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008年對世界經濟產生最大影響的無疑是始于美國的全球金融危機,到目前為止,這場危機對全球經濟所產生的負面效應究竟會有多大還尚未見底。某校高三(4)班學生以“金融危機的影響”為題開展綜合探究活動,現在請你參與其中。
(4)在以上探究活動的基礎上,高三(4)班學生利用學校團隊活動日走進某社區開展一次以“危機面前沒有旁觀者”為主題的宣講活動。請你從經濟、政治、文化角度擬列一份宣講要點。
35.“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恩格斯的這句名言,在2008年中華民族驚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災斗爭中,再一次得到印證。巨大的自然災難在給中華民族帶來巨大悲傷的同時,也使我們偉大民族精神在劇創中迸發、在苦難中升華,鑄造了一座中華民族精神新的歷史豐碑,抗震救災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形象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抗震救災精神譜寫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嶄新篇章。
(1)以上材料主要體現了哪些哲學道理?
(2)偉大的抗震救災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形象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請各舉一例)
(2)如:地震發生后,胡錦濤、溫家寶等中央領導人冒險來到地震災區指揮抗災、看望慰問災區群眾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形象;地震發生后全國各地紛紛幫助地震災區共克時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等。(4分)
70.2%
75%
注:美國70%的創新發明是在小企業實現的。
材料六 20多年來,由于城鄉發展的不平衡,為了謀生就業,中國大量青壯年農民紛紛離開家鄉,涌入城市務工,形成中國特有的農民工現象。他們在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已成為中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后,對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進口減少,出口生產企業訂單減少,企業遭遇困難,不得不裁減用工,其中大部分是農民工,導致了農民工提前返鄉。中央農村會議提出,切實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
(6)材料五說明了什么?(5分)簡述我國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治意義。(5分)
(7)從經濟常識的角度,分析黨和國家為什么要千方百計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10分)
99.5%強
對經濟的貢獻率
50%
45%
47%
55%
就業人數
60%
70%
99.7%
99.7%
39.(60分)材料一 2007年12月1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巴厘島發布了“巴厘島路線圖草案”,要求發達國家在2020年前將溫室氣體減排25%至40%。草案指出,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要求所有國家的有效參與,并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應對氣候變化,各方要在國內和通過國際合作做出更多的努力。
材料二
(1)簡要描述巴厘島的自然地理特征。(8分)
(2)簡要說明巴厘島多火山的原因。(6分)
(3)指出“巴厘島路線圖草案”針對的主要環境問題,并分析該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6分)
(4)材料三反映了當時天津、上海等地人們衣著服飾出現了哪些新氣象?簡要分析出現這些新氣象的原因。(8分)
材料四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的衣著服飾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解放初期,列寧裝是最時髦的服裝。新中國改革開放前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穿著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被形容為“藍(灰)色的海洋”,當時人們買衣服要憑布票。從90年代以來,伴隨人民思想的解放,中國人民的著裝,已經從灰藍單調的服裝走向五彩繽紛,不僅服裝的顏色在變,而且服裝的樣式、服裝的品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男裝以西服和茄克衫為主,女裝式樣更多,牛仔服是青少年喜愛的款式,最為流行。大型服裝商場經常舉辦服裝表演,日新月異的時裝令人目不暇接。
(5)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不同時期人們的衣著服飾呈現怎樣的時代特點?概括指出形成不同的時代特點的原因。(12分)
材料五 中小企業在一些國家企業總數中的比重、貢獻率、就業人數情況
美國
德國
日本
中國
占國內企業總數
99%
38.(32分)材料一 近一年來,雙方在解決兩岸海運、空運、郵政、食品安全等問題方面取得重要共識。2008年12月15日,兩岸“三通”邁開歷史性步伐。兩岸有關方面分別在北京、天津以及臺北、高雄等兩岸的多個城市同時舉行了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郵的啟動和慶祝儀式。兩岸“三通”的基本實現,必將對兩岸經貿關系產生積極重大的影響,給兩岸民眾帶來實際利益,對兩岸產業分工和企業合作帶來新的契機。
材料二 2008年12月15日,一個兩岸同胞企盼已久的日子,一個翻開兩岸關系發展時代新篇的時刻。在這一天,兩岸“三通”終于化繭成蝶,海上直航、空中直航、直接通郵,60年隔海相望不相通,終成記憶。回首前塵,兩岸“咫尺天涯,重重阻礙”;展望未來,兩岸“天涯咫尺,處處機緣”。
(1)運用經濟常識中有關市場經濟的知識,分析說明在兩岸關系的發展過程中形成兩岸共同市場的意義。(12分)
(2)結合材料,運用事物發展趨勢的原理分析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前景。(10分)
(3)分析材料三中兩岸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的政治學依據。(10分)
24.
23.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