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新建二中)下圖1為“我國某地區農業生產景觀圖”。讀圖完成1-4-題。
1.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圖示地區位于我國的 ( )
A.黃土高原 B.山東丘陵 C.江南丘陵 D.長江中下游平原
2009年聯考題
17. (07江蘇35)發源于祁連山的弱水經河西走廊,最終流入內蒙古自治區境內。下圖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流域地處我國三大自然區的 區。
(2)弱水年總徑流量為43億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綠洲農業灌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徑流量較為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
(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兩湖,乙湖已于上世紀后期徹底干枯,成為沙塵暴的源地之一。造成這一結果的人為因素主要有 、 、 、 。
我國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 。
(4)請簡要評價該流域所在自然區經濟發展的自然條件。
答案 (1)西北干旱與半干旱 (2)有較豐富的冰雪融水補給 (3)中上游用水過度(水資源利用不當) 過度農墾 過度放牧 過度樵采(植被破壞) 生物措施(植樹種草等) 工程措施(設置沙障等)
(4)有利條件:礦產(能源)資源豐富;草場廣布(草質優良);光照條件好。
不利條件:氣候干旱、水資源缺乏;生態環境脆弱。
16.(08北京36)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圖示地區主要地形區的分布狀況。
(2)簡述黃河烏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糧川”之稱,是內蒙古自治區糧、油、糖生產基地。
(4)指出該地發展農業生產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說明進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發的問題。
近10年來,土默川平原實施退耕還草工程,使這一地區成為中國“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5)分析產生這一轉變的社會經濟因素。
答案 (1)陰山山脈位于北部,呈東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東西延伸;鄂爾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廣布。
(2)從南(西南)向北(東北)流動(或從低緯向高緯流動);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3)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間,自西向東逐漸增多(或自東向西逐漸減少);原因是:從西(東)向東(西)距海(或太平洋)越來越近(遠),受夏季風影響逐漸增強(減弱)。
(4)降水;引黃河水進行灌溉;土壤鹽漬化;下游水資源短缺。
(5)生態保護的需要;消費者對乳品需求的增加;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乳品冷藏、保鮮技術的發展。
15. (05廣東14)關于我國各地區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的重點,敘述正確的是 ( )
A.黃土高原地區:治理嚴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壩淤地,保持水土
B.東北地區:森林的更新保護和荒地的開發利用
C.黃淮海地區:中、低產田的治理模式是“魚塘-臺田”模式
D.西南地區:地質災害的防治與交通運輸的建設
答案 D
14.圖中城市 ( )
A.青島比杭州白晝長 B.北京比深圳日出早
C.南京比長沙日落晚 D.蘭州比上海正午太陽高度小
答案 D
13.近20年來,人口流出量最大省的省會是 ( )
A.太原 B.蘭州
C.成都 D.廣州
答案 C
12.同等級鐵路平均每千米工程量和造價最高的是 ( )
A.哈爾濱-沈陽段 B.太原-石家莊段
C.鄭州-徐州段 D.廣州-深圳段
答案 B
11.(07廣東9下圖所示的生產模式最可能適用的地區及其優點是(
)
A.東北森林地區;利于林區經濟發展
B.西北沙漠地區;利于生態環境改善
C.江南丘陵地區;利于循環經濟發展
D.青藏高原地區;利于充分利用太陽能
答案 C
(06北京9-11按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國將建設多條鐵路快速客運通道。讀下圖,完成
12-14題。
(07全國卷Ⅱ6-7)讀下圖,回答9-10題。
9.為了加強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應退耕還林(草)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10.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條件最好的地段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