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海南物理·7)一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合外力方向不變,大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設該物體在
和
時刻相對于出發點的位移分別是
和
,速度分別是
和
,合外力從開始至
時刻做的功是
,從
至
時刻做的功是
,則
( AC
)
A.
B.
C. D.
4.(09·廣東物理·3)某物體運動的速度圖像如圖,根據圖像可知 ( AC )
A.0-2s內的加速度為1m/s2
B.0-5s內的位移為10m
C.第1s末與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s末與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v-t 圖像反映的是速度v隨時t 的變化規律,其斜率表示的是加速度,A正確;圖中圖像與坐標軸所圍成的梯形面積表示的是0-5s內的位移為7m,在前5s內物體的速度都大于零,即運動方向相同,C正確;0-2s加速度為正,4-5s加速度為負,方向不同。
3.(09·江蘇物理·9)如圖所示,兩質量相等的物塊A、B通過一輕質彈簧連接,B足夠長、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觸面均光滑。彈簧開始時處于原長,運動過程中始終處在彈性限度內。在物塊A上施加一個水平恒力,A、B從靜止開始運動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BCD )
A.當A、B加速度相等時,系統的機械能最大
B.當A、B加速度相等時,A、B的速度差最大
C.當A、B的速度相等時,A的速度達到最大
D.當A、B的速度相等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
解析:處理本題的關鍵是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和運動過程分析,使用圖象處理則可以使問題大大簡化。對A、B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圖,F1為彈簧的拉力;當加速度大小相同為a時,對A有,對B有
,得
,在整個過程中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減小而B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增大,在達到共同加速度之前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大于B的合力(加速度),之后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小于B的合力(加速度)。兩物體運動的v-t圖象如圖,tl時刻,兩物體加速度相等,斜率相同,速度差最大,t2時刻兩物體的速度相等,A速度達到最大值,兩實線之間圍成的面積有最大值即兩物體的相對位移最大,彈簧被拉到最長;除重力和彈簧彈力外其它力對系統正功,系統機械能增加,tl時刻之后拉力依然做正功,即加速度相等時,系統機械能并非最大值。
2.(09·江蘇物理·7)如圖所示,以勻速行駛的汽車即將通過路口,綠燈還有2 s將熄滅,此時汽車距離停車線18m。該車加速時最大加速度大小為
,減速時最大加速度大小為
。此路段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為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C
)
A.如果立即做勻加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汽車可能通過停車線
B.如果立即做勻加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通過停車線汽車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勻減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汽車一定不能通過停車線
D.如果距停車線處減速,汽車能停在停車線處
解析:熟練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是處理問題的關鍵,對汽車運動的問題一定要注意所求解的問題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如果立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t1=2s內的位移=20m>18m,此時汽車的速度為
12m/s<12.5m/s,汽車沒有超速,A項正確;如果立即做勻減速運動,速度減為零需要時間
s,此過程通過的位移為
6.4m,C項正確、D項錯誤。
1.(09·全國卷Ⅱ·15)兩物體甲和乙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它們在0-0.4s時間內的v-t圖象如圖所示。若僅在兩物體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則物體甲與乙的質量之比和圖中時間t1分別為
( B
)
A.和0.30s B.3和0.30s
C.和0.28s D.3和0.28s
解析:本題考查圖象問題.根據速度圖象的特點可知甲做勻加速,乙做勻減
速.根據
得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得
,由
,得t=0.3s,B正確。
2009年高考新題
43.材料一 表一:三大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內容 年份 |
居民收入 |
企業收入 |
政府收入 |
2002年 |
62.1% |
20% |
17.9% |
2006年 |
57.1% |
21.5% |
21.4% |
從2002年 到2006年 |
下降5個 百分點 |
上升1.5個 百分點 |
上升3.5個 百分點 |
表二:職工工資占GDP比重情況
年份 |
1991年 |
1996年 |
2000年 |
2005年 |
2006年 |
占GDP比重 |
15.3% |
13% |
12% |
11% |
11.1% |
材料二 基尼系數是一個用來描述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標。按照國際通常標準,基尼系數在0.3以下為最佳的平均狀態,在0.3-0.4之間為正常狀態,超過0.44就算警戒狀態。2007年我國已經達到0.47;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2001年的2.9:1上升到2007年的3.32:1;2007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3623元,而貴州只有10678元;我國最高行業和最低行業職工平均工資之比由2000年的2.63倍擴大到2007年的5倍以上。
材料三 效率和公平問題關系到經濟發展活力和社會穩定。黨的十四大提出“兼顧效率與公平”,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收入分配要“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指出,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黨的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這些論述都堅持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又增強了解決收入分配領域矛盾和問題的針對性,是從實際出發對效率和公平認識的不斷深化和完善。
請運用所學的經濟常識有關知識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5分)
(2)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運用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說明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性。(8分)
衡水中學2009-2010學年度上學期第二次調研考試
42.材料一: 李嘉圖認為,商品價格的波動使資本恰好按照必要的數量在運行,在沒有政府的干預時, 農業、商業和制造業最為繁榮,需要國家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避免一切干預。
材料二: 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指出在有效需求不足時,單純的價格機制無法解決經濟的蕭條與失業問題,對此,政府應積極加強調控。他認為沒有國家的積極干預,資本主義就會滅亡。
材料三: 2007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08年要防止經濟轉向過熱和明顯的通貨膨脹。
結合所學的經濟常識有關知識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反映了李嘉圖和凱恩斯的什么觀點?(4分)
(2)結合以上材料,談談李嘉圖和凱恩斯的觀點對我國發展市場經濟的啟示。(8分)
41.近一段時間,許多地區糧、油和副食品價格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引起社會的關注,牽掛著共和國總理的心,當然也牽動了同學們的心。為此該班同學組織了一個“糧油價格波動研究”小組,并迅速開始了合作探究。
研究小組在綜合社會實踐活動中,了解到許多值得深思的現象和觀點:
①超市中,“金龍魚、魯花等食用油賣價已漲了8到10元。”目前每5升的食用油平均上漲的幅度都在10元左右。面粉價格也有所上調。“25公斤裝的面粉價格由原來的52元一袋賣到了60元一袋。”,大米每斤平均約上漲3-4毛錢。
②我國糧食生產實現連續3年豐收,今年糧油供求總量平衡,庫存充裕。這一波糧油價格上漲是在國家采取一系列惠農促糧政策后,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的背景下出現的。
③本輪糧油價格上漲,國際市場影響是始作俑者,國內流通領域聞風而動,漲價獲益中絕大部分落入他們的腰包。農民在此次糧油價格上漲中實際收益并不多。
根據材料請回答:
(1)為什么我國糧油豐收,價格還會上漲?(2分)
(2)在問卷調查中,研究小組發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糧油價格上漲,農民受益,好得很。”也有人認為“糧油是人們生活必需品,而且也是食品加工業的重要原料,如果糧油價格上漲,必然帶動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將嚴重影響人民生活,特別是低收入群體。”
請對以上兩種觀點進行評析。 (5 分)
(3)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就糧油價上漲問題,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對策。(8分)
40.被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論》中說:“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么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風險的,因為它注定會威脅到社會的穩定。”上述觀點啟示我們,實現全體人民“共建、共享”的和諧社會必須處理好:
A.投資與消費的關系 B.市場與宏觀調控的關系
C.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D.個人與集體、國家的關系
Ⅱ卷 非選擇題(40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