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這篇《創造宣言》認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是什么?為獲得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教育的最大成功:
教育者要注意的問題:
2.第四自然段中說:“刀法如果用得不對,可能萬像同毀;刀法如果用得對,則一筆下去,萬龍點晴”。這里所用的幾個比喻分別比喻什么?
答
創造宣言(節錄)
陶行知[注]
創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讓我們接過來,繼續創造。
宗教家創造出神來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別人創造的現成之神來崇拜。戀愛無上主義者造出愛人來崇拜。美術家如羅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創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愛人。他們所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們的神,是我們的石像,是我們的愛人。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創造出丑惡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敗,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敗。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體的創造,而不是個人的創造,那么這成功失敗也是屬于集體,而不是僅僅屬于個人。在一個集體當中,每一個活人之塑像,是這個人來一刀,那個人來一刀,有時是萬刀齊發,倘使刀法不合于交響曲之節奏,那便處處是傷痕,而難以成為真善美之活動塑像。
教育者也要創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創造理論和創造技術。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點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對,可能萬像同毀;刀法如果用得對,則一筆下去,萬龍點睛。
有人說:環境太平凡了,不能創造。平凡無過于一張白紙,八大山人揮毫畫他幾筆,便成為一幅名貴的杰作。平凡也無過于一塊石頭,到了米開朗基羅的手里,可以成為不朽的塑像。
有人說:生活太單調了,不能創造。單調無過于坐監牢,但是就在監牢中,產生了《易經》之卦辭,產生的《正氣歌》。單調又無過于沙漠了,而雷賽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蘇伊士運河,把地中海與紅海貫通起來。
可見平凡單調,只是懶惰者之遁辭。既已不平凡不單調了,又何須乎創造。我們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單調上造出不單調。
有人說:年紀太小,不能創造,見著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當你把莫扎特、愛迪生及沖破父親數學層層封鎖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給他看,他又只好啞口無言了。
有人說:我是太無能了,不能創造。可是魯鈍的曾參,傳了孔子的道統;不識字的惠能傳了黃梅的教義。惠能說:“下下人有上上智。”我們豈可以自暴自棄呢!可見,無能也是借口。
有人說:“山窮水盡,走投無路,陷入絕境,等死而已,不能創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難之玄奘,畢竟取得佛經;糧水斷絕,眾叛親離之哥倫布,畢竟發現了美洲;凍餓病三重壓迫下之莫扎特,畢竟寫出了《安魂曲》。絕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說:沒有勇氣,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氣探出來的,走出來,造出來的。這只是一半真理;當英雄無用武之地,他除了大無畏之斧,還得有智慧之劍、金剛之信念與意志,才能開出一條生路。”
所以,處處是創造之時,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讓我們至少走兩步退一步,向著創造之路邁進吧!創造之神,你回來呀!只要你肯回來,我們愿意把一切——我們的汗,我們的血,我們的心,我們的生命——都獻給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
[注]陶行知(1891—1946),中國現代教育家。
1.文中批評了哪五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作者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五種錯誤的觀點;① ②
③ ④ ⑤
(不超過20個字)
作者得出的結論: (不超過12個字)
社會科學是研究各種社會現象及其變化的科學,包括政治經濟學、法律學、歷史學、文化學、文藝學、美學、教育學、倫理學等。社會科學類的文章,是用來進行社會科學研究和描述社會科學研究的文章。它既是探討社會科學問題、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手段,也是概括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文字載體。從文體上說,它應包括議論性和說明性等類別,但就高考說,側重于社會科學類的議論文字。
在“社會科學類文章”前加“一般”,表明高考選用的這類文章,專門化的程度不會太高,專業理論色彩不會太濃,專業的名詞術語不會太多。否則就不解稱為“一般”。
社會考學類文章雖然涉及的面很廣,但是,從歷年高考的選文來看,側重于選取文化教育、文學藝術和歷史類的文章,因為它更接近于高中畢業生的實際。
(二)1.①一個男子漢卻常有淚水造訪;②作者認為被好書、好的音樂,以及其他美好事物所打動,是人的一種美好情感,理應如此。
2.①真誠、樸素、善良的情感;②真誠的好書,樸素的音樂、世道人心中的美好事物。
3.美好的事物和情感雖然不易相遇,但卻常有,給人以希望。(聯想是由心中美好的部分和旋律或詞語引起的,可以令人“欣慰”)
4.A、E(B項“因為”以下分析錯誤;C項的“心酸”是由:“把身子喝軟”作聯想對照而產生的;本文的寫作目的標題已經揭示,故D項也不正確)
(一)1.(1)臨畫失去了童年的游戲(或:畫畫是一種最可怕的刑罰);(2)臨畫是被迫的。
2.在對比中表現父子對獲獎(名利)的不同態度,使“我”的得意之態和父親的失望之情更加鮮明。
3.點明文章主旨,啟示人們要用真情真趣來對待藝術。(前有“喚醒我的春秋大夢”,后有“我”的覺悟)
4.A、B(C項前一次應是“反映臨畫是被迫的”,第二次是自覺的,盡心盡力的。D項“懷疑”之說無根據;E項“閉門讀書”之說與文章主旨不合)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