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分)下圖為酵母細胞固定化及其應用的相關圖解,請據圖回答:
(1)某實驗小組利用海藻酸鈉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應使用圖甲中方法( ) (填
出號碼及名稱)。而制備固定化酶則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 。
部分同學實驗制得的凝膠珠如圖乙,其原因可能有 、 等。
(2)某實驗小組用圖丙所示的裝置來進行葡萄糖發酵。 a 是固定化酵母, b 是反應
柱。 從上端漏斗中加入反應液的濃度不能過高的原因是: 。 為使該實驗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細胞可以反復利用,實驗過程一定要在 條件下進行。裝置中的長導管起的作用是 。
27.(6分)下圖為“DNA粗提取和鑒定”實驗的相關操作。
(1)圖中實驗材料A可以是 等,研磨前加入的B應是 。
(2)通過上述所示步驟得到濾液C后,再向濾液中加入2moL/L的NaCl溶液的目的
是 ,再過濾得到濾液D,向濾液D中加入蒸餾水的目的是 。
(3)在“DNA的粗提取和鑒定”實驗中,將含有一定雜質的DNA絲狀物分別放入體積為2mL的四種溶液中,經攪拌后過濾,獲得4種濾液,含DNA最少的是濾液 。
1 |
B液中 |
攪拌研磨后過濾 |
濾液E |
2 |
2mol/L的NaCl溶液 |
攪拌后過濾 |
濾液F |
3 |
O.014mol/L的NaCl溶液中 |
攪拌后過濾 |
濾液G |
4 |
冷卻的95%的酒精溶液中 |
攪拌后過濾 |
濾液H |
(4)DNA鑒定的原理是 。
26.(6分)下圖表示血紅蛋白提取和分離實驗的部分裝置或操作方法,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甲,表示 過程,該操作目的是去除樣品中 的雜質。
現有一定量的血紅蛋白溶液,進行上述操作時若要盡快達到理想的實驗效果,可以
(寫出一種方法)。
(2)如圖乙,往色譜柱中加樣的正確操作順序是 (用序號表示)。在進行④操
作前,應該等樣品 ,且要 (填“打開”或“關閉”)下端出口。
25.下列關于造成相關實驗失敗的原因分析中,正確的是
A.腐乳裝瓶時,瓶口被污染,導致腐乳腐敗變質
B.血紅蛋白提取時,紅細胞洗滌進行低速短時間離心,達不到分離效果
C.制作果醋時,通氧不足或溫度過低,造成發酵失敗
D.用加酶洗衣粉洗滌污漬時,浸泡時間不足,造成洗滌效果差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5分)
24.下圖是利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治療遺傳性糖尿病的過程圖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重組細胞B”與“正常合成胰島素的胰島B細胞”遺傳物質完全相同
B.圖中③、④所示的生物技術名稱分別是核移植技術、轉基因技術
C.過程④通常用②做受體細胞的原因是這些細胞具有全能性,可被定向誘導分化為各類細胞
D.圖示方法與一般的異體移植相比最大的優點是沒有免疫排斥反應,該種基因治療為體內基因治療
23.下列對有關實例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選項 |
實
例 |
分
析 |
A |
沼氣工程建設 |
遵循物質循環再生原理 |
B |
我國西北地區大量種植楊樹導致許多地方的楊樹長成半死不活的“小老頭”狀 |
遵循物種多樣性原理 |
C |
無錫太湖水體富營養化引起大面積水華 |
違反協調與平衡原理 |
D |
前面造林,后面砍林 |
違反系統整體性原理 |
22.如圖所示,a表示現代生物工程技術,b表示其結果,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A.如果a是核移植技術,b的產生說明了動物細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B.如果a是體外受精技術,b的產生過程中必需經過基因檢測這一步驟
C.如果a是胚胎分割技術,b中個體的基因型和性別一定相同
D.上述三種生物工程技術中b的受體均需注射促性腺激素,以達到超數排卵和同期發情的目的
每小題全選對者得3分,其他情況不給分)
21.下列現代生物科技的應用中,需要進行檢測與篩選的是
A.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棉
B.制備單克隆抗體
C.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蘿卜一甘藍”
D.對植物的愈傷組織進行誘變處理,培育作物新品種
20.目前,墨西哥、美國等國家都發生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造成多人死亡。中國衛生部5月3日宣布:我國研制出快速檢測法,從疑似到確診只需12小時。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種RNA病毒。下列有關該病毒的研究或檢測方法不正確的是
A.反轉錄—PCR技術:先進行反轉錄,再通過PCR技術快速擴增,用于基因檢測
B.鏡檢法:在光學顯微鏡下直接觀察病人的痰液或血液,以發現病原體
C.抗原抗體法:用特殊制備的病原體蛋白質與病人血清中的相關抗體特異性結合,以發現病原體
D.DNA探針技術:用放射性同位素、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 分子做探針,利用分子雜交原理來檢測病原體
19.對“DNA的粗提取和鑒定”以及“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可以分別用雞血、豬血細胞來做實驗
B.都需要加入有關試劑呈現顏色反應進行鑒定
C.在實驗中都要進行除雜處理以便得到較純凈的 DNA 或血紅蛋白
D.都需要破碎紅細胞使DNA 或血紅蛋白釋放出來,但所用的試劑不完全相同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