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該省地形大勢的描述,最準確的是
A.西北向東南傾斜
B.東南向西北傾斜
C.北高南低
D.西高東低
讀圖1某省山河大勢圖,回答問題1-3題。
1.該省海陸位置的描述,最具特色的是
A.太平洋西岸
B.海峽西岸
C.東南沿海
D.東海南面
36.(15分)
(1)資本主義發展迅速(1分);民族意識增強(1分);各殖民地人民的團結合作與支持(1分);外國的援助(1分)。(同答華盛頓的靈活、正確領導的也可適當給分)
(2)華盛頓有著強烈的共和思想(反對專制)(2分),華盛頓不貪戀權力:(2分)美國建立了共利制政體(民主制度),沖擊了歐洲乃至世界的君主制度。(2分)
(3)都用立法方式維護革命成果。(1分)
(4)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的時代要求(2分);拿破侖的對外戰爭為他贏得崇高威望,法國大部分人對拿破侖的支持(2分)。(同答實行君主制適應法國局勢的需要或符合法國歷史文化傳統也可適當給分)
35.(15分)
(1)態度:
梭倫:溫和地限制奴隸主貴族特權。[崇尚中庸(調和),手段溫利](2分)。
商鞅: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嚴厲打擊奴隸主貴族。[不畏權貴,嚴刑峻法](2分)
成因:梭倫代表奴隸主階級利益;(2分)商鞅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2分)
(2)原因:梭倫:緩和矛盾,取得廣泛的支持:(2分)
康有為:過于激進,激化矛盾,社會基礎薄弱。(2分)
其它原因:梭倫作為執政官,具有推行改革的強大實力;康有為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無力推行改革;梭倫改革有來自貴族化來自平民的奴隸主階級支持,以及廣大解放了的平民的支持,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康有為的群眾基礎是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不夠廣泛(開放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一點即可。(3分)
24.(15分)
(1)原因:臺灣是中國的領土[或元朝時就設立澎湖巡檢司對臺灣進行有效的行政管轄] (1分);臺灣問題屬于內政(1分)。
措施:收復臺灣(1分);設立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分)。
(2)二次革命、護國運動、第一次護法運動、第二次護法運動、發動國民會議運動、發展三民主義為新三民主義、實現國共合作(4分,其中任四點即滿分)封建軍閥統治(1分):帝國主義壓榨(1分)。 [或:帝國土義在中國實行分裂剝削的政策,中國的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或:帝國主義分而治之侵略政策的影響,封建經濟的分散性。均可給分。)
(3)一國兩制,和平統一(1分)
(4)孫中山:一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處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分)
鄧小平:改革開放以米,中國國力的迅速提升。(2分)
B卷
23.(15分)
(1)觀點:強調“禮”,主張貴賤有序的等級觀念;(2分)提倡“仁”,主張以德治民。(2分)
(2)關系:政治家首先應是哲學家。[或:國家統治者應該由哲學家來承擔;或:哲學家王](2分)
目標:建立理想國。(2分)
(3)三種人指護國者、衛國者、生產者。(3分)
前提:三種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職。(或:三種人各做各的事情)。(2分)
(4)啟示:既要把老師當成是良師益友,又要獨立思考,善于創新。(2分)
22.(15分)
(1)天主教會的專制統治嚴重阻礙社會進步(2分);資本主義興起與發展(2分):文藝復興促使思想解放(2分):統一民族國家的出現。(2分)
(2)共同點:“信仰得救”[或:“因信稱義”](2分)
(3) 一場資產階級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2分)
(4)教會組織地方化、民族化(1分);簡化教會組織和宗教儀式(1分);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張(1分)。
21.(15分)
(1)接受漢族文化,加強對中原地區的控制(2分);受北方少數民族威脅(2分);避開鮮卑保守勢力(2分);平城經濟落后,而洛陽是數朝古都(2分)。
(2)加強了對黃河流域的控制(2分);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2分)。
(3)改鮮卑姓為漢姓[或改用漢姓](2分);“魏之先出于黃帝”(1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