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著重考查對常用成語的含義的理解
命題究竟從什么角度來考查常用成語的使用呢?是近義成語的比較,還是使用方法?是感情色彩、語體色彩,還是使用范圍、場合?雖然這些有時會偶然涉及,但是,從近幾年的試題看,重要是考常用成語含義的正確理解和結合語境的正確使用。
例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
A.古人不乏刻苦學習的楷模,懸梁刺股者,秉燭達旦者、聞雞起舞者,在歷史上汗牛
充棟。
B.“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圖片展,將偽科學暴露得淋漓盡致,使觀眾深受教
育。
C.本刊洗心革面,繼續提高稿件的編輯質量,決心向文學刊物的高層次、高水平攀登。
D.談起電腦、互聯網,這個孩子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場的專家又驚嘆
不已。
這是2000年全國卷的的第4題,所選的4個加點成語全是常用成語。A項“汗牛充棟”中,“汗牛”是指用牛拉車,牛累得出汗;“充棟”,指堆滿了屋子。整個成語形容書籍極多,而不能用來形容古人刻苦學習的楷模。C是是刊物廣告用語。“洗心革面”也可說成“革面洗心”。“洗心”,指清除邪惡的心思,“革面”,是改變舊的面目。“洗心革面”比喻徹底悔改,指人的改過自新。C句指刊物決心“繼續提高稿件的編輯質量”,既不是指人,也沒有“悔改”之意,顯然用得不恰當。D項的“左右逢源”有兩種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應手,順利無阻,屬褒意;二是比喻處事圓滑,屬貶義,現在以貶義為常見。D項說一個孩子對電腦、互聯網非常熟悉,解說得“頭頭是道”是可以的,“左右逢源”就顯然不對了。B項所用“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談話詳盡透徹,也可指暴露得徹底。其中“淋漓”指酣暢、盡情;“盡致”,達到極點,無以復加。用“淋漓盡致”來形容“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的圖片展對偽科學的揭露,恰到好處。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正確理解成語本身的含義并結合語境作恰當使用,是命題者考慮的主要問題。
1.著重考查常用成語的使用
我們不妨先羅列一下近5年來考過的成語:1999年:殫精竭慮(考過多次)、美輪美奐、炙手可熱、一勞永逸;2000年:汗牛充棟、淋漓盡致、洗心革面、左右逢源;2001年:安步當車、頤指氣使、車水馬龍、蓬蓽生輝;2002年:光怪陸離、雨后春筍、有口皆碑、偃旗息鼓(考過多次);2003年:捉襟見肘、未雨綢繆、自慚形穢、如數家珍。近5年所考過的這20個成語,不論在各種媒上,還是人們的口頭,甚至中學生的作文中,其使用頻率都是比較高的。從命題的指導思想來說,它同考漢字讀音、書寫、實詞、虛詞使用是一致的。當然,我們說它著重考常用成語的使用,并不是說試題就沒有一定的難度,否則怎么會本項考查的得分率常常是比較低的呢?
如前所說,成語的結構是穩定的。從結構形式看,同其他短語一樣,也是多種多樣的,如并列、承接、目的、因果、主謂、偏正、連動、兼語等:懂得一點成語結構的知識,有助于正確書寫、理解,從而正確使用。如“紛至沓來”是“紛至”與“沓來”的并列,“至”與“來”的意思相近,“沓”與“紛”也就意思相近,因此就不能將“沓”寫成“踏”。“待人接物”是“待人”與“接物”的并列,“物”就是指人,因而這個成語是指與人相處,而不是其他意思。又如“言簡意賅”是“言簡”和“意賅”的并列,“言”和“意”相對,“賅”的意思也與“簡”相對,指全、完備。
成語是定型的語素組合,不但結構穩定,其構成語素的音、形、義也是相當固定的。譬如“心廣體胖”的“胖”,只能讀pán,而不能讀pàng,因為它是安泰舒適的意思;“自怨自艾”的“艾”只能讀yì,而不能讀ài,因為它是治理、懲治的意思。又如“聞雞起舞”的“舞”只能指舞劍,而不是指跳舞;“不名一文”的“名”只能是占有的意思。懂得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現在各種媒體尤其是其中的廣告,亂寫、亂讀、亂用的情況實在太多,這給知之不多的高中學生制造了很大的混亂。
不少成語有特定的含義,不能隨意解釋,不能不分場合隨意亂用。譬如“文不加點”,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寫成(點,涂上一點,表示刪去),絕不是寫文章不加標點符號;“七步之才”指很有才華,絕不是才華很低;“江郎才盡”,是指本來有才而后“盡”了,不能用于本來就無才的人;“豆蔻年華”只能用于形容十幾歲的少女,而不能形容其他人;“學富五車”,形容讀書多,學問大,而“汗牛充棟”只是形容書籍多,而不表明學問大;“美輪美奐”,形容高大華美,一般多用于稱贊房屋,而不能用于化妝品。這也是應該注意的。
成語同其他詞語一樣,也有感情色彩,語體色彩。譬如,“無微不至”是褒義的,“無所不至”、“無所不為”是貶義的;“東山再起”是中性的,“死灰復燃”是貶義的。“殺一儆百”是書面語體的,“殺雞嚇猴”是口頭語體的。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
①老師苦口婆心地跟他談了半天,他卻毫無 。
②今年的植樹節,我校 有500名學生參加了植樹活動。
③小張待人是 的,但在執行制度方面卻特別嚴格,不怕得罪人。
A.反映 估量 忠厚
B.反應 估量 忠厚
C.反應 估計 寬厚
D.反映 估計 寬厚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
①老先生溘然長逝,直到今天,我才勉強把心里想說的話陸續理清楚,然后點點滴滴
到紙上。
②據此間報紙 會議是全封閉式的,只有在談判休息時,才可以看到有人在草
地上漫步。
③中國交響樂團向海內外作曲家發出征集交響樂管弦樂的 ,作品題材、內容
不限,只求風格、手法為更多的聽眾喜聞樂見。
A.寫 宣稱 啟事
B.滲 宣稱 啟示
C.寫 披露 啟示
D.滲 披露 啟事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
①國慶長假期間,凡在本公司購買商品滿1000元者,本公司將 價值100元的禮品券。
②各大城市的城郊 部分往往是流動人員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狀況比較嚴峻的地方。
③從學校走向工作崗位,并不意味著學習的 ,而是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續學習。
A.惠贈 結合 中止
B.惠贈 接合 中止
C.敬贈 結合 終止
D.敬贈 接合 終止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
①公平競爭反映了人類在競技場上的精神追求和道德 ,在當今社會中,正為其
他許多領域所提倡。
②前往韓國的球迷們紛紛指出如此眾多的手續未免 得過于繁瑣。
③光盤是一種不同于軟盤的存貯 ,它有點類似我們CDS唱片。
A.準則 限定 媒介
B.準則 規定 媒介
C.規則 限定 媒體
D.規則 規定 媒體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
①“9·11”事件后,以色列軍方仔細核查了安全防衛系統可能出現的漏洞和疏忽,并
呼吁國人保持 。
②蒂托的人身安全將會得到充分保證,他的活動不會 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工作。
③象征主義經常用 難解的語言和形象刺激感官,產生恍惚迷離的神秘聯想,
形成某種“意象”,借以暗示這種虛幻的“另一世界”。
A.鎮定 阻礙 晦澀
B.鎮靜 妨礙 晦澀
C.鎮定 妨礙 艱澀
D.鎮靜 阻礙 艱澀
本講一開始講的怎樣選用詞語的原則,其實就是解這類試題的技巧。不過上文主要以恰切地理解詞語的含意,辨析它們之間的微細差別的角度說的,這里從注意語境的角度來說明,解詞語運用題,都應重視語境分析。這里所說的語境,主要是指試題所給的文段或各個文句。離開了對具體語境的分析、很難有對詞語的正確選用。
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
①新式標點符號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誕生于“五四”, 到現在的標點符號系統。
②就在兩年前,他還到四川雅礱江谷地 ,一天內攀登了500米高的山嶺,又
下降到1000米深的峽谷。
③他們請一些有經驗的兒科大夫擔任“電話醫生”,就有關兒童保健方面的問題
咨詢,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
A.延續 考察 進行
B.沿用 考察 提供
C.沿用 考查 提供
D.延續 考查 進行
這是1997年全國卷的第5題。這3組6個詞語的意思是能辨別的,怎樣選用?因為句①有“萌芽”、“誕生”直到“現在”,不是說將來的事,所以最恰當的是“沿用”,而選用包含“繼續下去”意思的“延用”便不夠恰當。句②說的是觀察、調查之意,而不是用一定的標準來檢查、衡量,所以應選“考察”。“進行咨詢”、“提供咨詢”,孤立地說,都可用,但是句③中有“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選用“提供”更恰當,因為“進行咨詢”重點講“向別人”而“提供咨詢”重點講“為別人”。這樣看來B項最恰當。如果不是這樣具體分析語境、本題就會答錯。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