他對社會造成的危害也只是在一定范圍內,還不足以動搖整個國家的社會基礎。以上四種行為都是不義行為,而且程度由淺入深,應當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這也是可以理解,畢竟這四種行為給社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但讓人無法理解的是為什么發展到攻打別的國家,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1.作者簡介
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
墨子,戰國初期偉大的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詳。
墨子作為先秦墨家的創始人,在中國哲學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墨子在上說下教中,言行頗多,但無親筆著作。今存《墨子》一書中的《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傳弟子對他的思想言論的記錄。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據。
墨子的學說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兼愛非攻。所謂“兼愛”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并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為天下人不相愛所致。②天志明鬼。宜揚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點。墨子認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僅決定自然界星辰、四時、寒暑等的運動變化,還對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之愛民之厚”,君主若違天意就要受天之罰,反之,則會得天之賞。對于鬼神,墨子不僅堅定信其有,而且認為它們對
3、學習文章的寫作特點及文中展示的哲理。
【目標重點難點】
掌握給文言文加標點的方法與技巧,提高斷句能力。
【相關材料】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