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唯由能之,使二子者從我焉。
只有我能做這件事,讓他們兩個人跟隨我吧。
B. 賜著縞衣白冠,陳說其間,推論利害,釋國之患。
我穿著白衣戴著白帽,居中調停,分析論說利害關系,闡釋戰爭會給國家帶來災難。
C. 文武之事,則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
文武兩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貢都已經說過了,我還說什么呢?
D.回愿得明王圣主輔相之,敷其五教,導之以禮樂。
我希望遇到圣明的君主,輔佐他,施行五教,用禮樂教化人民。
8.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以其類異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B.則由無所施其勇 吾其還也
C.子路抗手而對曰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D.夫子何選焉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
孔子北游于農山,子路、子貢、顏淵侍側。孔子四望,喟然而嘆曰:“于斯致思,無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爾志,吾將擇焉。”
子路進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繽紛下蟠于地。由當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聝①。唯由能之,使二子者從我焉。”夫子曰:“勇哉!”
子貢復進曰:“賜愿使齊、楚合戰于漭漾之野,兩壘相望,塵埃相接,挺刃交兵。賜著縞衣白冠,陳說其間,推論利害,釋國之患。唯賜能之,使夫二子者從我焉。”夫子曰:“辯哉!”
顏淵退而不對。孔子曰:“回,來!汝奚獨無愿乎?”顏回對曰:“文武之事,則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雖然,各言爾志也,小子言之。”對曰:“回聞熏蕕②不同器而藏,堯桀不共國而治,以其類異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輔相之,敷其五教③,導之以禮樂,使民城郭不修,溝池不越,鑄劍戟以為農器,放牛馬于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斗之患,則由無所施其勇,而賜無所用其辯矣。”夫子凜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對曰:“夫子何選焉?”孔子曰:“不傷財,不害民,不繁詞,則顏氏之子有矣。”
注釋:①聝(ɡuó):古代戰爭中割敵人的左耳以記功,這里代指左耳。②熏:香草。蕕:臭草。③五教: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由當一隊而敵之 當:率領。
B. 必也攘地千里 攘:奪取
C. 挺刃交兵 兵:兵器
D.夫子曰:“辯哉!” 辯:通“辨”,區別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左傳》相傳為左丘明所著,是我國第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漢書》是班固修撰的,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B.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又將他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C. 巴金的長篇小說《家》,藝術結構類似于《紅樓夢》,它與其后創作的《春》《秋》合稱為《激流三部曲》。
D. 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他創作的《哈姆萊特》《羅密歐與朱麗葉》《奧賽羅》《麥克白》被稱為“四大悲劇”。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有專家指出,如何使用公民的不良信用記錄,應當進行立法聽證,由人大制定法律來規范,不能由銀行單方面說了算。
B.在這部作品中,刻畫了一位歷經滄桑卻仍對生活充滿著熱愛之情的老人形象,揭示了人生存在的終極意義及美的真諦。
C.七百余張史料圖片講述了建國門地區六十年的變遷,讓觀眾追尋和領略了建國門地區的發展足跡和偉大祖國的今昔巨變。
D.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鍵,在于切實地維護一定文化形態所具有的歷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質是非常重要的。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在一個團隊中,只要大家認準共同的奮斗目標,上下一心,各行其是,努力工作,我們就能取得成功。
B.那天在商場,遇到了一位當年和我在同一個村插隊的老同學。我倆一見如故,一口氣談了兩個多小時。
C.傳統的家長會、上門家訪,能被“電話家訪”、“網上家訪”取代嗎?中小學教師、家長和專家對此莫衷一是。
D.走私販毒就像一個充滿魔力的“黑洞”,陳家兄弟卻深陷其中,義無反顧,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嚴厲制裁。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劍南風景區的萬竿碧竹,郁郁蔥蔥,生機勃勃。那壯觀的景色令他久久不能 。
②勘探隊員們,跋山涉水,風餐露宿, 不定,為祖國的勘探事業默默地奉獻著。
③這本專著,從聲律和風骨兩個角度,深入研究了齊梁詩歌向盛唐詩歌 的軌跡。
A.釋懷 形跡 嬗變 B.釋懷 行跡 蛻變
C.忘懷 形跡 蛻變 D.忘懷 行跡 嬗變
1.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謄寫 如梗在喉 偌(nuò)大 插科打諢(hùn)
B.膏腴 既往不咎 癖 (pǐ) 好 涇(jīnɡ)渭分明
C.砥礪 唇槍舌箭 札(zhá)記 鍥 (qì) 而不舍
D.訖今 山清水秀 剽 (piāo) 竊 所向披靡(mí)
4.紅磷P(s)和Cl2(g)發生反應生成PCl3(g)和PCl5(g)。反應過程和能量關系如圖所示(圖中的△H表示生成1mol產物的數據)。
根據上圖回答下列問題:
(1)P和Cl2反應生成PCl3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分解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溫度T1時,在密閉容器中加入0.80molPCl5,反應達到平衡時PCl5還剩0.60mol,其分解率α1等于_________;若反應溫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時PCl5的分解率為α2,α2_______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業上制備PCl5通常分兩步進行,先將P和Cl2反應生成中間產物PCl3,然后降溫,再和Cl2反應生成PCl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和Cl2分兩步反應生成1molPCl5的△H3=_________,P和Cl2一步反應生成1molPCl5的△H4______△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l5與足量水充分反應,最終生成兩種酸,其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