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監測的范圍、速度,人力和財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遙感具有哪些特點?
點撥: 范圍更廣、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財力投入少。
3.作物估產是體現遙感在農業方面綜合應用的最好例證。
思考
2.遙感在土地資源與土壤調查中應用廣泛。
1.遙感在農業方面的應用主要包括上地資源調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病蟲害和農業生態環境調查及監測,以及農作物長勢監測和估產等方面。
4.遙感的優越性(此部分可以請學生思考討論總結完成。)
①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質量,節省人力、財力,提高效率。
②遙感信息作為重要的信息源,為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從定性到定量、從靜態到動態、從過程到模式的轉化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區域地理環境研究的前提是獲取地理信息。例如,將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遙感影像圖疊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擴張、海岸的侵蝕、湖泊的消長,等等。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遙感廣泛應用于資源凋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御監測等領域。
遙感技術的應用范圍很廣。除了以上介紹的森林火災、洪水監測外,還廣泛應用于農業、地質、海洋研究、環境監測等許多方面。而且我國的遙感技術也已經在世界上具領先地位。
3.遙感技術的主要環節和功能
遙感技術主要環節 |
目標物 |
傳感器 |
遙感地面系統 |
成果 |
遙感功能 |
接受物體和環境的電磁波輻射 |
收集、傳輸信息 |
接收信息,處理、分析信息 |
專業圖件或統計數字 |
案例介紹:
1998年洞庭湖及荊江地區飛機、衛星遙感影像對洪水監測
1998年夏秋,長江流域發生了罕見的大洪水,中科院遙感所等科研部門,利用飛機遙感監測和衛星遙感監測技術,對洞庭湖及荊江地區洪災情況進行監測,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了較全面的資料,給抗洪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為奪取抗洪斗爭立了大功。
課本圖1.5(左圖)是飛機遙感影像,在陰雨天氣的情況下,通過微波遙感,透過層層云雨陰隔而得到的圖像,地物仍具很高的分辨率,經過計算機處理后,課本圖1.6(左圖)更是清楚地顯示了洪水的淹沒情況。課本圖1.5(右圖)是衛星遙感影像,同樣經過計算機處理后,課本圖1.6(右圖)能清楚地顯示當時該地區淹沒地區的分布。通過不同時間,不同遙感平臺得到的影像,再經過計算機處理技術,我們就能快捷、準確地統計出洪水的淹沒情況。
可見,遙感技術具有很多的優點。
2.遙感的裝置
⑴傳感器--遙感的關鍵裝置
作用:傳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體反射或輻射的電磁波信息,并以圖像膠片或數據磁帶記錄下來,傳送到地面接收站(圖1.4)
⑵組成(了解)
遙感平臺、傳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處理系統等
1.概念:
是人們在航空器(如飛機、高空氣球)或航天器(如人造衛星)上利用一定的技術裝備,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