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
前者是蘇俄在特定環境下采取的軍事性非常措施,適應了戰時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時它又是蘇俄直接過共產主義的設想和實踐,但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
后者是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促進生產發展的,是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第十七單元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易錯點
1、 新經濟政策和羅斯福新政中的“新”
從新理論方面來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場理念;后者利用國家干預經濟的理論(凱恩斯主義)
從新特點方面來看,前者利用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社會主義;后者為采用國家干預經濟的措施。
4、 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對斯大林體制的局部調整,而戈爾巴喬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對斯大林體制的徹底否定,即放棄社會主義制度。
易混點
3、 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蘇聯領導人沒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調整生產關系,此體制越來越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2、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只能說明斯大林模式的失敗,而不能說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失敗。
1、 社會主義陣營中沒有南斯拉夫。
5、 戰后資本主義國家制定經濟計劃,但不是計劃經濟體制,經濟計劃只是發展經濟的手段。
易混點
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凱恩斯主義
三者分別是工場手工業時期、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資本主義經濟思想。它們的核心內容分別是:發展工商業,鼓勵對外貿易,多儲備金銀;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政府從信貸、投資、生產、銷售各方面干預經濟。
第十六單元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易錯點
4、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既不是指壟斷資本日益排擠中小企業,也不是指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而是指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加強。
3、 人民資本主義并不等于資本家放棄了所有股票,企業的決定權仍掌握在少數資本家手中。
2、 羅斯福新政只是對生產關系的調整,并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制度,即“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