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亞馬孫地區開發過程
⑴從歷史因素看,對雨林系統造成的影響不大。
本區開發較晚。周圍國家都為發展中國家、發展水平落后,人口、城市、工業等主要集中在狹窄的大西洋沿岸地帶。亞馬孫地區則因叢林阻隔和濕熱環境的影響,一直未被開發。當地印第安人以漁獵、采集和傳統的遷移農業為生。且因人口很少,對自然索取不多。
⑵20世紀五六十年代后,影響逐漸加大。
隨著人口急增,土地需求膨脹,巴西政府大規模建造公路,加快對西部疆土開發;實行人口均衡的發展政策,把首都從沿誨遷往內陸高原。
1.全球熱帶雨林被毀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人類的開發
⑵亞馬孫地區,破壞雨林的人類活動:
①過度的遷移農業,以獲得更多的糧食
②采礦、修路、城鎮建設:為不斷增長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業機會
③商業性伐木:木材出口換取外匯,以償還債務
④開辟大型農牧場:以轉讓土地,出口肉牛和熱帶經濟作物獲取經濟收益。
⑶開發的背景:
①當地發展中同家的人口增長和貧困,以及由此產生的發展需求(第一位)
②發達國家的無度需求及跨國投資手段(也很重要)
2.熱帶雨林生態系統過程分析
第二課時
1.熱帶雨林系統的優勢:
2.作用:--調節全球氣候,維護全球生態平衡
1.分布
2.世界森林現狀
1.森林的作用
⑴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
⑵被譽為“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2.2 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