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舉行婚禮,
右圖是當時婚禮的照片。從這張照片當中我們可以
看出
①當時的中國社會已經有人已經開始穿西裝禮服
②當時中國已經出現了西化的“文明婚禮”
③中國社會已經徹底摒棄傳統婚禮
④當時中國的高官顯貴都不愿意穿長衫、旗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3.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國寶檔案》欄目曾經播出近代北京故宮的珍貴文物大量流失到海外的消息,與這些文物大量流失直接有關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①鴉片戰爭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 ③甲午中日戰爭 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自明朝萬歷年間,掌握紡織專業技能的人口開始進入蘇州城。清晨,這些有技術的“機工”佇立橋頭,等待擁有織機和機房的“機戶”雇傭……暮息而歸。這種現象也出現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
這種現象的出現反映了
A.生產力的發展
B.糧食產量增加富裕了一定的勞動力
C.勞動力專業化出現 D.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普及
1.“(楚莊王十六年)伐陳,殺夏征舒。……已破陳,即縣之。”“(韓桓惠王十年)我上黨郡守以上黨郡降趙。”這說明春秋戰國時期
A.楚國和趙國分別分封了陳國和韓國
B.楚莊王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
C.秦國在新征服的地方設立了郡縣
D.出現了分封制與郡縣制并存的局面
21.如圖為為串聯的甲、乙兩電解池,試回答:
(1)若甲池利用電解原理在鐵上鍍銀,則A是 極,B的電極材料是 ,電極反應式為 ,應選用的電解質溶液是 。
(2)若甲電解池陰極增重4.32g,則乙電解池中陽極上放出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 mL。
(3)若乙池中剩余溶液仍為400 mL,則電解后產物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1,溶液的pH為 。
20.(10分)水煤氣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氣通過熾熱的炭層制得:
C (s) + H2O(g)CO (g) +H2
(g) △H= +131.3 kJ•mol-1
(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增大 / 減小 / 不變)。
(2)上述反應達到平衡后,將體系中的C (s)全部移走,平衡_______________(向左移 / 向右移 / 不移動)。
(3)上述反應在t0時刻達到平衡(如下圖),若在t1時刻改變某一條件,請在下圖中繼續畫出t1時刻之后正反應速率(ν正)隨時間的變化:
① 縮小容器體積(用實線表示)
② 降低溫度(用虛線表示)
(4)一定溫度下,三個容器中均進行著上述反應,各容器中炭足量,其它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及正逆反應速率關系如下表所示。請填寫表中相應的空格。
容器編號 |
c(H2O)/mol·L-1 |
c(CO)/mol·L-1 |
c(H2)/mol·L-1 |
ν正、ν逆比較 |
I |
0.06 |
0.60 |
0.10 |
ν正=ν逆 |
Ⅱ |
0.12 |
0.20 |
________ |
ν正=ν逆 |
Ⅲ |
0.10 |
0.20 |
0.40 |
ν正____ν逆 |
(5)CO和H2可合成甲醇。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由甲醇負極、氧正極和質子交換膜構成。在催化劑作用下甲醇被氧化為水和二氧化碳。甲醇用完后,只要補充甲醇就可以繼續使用。因此,DMFC用作筆記本電腦、汽車等的能量來源時,它能夠實現污染物的“零排放”。 DMFC的正極電極反應式為 ,DMFC的總反應式為 。
19.(9分)合成氨的反應原理為:N2(g)+3H2(g)2NH3(g) △H=-92.4kJ/mol
(1)合成氨工業中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填序號)。
A.采用較高壓強(20~50Mpa) B.采用500℃的高溫
C.用鐵觸媒作催化劑 D.生成的氨液化分離,N2、H2循環壓縮到合成塔中
(2)如下圖所示,將6mol N2和14mol H2充入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
反應開始時可滑動的活塞的位置如圖1所示,當反應達到平衡時,活塞位置如圖2所示。則達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_;該條件下反應的平衡常數為___________。
(3)體積為100mL、濃度為0.1 mol·L-1的兩種溶液:A.NaOH溶液;B.氨水
①兩種溶液相比較, 中水的電離程度大。(填序號,下同)
②用相同濃度的鹽酸中和兩種溶液至中性, 消耗的鹽酸多。
③加水稀釋兩種溶液至pH為10, 加入的水的體積大。
18.(12分)不銹鋼是由鐵、鉻、碳及眾多不同元素所組成的合金,鐵是主要成分元素,鉻是第一主要的合金元素。其中鉻的含量不能低于11%,不然就不能生成致密氧化膜CrO3防止腐蝕。
(1)寫出Fe2+的基態離子的電子排布式: ;基態碳(C)原子
的電子排布圖為 。
(2) [Cr(H2O)4Cl2]Cl·2H2O中Cr的配位數為 ;已知CrO5中Cr為+6價,則CrO5的結構式為 。
(3)H2O的分子構型為
;H2O分子間能形成氫鍵的原因是 。
(4)金屬鐵的晶體在不同溫度下有兩種堆積方式,晶胞分別如右圖所示。體心立方晶胞與面心立方晶胞中實際含有的Fe原子個數之比為 。
17.(11分)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ⅢA、ⅣA、ⅤA族的部分
元素往往易形成原子晶體,氮化鋁、磷化硼和砷化鎵屬于
此列,如氮化鋁晶體中每個Al原子與4個N原子相連,每
個N原子也與4個Al原子相連,晶胞如右圖所示。磷化硼
是一種受到高度關注的耐磨涂料,它可用作金屬的表面保
護層;砷化鎵屬于第三代半導體,它能直接將電能轉變為光
能,砷化鎵燈泡壽命是普通燈泡的100倍,而耗能只有其10%。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離子中最外層電子數不為8的是 (選填序號)。
A.P3— B.Al3+ C.Ti4+ D.Ga3+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選填序號)。
A.硼和鎵都屬于S區元素,磷、砷屬于P區元素
B.第一電離能:As>Ga Mg>Al
C.根據等電子體原理,砷化鎵、磷化硼的晶胞與氮化鋁晶體相同且類似于單晶硅
D.NH3沸點高于AsH3,其原因是NH3分子中共價鍵強度較大
(3)砷化鎵可由(CH3)3Ga和AsH3反應得到, 該反應在700℃進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下列有機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與(CH3)3Ga分子中Ga原子的雜化方式相同的是 。(填序號)
A.CH4 B.CH2=CH2
C.CH≡CH
D.HCHO E.
(4)請畫出三溴化磷分子的路易斯結構式 ,請判斷三溴化硼分子屬于 (填“極性”“非極性”)分子。
15.(8分)10℃時,在燒杯中加入0.1mol/L的 NaHCO3溶液400mL,加熱,測得該溶液的pH發生如下變化:
溫度(℃) |
10 |
20 |
30 |
50 |
70 |
pH |
8.3 |
8.4 |
8.5 |
8.9 |
9.4 |
(1)甲同學認為,該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堿性增強,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乙同學認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熱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斷Na2CO3的水解程度
(填“大于”或“小于”)NaHCO3 ;
(3)丙同學認為,要確定上述哪種說法合理,只要把加熱后的溶液冷卻到10℃后再測定溶液pH,若pH________8.3(填“>”、“<”或“=”),說明甲正確,若pH________8.3(填“>”、“<”或“=”),說明乙正確;
(4)丁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方案對甲、乙同學的解釋進行判斷:
實驗裝置如圖,加熱煮沸NaHCO3溶液,發現試管A中產生沉淀,說明 (填“甲”或“乙”)推測正確;
(5)將一定體積0.1mol/L的 NaHCO3溶液置于燒杯中加熱至微沸(溶液體積不變),測其pH為9.8;將燒杯冷卻至室溫,過一段時間(溶液體積不變)測得pH為10.1。據此資料可以判斷_____(填“甲”或“乙”)推測正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7分)BaSO4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SO4(s)
Ba2+(aq)+SO42-(aq),溶度積常數Ksp=c(Ba2+)·c(SO42-)。
(1)某溫度時,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點變到b點
B.通過蒸發可以使溶液由d點變到c點
C.d點無BaSO4沉淀生成
D.a點對應的Ksp大于c點對應的Ksp
(2)在胃部透視時,服用的“鋇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鋇。在25℃時,硫酸鋇的溶度積常數約為1.21×10—10。
①Ba2+是一種有毒的重金屬離子,當人體中c(Ba2+)達到2×10—3mol·L-1時,就會對健康產生危害。硫酸鋇作為“鋇餐”的理由
。
②在25℃時,1L水中約能溶解0.0197g 碳酸鋇,且胃液是酸性的, (能/不能)用碳酸鋇代替硫酸鋇作為“鋇餐”,理由是
四、(本題包括2小題,共23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