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覺得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呢?
(明確:濃情厚意從低徊婉轉、一唱三嘆的旋律里汩汩而出,離愁別恨也從悱惻動人、纏綿哀怨的詩意里幽幽而瀉。)
4.教師稍做提點,再聆聽錄音,學生思考三個問題。
五.整體感知
播放《雨霖鈴》MTV,讓學生在歌聲中體會這首詞,并談談觀看后的一個整體感受。
3.再請學生試讀
2. 教師指導
① 寒蟬凄切――“凄”字要讀得長,“切”字要短促,要讀出詞的凄切情感
② 竟無語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讀出哽咽之聲、冷澀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
④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何處”要讀出疑問語氣,“楊柳岸曉風殘月”應一景一頓,聲斷氣不斷
⑤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
⑥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
(學生讀出的地方要予以肯定,沒有讀出的地方教師加以補充)
1.選學生代表朗讀,另外的學生進行評點。
2.引導學生深刻分析這首詞的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誦讀法;探究法;點撥法。
【教具準備】PPT課件;《雨霖鈴》MTV; flash唱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這是燕太子丹在易水河邊送別荊軻去刺殺秦王時,荊軻高歌而去時所唱。
“渭城朝雨燕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边@是王維與友人送別時的情景。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這是許渾在宣城謝公亭送別友人后寫的詩。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蛇@苦痛倒觸發了詩人的詩情,他們用詩詞歌賦來傾訴詠嘆他們的離愁別緒。透過這些詩詞,我們可以想見朋友分別時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方的哀怨,母親呆望游子歸家的淚眼愁眉,我們可以體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的至理。
今天我們再次輕輕叩開古典詩詞的門扉,不經意間就會發現生命在演繹著悲歡與離合,一個個淚眼婆娑的麗姿和一個個凄婉纏綿的動人故事,F在我們就來欣賞這首別離詩,感受別離詩的千種風情,它就是柳永的《雨霖鈴》。
二.詞牌簡介
《雨霖鈴》,唐玄宗時教坊大曲名,后用為詞調。霖,一作“淋”。王灼《碧雞漫志》卷五《雨淋鈴》條:“《明皇雜錄》及《楊妃外傳》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彌旬。棧道中聞鈴聲,帝方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淋鈴曲》以寄恨。’……今雙調《雨淋鈴慢》,頗極哀怨,真本曲遺聲!薄对~譜》卷三十一:“宋詞蓋借舊曲名,另倚新聲也。調見柳永《樂章集》,屬雙調!按嗽~寫別情,為柳永的名作之一。作者在傾訴難以割舍的離愁中,同時也抒發了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所以深感前途黯然無色。通篇層層鋪敘,上下闋通過襯托、點染,渾成一片。寫景抒情都用白描,形容盡致。
三.柳永簡介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仁宗景釣元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他通曉樂律,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是以描寫城市風貌見長的婉約派代表詞人。
柳永對北宋詞的發展有重要的貢獻和影響,對后來的說唱文學和戲曲也有很大影響。柳詞在宋元時期流傳最廣,相傳當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濟,更多的時日跟歌妓們一起過著依紅偎翠、淺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這些歌妓們的生活,深切同情她們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們在一起的悲歡離合!队炅剽彙繁闶瞧渲袨槭廊怂鶄髡b的一首,被稱為“宋金十大曲之一”。
本詞寫的是他離開都城汴京時與一位紅顏知己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別離情景。
1.引導在了解詞作內容的基礎上把握誦讀技巧;
2.引導學生體味這首詞“點染”的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
1.在朗讀中品味這首詞的意境;
3.通過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學生理解和鑒賞詞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