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讀完文章后,同學們認為這句話奠定了該詩怎樣的情感基調?
明確:憂郁、悲哀、沉重。
1.學生自由朗讀,找出反映詩人情感指向或者說是奠定該詩情感基調的一句話。
明確:北方是悲哀的。
【教學課時】0.5
【學習內容與步驟】
一、作者介紹
艾青(1910-1996),中國現代詩人。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1932年在獄中寫下《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詩,一舉成名,出獄后出版第一本詩集《大堰河》;抗戰時期,創作上取得了豐碩成果,有著名詩集《北方》、《向太陽》等;在延安解放區,寫下《黎明的通知》、《獻給鄉村的詩》等詩集;解放后有《寶石的紅星》、《歸來的歌》等詩集。
二、文本研習:
2.掌握本詩所表現的熾熱的愛國心。
1.了解艾青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愛國熱情。
7.文題為“發現”,詩人到底發現了什么?
明確:發現了“你在我心里”。
四、總結
這首詩的最大特點是直抒胸臆,作者把從國外回來后的真實感受用火山爆發一樣的激情在詩中噴發出來,感情熾烈而真誠,雖然詩中也有敘事成分,但主要是直接抒情,以強烈的情感打動讀者。
五、課外拓展
《紅燭》
紅燭啊!/這樣紅的燭! /詩人啊, /吐出你的心來比比,/可是一般顏色?
《醒呀》
醒呀,請扯破了夢魔的網吧。 /神州給虎豹豺狼糟踏了。 /醒了吧!醒了吧!威武的神獅! /聽我在五色旗下哀號……
《七子之歌》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孩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北方?教案
【學習目標】
6.既然作者開頭說“這不是我的中華”,那么他所期待的祖國到底在哪里?
明確:直到“嘔出一顆心來”,才知道祖國是在“我的心里”。
5.詩人的“問青天”“逼迫八方的風”在表達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
明確:這種追問是無果的,只能使詩人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中去了。
4.面對“噩夢”,作者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沉痛的感情的?
明確:用兩組“我來了”的排比和幾個貼切的比喻來抒發自己深沉的愛,以及沉痛失望的心情。把與祖國的會面比作是一場“噩夢”,噩夢是可怕的,而掛在“懸崖”上的“噩夢”,則使人感到絕望和恐怖。接著他問“哪里是你?”然后確認“那不是你”。期望愈高,失望也愈重。但是詩人仍不甘心,仍要“追問”,問青天,問風。
3.文中那些語言或字眼體現了祖國當時的黑暗現實?
明確:噩夢、掛著懸崖。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