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寧夏7月測試)讀珠江三角洲和蘇南地區城市化發展模式圖,完成下列要求.
(1)簡述城市化過程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2)珠江三角洲和蘇南地區的城市化發展模式有何異同點?
(3)據下圖所示,近二十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有哪些變化?
(4)簡述蘇南模式容易產生的環境問題。
答案 (1)城市是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城市化促進經濟發展,同時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城市的發展;城市化發展要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協調。
(2)相同點:兩個地區都是通過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的發展;
不同點: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化是通過外資企業的建立,吸引大量農業人口進廠務工,促進了城市化。而蘇南地區的城市化主要是在大城市的擴散下,鄉鎮工業崛起,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帶動了城市化的發展。
(3)產業結構由以輕紡工業為主轉變為以高新產業為主。
(4)鄉鎮企業技術水平低,污染點多,污染面大,容易造成水體污染。
(07深圳五校聯考)讀圖,回答13-14題。
13.與東北平原相比,該區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是 (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源充足 D.熱量豐富
答案 D
14.該區國土整治所面臨的主要課題有 (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漠化 ③酸性土壤改良 ④鹽堿地整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08南通市三調)下表為“2006年我國不同地區糧食生產效率表”,讀表完成10-12題。
10.自然條件最為優越的地區是 ( )
A.中原4省 B.西南4省 C.東北、新疆 D.東南5省
11.東北、新疆“人力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化肥投入量大 B.機械化水平高 C.勞動力素質好 D.耕地質量好
12.提高我國糧食生產效率的有效途徑有 ( )
①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優良品種 ②加強水利建設,實現旱澇保收
③增加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肥力 ④開發宜農荒地,擴大種糧面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10.C 11.D 12.C
(08揚州四調)工業化率是工業增加值占全部生產總值的比重,城市化率為城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下圖表示“中國和日本工業化率與城市化率發展變化過程”,讀圖完成8-9題。
8.圖中表示中國城市化率和工業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業化率的曲線依次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④①②
9.關于中、日兩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錯誤敘述是 ( )
A.兩國的城市化都是伴隨著工業化而進行的 B.中國工業化率的變化受國家政策影響比日本大
C.目前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速度低于日本 D.目前中國的工業化率高于日本
答案 8.B 9.C
(08揚州四調)下圖是“不同國家單位GDP能源消耗變化圖”,讀圖完成6-7題。
6.美國與日本相比 ( )
A.美國單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B.兩國從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過渡
C.美國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D.美國早期能耗增長比日本緩慢
7.目前,發展中國家單位GDP能耗超過發達國家的主要原因是 ( )
A.持續開發能源資源,能源豐富 B.人口持續增長,能源緊張
C.工業發展迅速,大量進口能源 D.生產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答案 6.A 7.D
(08揚州四調)圖1是“我國承接全球IT產業轉移的路徑圖”,圖2是“IT全球化競爭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圖”,讀圖完成4-5題。
|
|||
|
|||
4.我國大陸三大信息產業集聚帶不包括 ( )
A.珠江三角洲 B.長江三角洲 C.成渝地區 D.環渤海地區
5.圖3中“c”的含義是 ( )
A.制造和生產 B.品牌和核心技術 C.加工和組裝 D.市場和運輸
答案 4.C 5.B
(08寧夏7月測試)下圖為3軌CCD立體相機在嫦娥一號衛星上拍攝的月球極區圖像,據此完成1-3題。
1.用3軌CCD立體相機獲得該圖像的技術屬于 ( )
A.GPS技術 B.GIS技術 C.RS技術 D.3S技術
2.通過3軌CCD獲得的數據在GIS程序中屬于 ( )
A.數據處理 B.信息源 C.數據庫 D.表達
3.根據遙感工作原理,可以 ( )A.判斷水體污染狀況 B.判斷人口分布狀況
C.分析城市大氣污染 D.估算工業生產總值
答案 1.C 2. B 3.A
22.(07邯鄲二模)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列車全線試運行。讀圖和有關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據新華網北京2007年1月24日消息,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張洪濤24日宣布,中國在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中銅礦勘查取得重大突破,新增銅資源量2678萬噸,有望緩解中國銅資源過度依賴進口的緊張局面。這一最新發現位于雅魯藏布江和西南三江兩個主要成礦帶,包括西藏驅龍、云南普朗和云南羊拉三大銅礦。
材料二 我國局部區域圖、青藏鐵路示意圖及青藏地區獨特的藝術瑰寶---堆繡。
(1)青藏鐵路跨越的河流源頭為 ( )
A.長江源 B.黃河源 C.怒江源 D.瀾滄江源
(2)列舉西藏地區的旅游資源(從自然、人文兩方面至少寫出四種)。并試評價其旅游資源開發的優勢。
(3)簡述圖中M斜線區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及氣候特點。
(4)如果我國對青藏地區銅礦資源進行開發,請簡述開發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問題。
答案 (1)AC
(2)宗教旅游資源、生態旅游資源、民族民俗旅游資源、登山探險旅游資源等。①資源質量:多樣性、非凡性,具有很高的美學、科學、歷史文化價值;②資源的集群狀況良好;③地域組合狀況良好。
(3)山地為主,地勢北高南低,相對高差大,峽谷縱列;南部冬季溫和,降水豐沛,為熱帶、亞熱帶氣候,北部氣候的垂直變化大。
(4)經濟落后,資金不足,技術落后;交通不便;易出現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自然環境惡劣,開發難度較大;破壞地表結構易引發地質災害。
題組二
21.(07從化市調研)讀表2“太湖流域2001年10月某一周的水質量周報”,回答下列問題。
表2:太湖流域2001年10月某一周的水質量周報
斷面名稱 |
主要監測項目(除PH外,各項目單位:mg/L) |
水質類別 |
||||
PH |
溶解氧 |
COD |
氨、氮 |
|||
太 湖 |
①江蘇無錫沙渚 |
8.39 |
7.9 |
5.3 |
0.08 |
Ⅲ |
②浙江湖州新塘港 |
8.23 |
7.6 |
4.8 |
0.32 |
Ⅲ |
|
③上海青浦急水港 |
7.36 |
3.3 |
5.3 |
0.65 |
Ⅳ |
|
Ⅲ類水質標準 |
6.5-8.5 |
≥5 |
≤8 |
≤0.5 |
|
|
備
注 |
COD(化學耗氧量)是指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所需氧量。化學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 |
(1)表中三個斷面(檢測點)中,水質最差的是 ,理由主要有 。
(2)表中四項檢測項目中,各斷面均比較理想的是 ,三個斷面(檢測點)中,有機污染物最少的是 。
(3)從周報中可以看出水體中溶解氧含量與氨、氮含量兩項指標呈 相關關系,其主要原因是 。
(4)簡要回答我國水資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答案 (1)③上海青浦急水港;該斷面的水質為Ⅳ類水質(溶解氧含量未達到Ⅲ類水質的標準.氨氮含量則超出了Ⅲ類水質的標準)。
(2)COD;②浙江湖州新塘港。
(3)負;水體中氨氮含量增加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從而使水體中溶解氧含量減少。
(4)時空分布不均勻;水資源污染嚴重;水資源利用率低;水資源浪費嚴重。
20.(08寧夏7月測試)讀我國局部區域略圖,回答有關問題。
(1)從氣壓分布狀況看,此時圖示區域受 控制;從氣流運行狀況分析,此時A 地吹 (方向)風,C地吹 (方向)風;受其影響,該地區的主要天氣特點是 。
(2)圖中A 、B兩地同屬灌溉農業區,但A地的主要灌溉水源是 , B地的主要灌溉水源是 ;由于長期采用 的不合理灌溉方式,加之氣候 等原因,使兩區域的土地產生了嚴重的 現象。
(3)造成圖中C地區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由此給當地造成的主要危害是什么?你認為治理的主要措施有那些?
(4)圖中A 、B兩地應優先發展的工業部門分別是 工業和 工業,兩地發展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有何異同?
答案 (1)高氣壓(高壓脊) 東北(偏北) 西北(偏北)寒冷干燥
(2)冰雪融水 河流水 大水漫灌 干燥,蒸發強 次生鹽堿化
(3)過渡開墾放牧 草場退化、土地生產力下降 、 生態惡化 規劃草場、定期輪牧、實行圈養、規定合理載畜牧量、營造防護林
(4)有色金屬冶金 能源化工 相同點:兩地都有豐富的能源 不同點:A地有大量的有色金屬礦而B地則有豐富的煤炭資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