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國解決經濟危機的方式大致是相同的,即國家干預經濟,美國是全面干預經濟,而德、日則是將國民經濟納入軍事化軌道。
4、 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不是大機器生產取代工場手工業,而是用機器制造機器。
易混點
手工工場和機器生產
二者雖然都是具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性質的生產形式,都屬于資本主義經營方式,但二者有明顯的區別,在手工工場里,生產仍以手工技術和手工勞動進行,而機器生產是使用機械化勞動;規模不同,通常情況下,手工工場的規模要小于機器生產;手工工場是大機器生產的過渡形式。
第十五單元羅斯福新政和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
易錯點
3、 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而不是凱伊的飛梭,也不能說成是瓦特改良蒸汽機。
2、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終形成標志性事件分別是新航路開辟、工業革命時期、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1、 最終確立資產階級統治地位的不是壟斷組織的出現而是工業革命。
2、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風俗習慣之最
西式建筑最早出現在租界區。
《申報》是中國近代歷時最長、影響最大的中文報刊,《點石齋畫報》開中國新聞畫報之先河。
《定軍山》是中國人第一次嘗試自攝影片;《難夫難妻》是中國第一部故事影片;《歌女紅牡丹》是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
1872年近代第一家輪船航運公司--輪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標志著中國新式水運業的誕生。
1877年福建巡撫在臺灣架設第一條電報線,成為中國自辦電報的開端。
1881年,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是唐胥鐵路。
2003年中國電話總用戶量居世界第一。
第十四單元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易錯點
1、報刊、影視、互聯網的發展給人們生活方式帶來了影響,但側重點不同:報刊最主要的影響人們的政治生活,影視主要滿足大眾的文化娛樂生活,互聯網全方位、徹底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4、 最早在中國興建鐵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國。
易混點
3、 清朝纏足陋俗最盛,但清朝并不支持纏足,還多次下令廢除纏足。
2、 允許臣民自由剪發的最早時間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