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秀才啼笑皆非
從前,有個秀才生有三個兒子。他為了賣弄學問,表示自己與眾不同,分別給三個兒子取名為“年紀”、“學問”、“笑話”。一天,秀才妻子叫三個兒子上山打柴。傍晚回家后,秀才問妻子,孩子們每人砍了多少柴當妻子如實說了一遍以后,老秀才啼笑皆非,感到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你能知道老秀才的妻子說了些什么嗎?
附:答案:
1、兒子的信
古代,一個秀才因家境貧寒,外出謀生。三年后,他給父親寫了一信:
兒在外日行千里,不見日月;云衣竹帶,鞋江帽海;日后乘一葉小舟,徒步而為。
你能否知道這位秀才在外做的是什么事穿戴如何他將怎樣回家?
3.豐富你的社交生活,多與朋友在一起;
2.擁有美滿婚姻;
1.生活富有一些;
1991.11.4
致盧剛的家人:
我們經歷了突發的巨痛,我們在姐姐一生中最光輝的時候失去了她。我們深以姐姐為榮,她有很大的影響力,受到每一個接觸她的人的尊敬和熱愛--她的家庭、鄰居,她遍及各國學術界的同事、學生和親屬。我們一家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這里,不但和姐姐的許多朋友一同承擔悲痛,也一起分享姐姐在世時所留下的美好回憶。
當我們在悲傷和回憶中相聚一起的時候,也想到了你們一家人,并為你們祈禱。因為這個周末你們肯定是十分悲痛和震驚的。
安最相信愛和寬恕。我們在你們悲痛時寫這封信,為的是要分擔你們的悲傷,也盼你們和我們一起祈禱彼此相愛。在這痛苦的時候,安是會希望我們大家的心都充滿同情、寬容和愛的。我們知道,在此時比我們更感悲痛的,只有你們一家。請你們理解,我們愿和你們共同承受這悲傷。這樣,我們就能一起從中得到安慰和支持。安也會這樣希望的。
誠摯的安•柯萊瑞博士的兄弟們
弗蘭克/麥克/保羅•柯萊瑞
讀完這封信,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的心被深深的感激所包圍。我希望所有讀過這封信的中國同胞能和我一起感受這種情緒,學習這種高尚的情懷。
星期二
人生三愿
我兒子讀國小二年級上學期末時,老師給了一項作業,要他們當小記者訪問爸爸。共有六個問題,有一大半是資料性的:在哪里工作?負責哪一方面的事等等,其中的第五題是:“爸爸的夢想是什么?怎么實現?”
我說:“我有三個愿望。”,兒子用半注音半國字的方式寫下這句話,然后抬頭看著我。
“第一個愿望是吃得下飯”。他楞了一下,認為我在開玩笑,很鄭重地表示這項作業的分數,是其他作業成績的三倍,所以不能隨便。我說你是記者,人家怎么說你就怎么寫,既然不相信就不要訪問好了。他無奈地寫下:“第一個愿望是吃得下飯”。
“第二個愿望是睡得著覺”。他這下著急了:“別人的愿望都是要當科學家或是做重要的事情,你的愿望連小孩子都會,你是不是想害我被老師處罰?”我又重復先前的說法:不相信就不要訪問。他急得跑去廚房向媽媽哭訴,她也同意說記者就是記錄者,不能要求訪問者如何回答。他擦干眼淚寫完這句之后,抬起頭失望地看著我。
“第三個愿望是笑得出來”,這下子他失去控制了:“別人的父母都是在幫助子女,只有你才會存心害自己的小孩”。“要不然你照我的話寫完之后,再寫一篇《我眼中的爸爸》附在后面讓老師了解這不是你隨便寫的,而是你爸爸的本性就是如此”。
他覺得有道理,憤恨之下很快地寫了一篇沒分段的作文,我除了把注音改為國字之外,照抄如下:“我每次重要的問題要問我爸爸的時候,他都想騙我,可是我跟他說: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他還是繼續開玩笑,我跟他說:這可是分數最高的作業,所以我爸爸做什么事都是隨隨便便的,每次一回家,鞋子也不脫,就看電視,而且都看摔角、相撲,都是一些無聊的電視。所以這個爸爸還要嗎?雖然他有很多缺點,但是他還是很疼我呀!我爸爸很奇怪,一下子罵人,一下子又對你好。可能我是他兒子吧!也可能是他腦筋有問題吧!老師,你覺得呢?”
第二天我問他老師怎么說?他有點不好意思:“老師上課時叫我到前面,說我的訪問和作文寫得非常好,給我九十八分,是全班最高的,比班上的模范生還高,還把我的作文念給全班聽。”“那她有沒有說為什么?”“她說她先生的工作最近不太順利,已經有好幾天睡不著覺,也只吃得下一點東西。你爸爸的三個愿望很有意思。”“那你現在了解我不會害自己的兒子了吧?”
他點點頭,可是還不能明白為什么。他老師把《我眼中的爸爸》拿去參加作文比賽,得到入選獎,對功課平平的他,這是一大驚奇。希望他在人生的旅程中,能比我晚許久才體會到:要實現這三個愿望還真不太容易。
拿出一萬個小時來
到目前為止,你總共在自己本來有興趣的事情上,對自己說過多少次“唉,我看我沒有天分,還是算了吧”的話呢?
這句話通常被用來當做宣告某一段努力完全失敗的休止符。天分有那么重要嗎?
我訪問過一位四歲就被稱為音樂神童、長大之后也在音樂方面有相當成就的大提琴手。他一開始就否認自己是個天才。他說,他在美國接受訪問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在他的成功之中,天分占了多少比率?“我想,百分之二十不到吧……不過,這百分之二十當中,我那從小就逼我學琴、不讓我出去玩的媽媽,大概貢獻了百分之十五以上。”
天分確實因人而異,但我們常高估了它的影響力。
我曾與一位園藝高手在某個陽光充足的辦公室里等候,他指著一株幾乎生氣全無的盆景說:“上一次我來這里,這種竹子還生氣蓬勃,現在竟然變成這個樣子。照顧植物跟學習任何事情都有相通的道理:如果你天天花點時間照顧它,它就會長的很好;如果你疏忽了它幾天,它就會出現殘敗之相,愈看它,愈覺得對不起它,愈不想看它,不久,它就一命嗚呼了。”有多少可能會改變我們人生方向或增添人生樂趣的事,因為這種“愈荒廢愈害怕”的理由一命嗚呼呢?
很多人跟我一樣都有虎頭蛇尾的傾向。不是不想努力,只是沒有持續。有時是--剛開始過度努力,不久就彈性疲乏;或是剛開始的時候還蠻有興趣,遇到一點困難之后,就告訴自己:“我沒天分,算了吧。”然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就拿念大學時修日文來說吧,剛開始我比任何同學都努力,除了上課外,還上補習班,也買了五花八門的各種教材。我的室友每天早上起床念半個小時,我就比她多念一個半小時,這樣總會比她強吧。只不過,他那“每天半個小時”持續了四年,直到她考上日本公費留學還未停息,我那每天兩個小時的努力,不斷被“交游、烤肉、戀愛和打瞌睡”穿插打擾,不到一個月就“出師為捷身先死”,日文考試都以臨時抱佛腳過關。日后好幾次發奮圖強,甚至還天天帶這日語讀本,但也都在只有努力、沒法“不懈”的狀況下,隨風而逝。然后告訴自己:“算了吧,我看我是沒學日文的天分。”“算了吧”出現的頻率越高,我們一事無成的可能性越大。
英國EXETER大學心理學教授邁克侯威專門研究神童與天才,他得出的結論很有意思:“一般人以為天才是自然發生、流暢而不受阻的閃亮才華,其實,天才也必須耗費至少十年光陰來學習他們的特殊技能,絕無例外。要成為專家,需要擁有頑固的個性和堅持的能力……每一行的專業人士,都投注大量心血,培養自己的專業才能。”
這位心理學家也統計過,以學鋼琴為例,如果想要變成還不錯的業余鋼琴家,至少需要專注地投入三千個小時的訓練;如果想成為專業水準,一萬個小時是跑不了的,像西洋琴、各種運動和外語,想要成為專業人士,用的時間也差不多。
從這一點來看,我們的種種小挫敗,并非沒有天分,而是沒有“持續貢獻”。
不只是學習。一般女性最熱衷的減肥也是“不需努力,只要不懈”。瘋狂減肥的人,總是會失敗。據統計,采取速成減肥法或節食減肥,在停止減肥三個月內恢復體重的超過百分之九十,而有不良副作用的也占百分之七十。
一位健身教練也提出忠告:“運動不需努力,只要堅持,你一定可以瘦的下來。我最怕那些剛開始像拼命三郎的家伙,他們的元氣總是會在短時間之內耗盡。”
不用太努力,只要堅持下去。想擁有一輩子的專長或興趣,就像一個人跑馬拉松賽一樣,最重要的是跑完,而不是前頭跑得有多快。
星期三
別摔在熟悉的路上
朋友是位老師,每天清晨都要騎摩托車去學校。有一天,朋友摔傷了,很重。
我去看望他的時候,他氣憤地說:“哪個缺德的,在路上放了一塊石頭。”我問他為什么沒有看到。他說看到了,但車速太快剎車來不及。繼而他說:“本來我不會開得那么快,可這條路我太熟了。”
這么平坦而視野好的路,他竟然會摔得如此嚴重,也許真的是他太熟悉太相信這條路的緣故。
這讓我想起了野兔。野兔是一種十分狡猾的動物,缺乏經驗的獵手是很難捕獲它們的。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為野兔從來不敢走沒有自己腳印的路。當它從窩中出來覓食時,它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風吹草動,它就逃之夭夭。但走過長長的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時也會按照原路退回。獵人就是根據野兔的脾氣,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里留下的腳印,做一個機關,然后恢復表面的形狀,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去收獲獵物了。
野兔致命的缺點就是它太相信自己走過的路了。
簡單的道理
有一個人去應征工作,隨手將走廊上的紙屑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被路過的口試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這份工作。原來獲得賞識很簡單,養成好習慣就可以了。
有個男孩在腳踏車店當學徒,有人送來一部故障的腳踏車,男孩除了將車修好,還把車子整理的漂亮如新,其他學徒笑他多此一舉,后來雇主將腳踏車領回去的第二天,小弟被挖到那位雇主的公司上班。原來出人頭地很簡單,吃點虧就可以了。
有個小孩對母親說:“媽媽,你今天好漂亮。”母親回答:“為什么?”小孩說:“因為媽媽今天沒有生氣。”原來要擁有漂亮很簡單,只要不生氣就可以了。
有個牧場主人,叫他孩子每天在牧場上辛勤工作,朋友對他說:“你不需要讓孩子如此辛苦,農作物們會長得很好的。”牧場主人回答說:“我不是在培養農作物,我是在培養我的孩子。”原來培養孩子很簡單,讓他吃點苦頭就可以了。
有一個網球教練對學生說:“如果一個網球掉進草堆里,應該如何找?”有人答:“從草堆中心線開始找。”有人答:“從草堆的最凹處開始找。“有人答:“從草最長的地方開始找。”教練宣布正確答案:“按部就班地從草地的一頭,搜尋到草地的另一頭。”原來尋找成功的方法很簡單,從一數到十不要跳過就可以了。
有一家商店經常燈火通明,有人問:“你們店里用什么牌子的燈管?那么耐用。”店主回答說:“我們的燈管也常常壞,只是我們壞了就換而已。”原來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常常更換就可以了。
住在田里的青蛙對住在路邊的青蛙說:“你這里太危險,搬來跟我住吧!”路邊的青蛙說:“我已經習慣了,懶得搬了。”幾天后,田里的青蛙去探望路邊青蛙,卻發現它已被車子軋死,暴尸在馬路上。原來掌握命運的方法很簡單,遠離懶惰就可以了。
有一只小雞破殼而出的時候,剛好有只烏龜經過,從此以后小雞就背著蛋殼過了一生。原來脫離沉重的負荷很簡單,放棄固執和成見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隊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履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個人快樂地走著。別人問:“你為何如此愜意?”他笑著說:“因為我帶的東西最少。”原來快樂很簡單,擁有少一點就可以了。
人生的光彩在哪里?
早上醒來,光彩在臉上,充滿笑容迎接未來。到了中午,光彩在腰上,挺直腰桿活在當下。到了晚上,光彩在腳上,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
原來人生很簡單,只要懂得“珍惜、知足、感恩”,你就擁有了生命的光彩。
為失敗買保險
有只狐貍驚慌失措地跑進一個村落,喘得上氣不接下氣,四肢發軟,好不狼狽。一只枝頭上的鸚鵡看了,便問道:“狐貍先生,您這是怎么了啊?”狐貍一臉慘淡,氣喘吁吁地說:“后……后面有一大群獵犬在追我!”
鸚鵡聽了心急地大叫:“哎呀!那你趕快到村口那位薛大嬸家里躲一躲吧。她人最好,一定會收留你的。”狐貍一聽:“薛大嬸?不行,前兩天我偷了她雞舍的雞,她不會收留我的。”
鸚鵡想了想,又說:“沒關系,石樵夫的家離這里也不遠,你趕快跑去他那兒躲起來呀!”狐貍卻說:“石樵夫?也不行,幾天前我趁他上山砍柴時,偷吃了她女兒養的金絲雀,他們一家正痛恨我呢!”
鸚鵡又說:“那么,你去投靠莊大夫吧,他是這村里唯一的醫生,非常有愛心,一定不忍心看你被抓的。”狐貍尷尬地說:“那個莊大夫嗎?上次我到他家里,把他存的肉片給吃得一干二凈,還把他院子里種的郁金香給踩爛了!
我沒臉再回去找他。”
鸚鵡無奈地問:“難道這個村里都沒有你可以信賴的人了嗎?”狐貍回答:“沒有,我平時常得罪他們啊!”
鸚鵡搖搖頭,說:“唉,那么我也救不了你了。”最后,這只平日里耀武揚威的狐貍,就這么被獵犬給抓住了。
沒有人的一生可以永遠一帆風順,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永遠高枕無憂。就像故事中的狐貍,平日再風光,再得意,有一天也可能面臨種種失敗與危機,當你失敗時,你有朋友可以扶你一把嗎?你身旁的人是會熱心地伸出援手,抑或冷漠地袖手旁觀呢?
做人,是在為自己的失敗買保險。你平時怎樣待人,將決定你失意時別人怎樣待你。你失意時別人怎樣待你,也決定了你的失敗能妙手回春還是一敗涂地。
當然,你不必做一個是非不分,四處迎合的老好人,但下回當你情緒中的“我”準備大發雷霆,刁難他人時,不妨給自己踩個剎車,別把話講死,別把人做絕了!否則下回當你有求于人時,你將變成那只求助無門的可憐狐貍。
星期四
唐家寺的雨傘
民國初,一個商人在外多年苦心經營,終于攢下了大宗財富,準備告老還鄉,結束半生的漂泊辛苦,回家與妻兒團聚,置田購房,安度晚年。
當時時局動蕩,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一身灰布衣衫,一雙布底鞋,扮做一個風餐露宿的行路人。商人把所有的錢買了玉器,有道是黃金有價玉無價,特制一把竹柄油紙傘,將粗大的竹柄關節全部打通,把珠寶玉器全部放入,身藏萬貫家私,卻貌似貧寒之士,輕輕松松地上路了。
果然好計謀!行路多日,無人打擾,這天中午就到了唐家寺,這天下著小雨,他來到了一個小面館,煮了一碗面,面香噴噴的,吃飽之后,倦意涌了上來,外面又下著小雨,他不覺雙手撐腮,打了一個盹。
一陣清涼的風吹醒了商人,天已黑了,揉揉眼,猛然發現油紙傘已不見蹤跡,一陣冷汗冒了出來---這把傘可是他的身家性命呵。
但商人沉著冷靜,他聲色不露,仔細分析,他手里的小包袱完好無損,并沒有人專門行竊,一定是有人只顧自己方便,順手牽羊取走了自己的雨傘。
沉吟片刻,商人有了主意。他叫來掌柜的,說自己看中了這個小鎮,請幫忙租個房子。
商人說,自己身無他技,惟會修傘而已,在交通要道上租了個小房子。
他待人和氣,心靈手巧,很有人緣,人們都愿把傘給他修理,誰也不知道這個小小手藝人其實是腰纏萬貫的富商,誰也不知道他每天謙和的笑臉后掩藏著一顆緊張焦灼的心。他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等待那把油紙傘的出現,經過他的手的傘成千上萬,卻惟獨沒有他等待的那一把。
一天他接了一把破舊的傘,主人漫不經心地說:“太費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傘值不了幾個錢,反倒要花不少錢去修。”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自己的那把破傘怕破的不能再修了,商人又想了一個好辦法。
第二天,過往的行人看到一條新鮮的廣告:油紙傘以舊換新,人人紛紛詢問,得到肯定答復后,消息立時傳開了。不久,來了一個中年人,腋下夾著一把油紙傘,恰是商人心系魂縈的那把傘。
商人仍不動聲色地收下破雨傘,犀利的眼光一掃,看到傘柄封處完好無缺。
他轉身在店里挑了一把最好的雨傘給中年人,然后徐徐關了店門。
打開傘柄,商人看到了他的全部玉器,他癱坐在地上,半日無語。第二天,很晚沒開門,一問,已是人去屋空,悄悄地來,悄悄地走了。再以后,這個故事流傳開來,當地人恍然大悟,贊嘆著商人的沉著、冷靜、睿智和大氣。
和尚和屠夫
和尚和屠夫是鄰居,和尚天天一大早起床念經,屠夫則起來殺豬,道不同,但相處久了,也成為好朋友了。屠夫偶爾睡過,來不及殺豬,街坊居民當天就買不到肉,同樣的,和尚如果晚起,也是沒有時間念經,將會影響一天的修行。后來兩人相約,誰誰先起床就要叫醒對方,幾十年來兩人互助良好。
后來很巧,兩人同一天死亡,同時向閻羅王報到,閻王拿著生死簿,查看他們應上天堂或下地獄,閱覽了一會兒后對他們說:“和尚和屠夫對社會都有貢獻,不過由記錄看來,和尚要下地獄,屠夫則可以上天堂。”和尚聽到后很不服氣的說:“不公平,我念經念了一輩子,竟然要下地獄,屠夫殺了一輩子的豬,卻可以上天堂,天下哪有這種道理。”
閻王向和尚解釋:“雖然你念經念了一輩子,但只是一種閉門修行,卻常常叫人家去做殺生的壞事,因此仍要下地獄。屠夫以殺豬為業,但總不忘記叫人家去做好事,因此仍可以上天堂。”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人人應利用各種機會影響別人向善。
同樣一斤米
一青年向一禪師求教。
“大師,有人贊我是天才,將來必有一番作為;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一輩子不會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禪師反問。
青年搖搖頭,一臉茫然。
“譬如同樣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價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婦眼中,它不過做兩三碗大米飯而已;在農民看來,它最多值1元錢罷了;在賣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賣出3元錢;在制餅者看來,它能被加工成餅干,賣5元錢;在味精廠家眼中,它可提煉出味精,賣8元錢;在制酒商看來,它能釀成酒,勾兌后,賣40元錢。不過,米還是那斤米。”
大師頓了頓,接著說:“同樣一個人,有人將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貶得很低,其實,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決于你到底怎樣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開朗。
星期五
用公式計算出你的幸福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賽利格曼提出了一個幸福的公式--
總幸福指數=先天的遺傳素質+后天的環境+你能主動控制的心理力量
其英文的表達:H=S+C+V
當代的人們更加開放地生活,我們坦言幸福,我們追求幸福。幸福在哪里?當代心理學告訴我們,幸福也是有指數的,總幸福指數是指你的較為穩定的幸福感,而不是暫時的快樂和幸福。看了一個喜劇電影,或者吃了一頓美食,這是暫時的快感,而幸福感是指令你感到持續幸福的、穩定的幸福感覺,她包括你對你的現實生活的總體滿意度和你對自己的生命的質量的評價,是指你對自己生存狀態的全面肯定。這個總體幸福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一個人先天的遺傳素質,二是環境事件,三是你能控制的心理力量。
先天遺傳影響幸福感
幸福怎么能與先天的東西有聯系呢?一對雙生子的研究證明,一個人的心情可能受到父母的遺傳影響,如天生具有抑郁傾向,整日悶悶不樂,其實沒有什么壞事情來煩他們,可他們就是不快樂,對生活中消極性和陰暗面卻十分敏感,易被不好的事情所感染,甚至遇到好事也不能使他們快樂。
●中彩2200萬美元,羅斯只快樂了不到一年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賽利格曼講述了一個故事。羅斯是一個芝加哥郊區的中年婦女。她離婚多年了,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有希望,她每個星期都花五美元購買當地的一種彩票。由于她平時總是處于情緒低落中,所以要靠服用一種抗抑郁的藥物保持心情安寧。這種壞情緒是從中學時代開始的,二十多年來一直持續著,只不過三年前她丈夫有外遇拋棄她之后更嚴重一些。然而奇跡發生了。羅斯贏得了她所在的州的彩票大獎,整整二千二百萬美元。她激動得差點暈過去。她辭去了洗衣工的工作,購買了有18個房間的別墅,把兩個孩子都送進了最好的私立學校。但令人驚奇的是她的幸福心情不到一年就開始惡化了,到了年底,她的抑郁情緒重新出現了,她像以往悶悶不樂……
●財富和成功不能永葆幸福,而樂天派的情緒才是穩定的金錢竟然也買不來快樂?心理學家調查了22個平時具有抑郁心情但曾經中過彩票大獎的人,當中獎事件過去以后,他們很快地回到了從前的抑郁狀態,又覺得不幸福了。但令人欣慰的是,如果一個天性樂觀的人,遇到暫時性創傷事件對他們的消極影響也是短暫的,不幸事件的幾個月后,他們又回到了從前的正常狀態。調查表明,即便是一個高位截癱的病人,如果原本是一個樂觀的人,在得病八周后,其積極的情緒會有所恢復,并戰勝了消極情緒。若干年后,他們報告的幸福感只比正常人稍低一些。看來,樂天派人的情緒是穩定的。金錢與財富的總體水平與幸福人生關系不大。
●雙邊婚姻圍城并沒雙邊幸福,最幸福人的標志是愿與他人分享生活
俗話說婚姻是一座圍城,有的人想進去,有人想出來。根據美國對于35000人的調查,結婚的人中有42%的人認為生活非常幸福,而沒結婚的、離異的和配偶去世的人中,認為生活非常幸福的比率只有24%。在個人主義文化中,同居但沒正式結婚的人覺得很幸福,而集體主義文化中的人沒有這種感覺。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婚姻并不幸福,那么你的幸福感就會低于沒有結婚的人或者已經離婚的人。總體上可以說,在婚的人比非在婚的人更加幸福。
社交生活方面,賽利格曼的研究表明,10%最幸福的人雖然形形色色,但是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具有豐富的社交生活,他們區別于一般人和不幸福的人的一個標志是愿意與他人分享生活,而不是一個人獨處。這一點與婚姻有點關聯,一個喜歡與他人在一起的人,愿意結婚,而一個愿意獨處的人不傾向于結婚,可以說一個幸福的人是一個愛交往的人,具有豐富的社交生活。
●年輕不像過去那樣重要了,生活滿意度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
年齡對于幸福有影響嗎?威爾遜30多年前研究發現年齡是影響幸福的重要因素,如今可能有所變化。年輕不像過去那樣重要了,一項權威的研究考查了不同國家的60000多人,將滿意分為生活滿意、愉快心情和消極心情三個方面,研究發現,生活滿意度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但愉快的心情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稍微有點下降,消極的心情不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
●受教育程度、氣候、種族和性別不影響幸福
沒有證據發現這些因素對幸福有任何影響。學歷高的受教育者并不比沒有受教育的人更加幸福,智力水平也是如此。無論是陽光還是陰天潮濕的氣候,對于人的幸福感都沒有什么影響。種族也不影響幸福,各種族的人都有幸福和不幸福的人,而性別也對于幸福沒有影響,女性快樂和悲傷的程度方面都超過男性,所以總體水平上他們與男性的幸福是一樣的。
財富,尤其是財富的增加,與幸福只有低相關。富有的人報告說只比普通人感覺更幸福一點。最近的半個世紀,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增加很多,但幸福感只增加了一點。
最近的一次收入增加可以增加幸福感,一般意義上的收入增加,不會增加人的幸福。
外表的吸引力也不會影響人的幸福感。
綜上所述,如果你希望自己更加幸福,你不妨選擇如下環境:
4.①要有所成就必須扎扎實實,勤學善思。張中行晚年成名并非偶然,這與他平時廣泛涉獵,善于思考有關。②要做事,先做人。張中行敦厚淳樸,在做學問、待人、處事以至生活細節上,他都是古韻猶存。③要自信。沒有伯樂發現他,張中行就抓住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獨自闖了出來,人在失意的時候不能對自己喪失信心,要自信,堅持努力。④人在生活上不必一定是高要求,但思想上一定要高境界。張中行對生活的要求很低,但他追求精神上的高境界,雖為“布衣”,但擁有精神上的豐厚的財富。 (每點1分,答對其中3點即可得滿分,意思對即可。要求觀點鮮明,理由充分,結合文本適當分析。學生如從其他方面談自己的見解,言之有理即可。)
3.善于運用細節描寫。如寫張中行在外面吃飯,一根豆腐絲掉在桌上,他都要撿起來吃,席畢若有剩菜,他也很從容地打包帶回去。生動具體地表現張中行珍惜一粥一飯的優良品質,也更好地突出了他“布衣學者”的本色,使張中行的形象更加鮮活。 (舉例1分,結合文本分析1分,表達效果2分,共4分)
2.D(“有隱逸之風”錯。)(2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