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列粒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層都滿足8電子結構的是
A.PCl5 B.CCl4 C.H2O D.NaOH
6.1994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研究臭氧作出特殊貢獻的化學家。臭氧
分子的結構如圖
呈V型,是極性分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向大氣中排放氟氯代烷(氟利昂)會破壞臭氧層
B.已知SO2分子的結構與O3分子相似,所以SO2也是極性分子
C.臭氧可以使淀粉碘化鉀溶液變藍
D.1 mol O3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氧氣需轉移電子2/3 mol
5.簡單原子的原子結構可以形象表示為 ① ②
③
其中表示質子或電子,
表示中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③互為同位素
B.①②③為同素異形體
C.①②③是三種化學性質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有相同的質量數
4.關于硝酸化學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鋅與稀硝酸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稀硝酸是一種強氧化性酸
C.常溫下濃硝酸不與鐵反應
D.打開盛濃硝酸的瓶子會產生棕色的煙
3.下列各組氣體通常條件下能穩定共存的是
A.NH3 O2 HCl B.N2 H2 HCl
C.CO2 HI Cl2 D.H2S O2 SO2
2.以下比較中有錯誤的是
A.微粒半徑 Na+>F- B.酸性 H3PO4>H4SiO4
C.穩定性 HCl>HBr D.金屬性 Mg>Al
1.下列跟“雷雨肥田”無關的反應是
A.N2+O2 2NO B.N2+3H2 2NH3
C.2NO+O2
= 2NO2 D.3NO2+H2O = 2HNO3+NO
3、自然災害的關聯性。從成因上講,自然災害具有很大的關聯性,這種關聯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災害的群發性和嚴重性。
自然災害的關聯性
[典型例題]
例1、下圖是2001年世界石油貿易流向、流量示意圖(單位:百萬噸)。讀圖完成1-2題。
(四)地質地貌災害
地質地貌災害是歷年高考中考查頻率較高的重點內容,復習地質地貌災害時要結合地殼運動、內外力作用、植被破壞、地表崎嶇等原因分析,特別是在結合并運用板塊構造學說分析解釋世界上一些火山、地震的分布規律。
1、地震。5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所有自然災害中威脅最大的一種災害。理解地震的震級和烈度的區別,掌握影響地震烈度的主要因素,特別是要明確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和多個烈度。等震線是指烈度相同各點的連線。世界上地震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帶。
2、火山。火山爆發給人類帶來慘重的災難,嚴重影響地球生態環境。進入21世紀以來,地全球火山進入一個高噴發期。火山給人類帶來災難的同時,也給人類提供了十分肥沃的土壤、豐富的地熱。
(三)水文災害
赤潮是需要關注的熱點知識。近年來發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海域發生了多次“赤潮”事件,導致大量海洋生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嚴重地影響我國的海洋產業的發展。減少含磷、氮污水的排放是防治赤潮的有效措施。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