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夠說出本文對兩代人的矛盾、讀書、青春等問題的基本看法,并能結合自我體驗,對這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1、懂得珍惜青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舒婷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賞析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作者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廈門。70年代末,她的詩作便受到人們的關注,不久即作為朦朧詩潮的代表人物而聞名文壇。結集出版的詩集有《雙桅船》、《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會唱歌的鳶尾花》等。舒婷的詩既有鮮明的時代的叛逆精神,又有執著而深切的熱愛之情,發自內心而優美,被人譽為“心靈世界的歌”。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達詩人對祖國的一種深情。與以往同類的詩作相比,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個性特色――既有當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與歡欣的希望,又有女兒對祖國母親艾艾的不滿與獻身的真情。全詩立意新穎,感情真摯,一反過去某些詩的浮泛與“神話”式的歌頌,從一個別致的角度來吟唱祖國母親的歌。正如詩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詩人以赤子的目光,掃瞄著祖國的貧窮與落后,以拳拳的女兒之心,表達著哀怨的深情:“我是貧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輩輩/痛苦的希望啊,/是“飛天”袖間/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達出希望的歡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是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為實現這美好的希望,詩人表達了一種獻身的愿望:“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為表達這種赤子的深情,詩人采用了由低沉緩慢走向高亢迅疾的節奏。低沉緩慢方能如泣如訴、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熱烈奔放、一往無前。為表達詩人對祖國的交融感與獻身感,全詩運用了主體與客體交錯換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體是詩人的“我”,客體是“祖國”,而在全詩的進展中,讓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國,祖國也就是我。祖國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國的悲哀;祖國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國的希望;我是祖國的眼淚和笑渦,而祖國正在我的血肉之軀與心靈上起飛和奔跑。
習慣上,人們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致橡樹》、《這也是一切》、《暴風雨過去之后》這類作品稱為舒婷詩歌的“高音區”。由于它們直接表達詩人的政治情緒與時代理想,因而獲得較多的稱譽與贊許。
作者選擇一個獨特的視角,從顯示祖國貧窮落后、貧瘠破敗的現實出發,抒發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全詩的感情基調由最初的低沉緩慢漸漸變得高亢急速,由抑到揚,從而表達對祖國的理解和熱愛之情。
第一節,作者運用一系列的意象,并通過意象的疊加,向讀者呈現出詩人心目中的祖國的形象,這是詩人真實的感受,也是詩歌人本主義特色的表現。“破舊的老水車”與“疲憊的歌”顯示出祖國的落后與疲憊;“熏黑的礦燈”與“蝸行摸索”顯示出祖國前進步伐的艱辛與緩慢;“干癟的稻穗”與“失修的路基”顯示出祖國的貧瘠與破敗;“把纖繩深深勒進你的肩膊”則顯示出祖國在痛苦中奮力抗爭、頑強不屈的形象。最末一句的“──”表示語意轉折,由前面對祖國形象的描繪,轉而直接表達對祖國現實狀況的深深的理解和真摯的熱愛之情,知之深,則愛之切。“祖國啊!”一語顯得深沉而凝重。
第二節,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我”與祖國開始交融,祖國貧窮,我是悲哀,我是她痛苦的希望,這種希望正如“飛天”袖間的花朵,美麗誘人卻如此渺茫,那就是對祖國富饒、榮光與自由的殷切期盼!最末一句“祖國啊!”表達了詩人哀怨般的深情。
第三節,同樣運用一系列的意象,“簇新的理想”“古蓮的胚芽”“掛著眼淚的笑渦”“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意象疊加,充分表達出詩人在新時代來臨之際的希望與歡欣。但是,細細品味,這些意象無不深深地打上“文革”的時代烙印,表現出這一代青年人內心獨特的感受,“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古蓮的胚芽”也是經歷風霜雪雨的寒凍,就連笑渦都是“掛著眼淚”的。這樣就使得這首詩在體現舒婷個人特色的基礎上又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最末的“祖國啊!”表達出詩人的歡欣與對未來的憧憬,至此,全詩的感情基調由先前的低沉凝重進而變得高亢激越起來。
第四節,在前三節的基礎上,“我”與“我”的祖國再次融合,“我”和祖國已經是唇齒相依,不能分割:“我是你十億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是你喂養了“我”。這個曾經迷惘的“我”,經過深思,經過感情的洗禮,已經沸騰起來,“我”愿為我的祖國奉獻一切,用“我”的血肉之軀去換取祖國的富饒、榮光與自由!“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與“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這幾個簡短句式構成排比,增加了語言氣勢,加快了詩歌的節奏,它們與最末一句“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使感情激流達到極點,成為全詩的最強音。正是對祖國的這種執著的愛和奉獻精神,使得這首詩與《致橡樹》《一代人的呼聲》等成為舒婷朦朧詩作的“高音區”。
十八歲和其他?教案
【教學目標】
1.朦朧詩
朦朧詩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特殊背景土壤中生長出來的精神花朵,是一個特殊時代的特殊語言。三千年古典詩詞一脈承傳的使命意識與新詩救亡圖存的悲憤吶喊,以朦朧詩的形式獲得了精彩的成果。作為一種文學范式,朦朧詩成功地開創了一個文學的時代,將意象藝術的長處推向極致。但是,高密度的意象也損傷了詩歌原本擁有的活力和流動感,也使朦脆詩無力繼續。后朦朧詩人徹底地顛覆了抒情和意象藝術,極大限度地開發了敘事性語言的再生能力,同時,為讀者提供了一種新的平民化、口語化、情節化的詩歌。
后朦脆詩的出現,是特殊背景下的產物。作為一種文學現象,詩風的變化最根本的原因無外乎內心要求的巨大改變。朦朧詩人群體和后朦朧詩人群體歷史命運、生存遭際的巨大差別難免會流露于詩歌―“心靈的歌唱”。
朦朧詩的特點:
第一,從審美角度看,朦朧詩由寫實轉向寫意,由具體轉向抽象,由明確轉向模糊,由現實性追求轉向永恒性追求,這是詩歌美學角度上的重大變化,改變了過去詩歌說明某一事實和現象的狀態。朦朧詩與過去現實主義詩歌不同,它不是以反映客觀真實為目的,在意象的創造上,也不對客觀真實作忠實的描摹,它更注意表現的是主體的真實。這表現了朦朧詩在藝術視角上的重大轉變,也是對過去詩歌現實主義審美的突破。即便是反映客觀事物,它也側重于主體對事物的感受,而不對客觀事物本身作詳細的描繪。
第二,打破了過去詩歌線性因果關系和單向直接抒情的方式,主題的多義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過去的平面模態,意象也由清晰轉向模糊。
4.詞語釋義
噴吐:噴出(光、火、氣等)。閃爍: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
刺激:推動事物,使起積極的變化。崛起:①(山峰等)突起。②興起。
激蕩:①因受沖擊而動蕩。②沖擊使動蕩。青蔥:形容植物濃綠。
棲息:停留;休息(多指鳥類)。蔚藍:像晴朗的天空的顏色。
二.作者簡介
江河(1949一),原名于友渾,北京人。1968年高中畢業。1980年在《上海文學》發表處女作《星星變奏曲》,有詩集《從這里開始》《江河詩選》等。他在詩作當中灌注了厚重的歷史感,以《紀念碑》等政治抒情詩和古代神話組詩《太陽和他的反光》贏得社會矚目。
江河是朦朧詩代表詩人之一,他與舒婷、北島、顧城、楊煉一起被稱為朦朧詩的五位主將。
三.文題背景
江河的詩以意象的優美,語言的純凈勝出。他所營造的意象群被賦予了一種理想化的色彩,是從生命及人生的體驗中提煉而出的,也是被深度內化了的意象群,因此,他的詩歌向著純詩的方向邁進。江河詩歌的語言有著不可言說的美質,他在面對存在和語詞強烈的光芒時,沒有閉起眼睛,而是直目而視,讓它把詩人自己攫入口中而吞食,正是在這時候,他的詩歌才為苦難融入了甜蜜的滋味。《讓我們一起奔騰吧》正體現了江河詩的特點,它借助一系列理想化的意象,通過完美的藝術手法,表現出作者的人生體驗和深刻的情感內涵。
四.整體感知
《讓我們一起奔騰吧》是一首朦朧詩,是江河的代表作之一。江河是一位平易的人道主義詩人,也是一位具有健全理性、良知和常識的高尚的普通人。他的含而不露的溫情是中國古典理想人格的最佳現代折射,具有安然處變但決不無動于衷的古道熱腸和道德熱忱。因此他的詩歌內容包含現代生活各個層次的各個角落,并且從高超的藝術技巧上,賦予思想主題和情感色彩各異的作品以適當的各具風姿的結構形式,突破了風格單一的思維定式,如“我們結識了。巖石/用大海翡翠的語言交談/用坦白得……”“我們相識了。江河/蔚藍地在黑土地上流過/太陽和星星……”從這種達到無技巧境界的詩句中,你只會受到感動,這正是當代詩歌最缺乏的東西,做到如此舉重若輕、淡而有味,并非如我們想像中那么簡單。當其他詩人還熱衷于炫技,還在學藝的道路上時,江河的詩歌已經抵達了屬于他的要塞。
第一節“這支歌”指春天的奮斗之歌。
寫“果子”被“擊落”是寫果子變成種子,是為了寫“春天”。
詩人用“風”“樹木”“果子”“陽光”“鳥兒”等意巢,寫出春天的可愛。
段析:通過各種意象,表現出春天的可愛,表達了作者對春的渴望、向往之情。
第二節“熱情”“開朗”寫出春天的特點。
“愛情的震顫,莊稼的波濤,金屬的鳴響”,從觸覺、視覺、聽覺等方面寫春的特點。
“你憎恨黑暗,甚至陰影”,進一步寫春的特點。
段析: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春的特色。
第三節“翡翠的語言”“坦白”寫出心靈坦蕩。
“巖石”“江河”“針葉樹”是英雄、戰士的象征。
段析:寫\\\"我們\\\"與英雄對話,運用了象征手法。
第四節寫“土地說”是為引出“人說”,運用了比興手法。
“我們又將給大地留下什么呢”用設問寫出人生的意義,揭示出人的奮斗需有一定的目的。
段析:運用比興手法,寫出人生的意義在于奮斗。
課文結構
對春天的渴望、向往之情
春天的特點
讓我們一起奔騰吧“我們”與英雄對話
人生的意義在于奮斗
五.疑難探究
如何理解詩歌第三部分的詩行排列和詩歌表現的內容?
這部分寫“我們”與英雄對話,抒寫朋友間的友誼,為了暗示朋友間的友誼如巖石般堅固,詩人把詩行排列成疊加的巖石狀。這樣在形式上直觀地表現了友誼的淳厚、實在。另外作者也注重用語言來表達這種深厚的朋友情,如“用大海翡翠的語言交談/用坦白得像沙灘一樣的語言”,選取了大海中珍貴的“翡翠”來寫友誼的可貴,用“坦白得像沙灘一樣的語言”來寫朋友之間的坦誠,朋友之間的友誼純潔得如人與自然的融合,如“雪花似的水鳥棲息在我們的肩頭”。詩句中還有許多這種樸素的語言,作者正是以這些語言表述朋友間堅固的友誼的。
六.寫作技巧
(l)構思奇妙。本詩分四部分,共15節,每節句數不同,字數不等,結構和情感內
涵高度地融合在一起。
(2)塔式結構。本詩體現了詩歌的建筑美,尤其第三部分猶如兩座金字塔,形象
直觀,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
(3)巧用修辭。本詩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詩語言、內涵、結構
達到完美統一。
七.課文鑒賞
《讓我們一起奔騰吧》是當代詩人江汩的一首朦朧詩。朦朧詩是新時期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學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的青年,利用詩歌的形式對現實進行反思和追求詩歌獨立的審美價值的產物。朦朧詩在藝術手法上的重要特征是意象化、象征化和立體化,《讓我們一起奔騰吧》這首詩歌在創作手法和詩歌技藝等方面體現了朦朧詩的特征。
(l)語言樸素自然,能調動眾多意象來表達思想。詩歌在寫春天的可愛時,用了“風”“樹木”“果子”“陽光”“鳥兒”等意象。
(2)“金字塔”式結構排列,使詩歌具有建筑美。詩的第三部分宛如兩座埃及金字塔,詩味十足,語言和意象充滿跳動的活力,其形體結構與詩的情感內涵達到了較高程度的融合。這種造型美對于詩歌的賞析具有一定意義:它刺激感官,引起注意;妙趣橫生,有利于記憶;形象直觀,使人產生豐富聯想和回憶。這種結構達到了集游戲性和審美價值于一體的程度,使作品在傳播中不斷增值。
補充資料
3.近義詞辨析
猛烈激烈
猛烈①氣勢大,力量大。例句:這里氣候寒冷,風勢猛烈。②急劇。例句:心臟猛烈地跳動著。
激烈①(動作、言論等)劇烈。例句:百米賽跑是一項很激烈的運動。②(性情、情懷)激奮剛烈。例句:壯懷激烈。
溫柔溫和
溫柔溫和柔順(多形容女性〉。例句:這個少女性格溫柔。
溫和(性情、態度、言語等)不嚴厲,不粗暴,使人感到親切。例句:眼前的人露出溫和的目光。
清澈清純清靜清脆
清澈清而透明。例句:湖水清澈見底。
清純①清秀純潔。例句:她清純得像一朵玉蘭。②清新純凈。例句:雨后的空氣非常清純。
清靜(環境)安靜;不嘈雜。例句:我們找個清靜的地方談談。
清脆①(聲音)清楚悅耳。例句:清脆的鳥語聲回蕩在早晨的森林中。②(食物)脆而清香。例句:鮮黃瓜清脆可口。
2.形近字
倔jue倔強崛jue崛起撒sa播撒撤che撤退
漸jian逐漸慚chan慚愧溢yi洋溢縊yi自縊
瓣ban花瓣辨bian分辨漿jiang漿果槳jiang船槳
縫feng縫隙逢feng逢迎栗li戰栗粟su粟米
誕dan誕生蜒yan蜿蜒
1.多音字
漲zhang暴漲zhang頭昏腦漲顫chan顫抖chan顫栗
鮮xian鮮花xian鮮有似si相似shi似的
藏cang珍藏zang寶藏倔jue倔強jue倔頭倔腦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了解詩人的情感脈絡,體味其瞬間感受,把握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教學重點】
詩歌的獨特意象,詩歌的意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內容】
一.基礎知識
2.過程和方法:咀嚼詩歌語言,把握詩歌的獨特意象,體味詩歌的意境,掌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