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個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豎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環P,OB上套有小環Q,兩環的質量均為m,兩環間由一根質量不計、不可伸長的細繩相連,用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使小環P勻速向右平動.在平動過程中,關于小環P所受的水平力F、OA對小環P的支持力N及滑動摩擦力f的變化情況是
A.F不變,N不變,f不變 B.F變大,N不變,f不變
C.F變大,N變大,f變大 D.F不變,N變大,f變大
4.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為10:1,b是原線圈的中心抽頭,電壓表和電流表均為理想電表,從某時刻開始在原線圈c、d兩端加上交變電壓,其瞬時值
,則
A.當時,c、d間的電壓瞬時值為110V
B.當單刀雙擲開關與a連接時,電壓表的示數為22V
C.當單刀雙擲開關與a連接時,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上移動的過程中,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均變小
D.當單刀雙擲開關由a扳向b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均變小
3.在生產實際中,有些高壓直流電路中含有自感系數很大的線圈,當電路中的開關S由閉合到斷開時,線圈會產生很高的自感電動勢,使開關S處產生電弧,危及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為了避免電弧的產生,在以下設計的電路中可行的是
2.如圖所示,a、b、c為電場中同一條電場線上的三點,其中c為ab的中點.已知a、b兩點的電勢分別為
,
,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電場在c點處的電勢一定為6V
B.a點處的場強一定小于b點處的場強
C.正電荷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電勢能一定增大
D.正電荷只受電場力作用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動能一定增大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開普勒將第谷的幾千個觀察數據歸納成簡潔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
B.伽利略設計實驗證實了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
C.牛頓通過實驗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
D.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使人們認識到經典力學不適用于宏觀低速運動
(二)必做題
15.(12分)(1)用如圖12所示的游標卡尺測量圓形鋼管內徑的操作方法是:
把 (填“A”、“B”、“C”或“D”)放入到圓形鋼管內,并盡量把它們拉開到最大位置.某同學用圖l2所示的游標卡尺測量圓形鋼管內徑時的測量結果如圖13所示,則該圓形鋼管的內徑是 cm.
(2)“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可以采用如圖l4所示的(甲)或(乙)方案來進行.
①比較這兩種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
②如圖15是該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測得每兩個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中所示,已知每兩個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T=0.1s.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 ;該紙帶是采用 (填“甲”或“乙”)實驗方案得到的.簡要寫出判斷依據 .
③如圖16是采用(甲)方案時得到的一條紙帶,在計算圖中N點速度時,幾位同學分別用下列不同的方法進行,其中正確的是
A.
B.
C.
D.
16.(12分)在“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提供的器材有:
A.干電池一節 B.電流表(量程0.6A)
C.電壓表(量程3V) D.電鍵S和若干導線
E.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20Ω,允許最大電流1A)
F.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300Ω,允許最大電流0.5A)
G.滑動變阻器R3 (最大阻值l000Ω,允許最大電流0.1A)
(1) ①按如圖17所示電路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滑動變阻器應選 (填寫代號).
②為使測量盡可能精確,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如圖l8所示的實物圖連接成實驗電路(已連接了部分線),要求變阻器的滑動觸頭滑至最右端時,其使用電阻值最大.
(2)實驗步驟:
①按實驗要求連接好電路.閉合電鍵前把變阻器的滑動觸頭滑至一端,使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
②閉合電鍵,調節滑動變阻器,使 的指針有明顯偏轉,讀取 和 的示數.用同樣方法測量多組數據.
③斷開電鍵,整理好器材.
⑧數據處理.
(3)將實驗測得的數據標在如圖l9所示的坐標圖中,請作出U-I圖線,由此求得待測電池的電動勢E= V,內電阻r= Ω.(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17.(18分)
(1)為了安全,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之間應保持必要的距離.已知某段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08km/h,假設前方車輛突然停止,后面車輛司機從發現這一情況起,經操縱剎車到汽車開始減速經歷的時間(即反應時間)t=0.50s,剎車時汽車受到阻力的大小為汽車重力的0.50倍.該段高速公路上以最高限速行駛的汽車,至少應保持的距離為多大?取g=10m/s2.
(2)如圖20所示,在絕緣的光滑水平面上有A、B兩個點電荷,A帶正電,B帶負電,電量都是q,它們之間的距離為d.為使兩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都處于靜止狀態,必須在水平方向加一個勻強電場.求:兩電荷都處于靜止狀態時,AB連線的中點處場強大小和方向.(已知靜電力常數為k)
18.(17分)在水平光滑的絕緣桌面內建立如圖21所示的直角坐標系,將第Ⅰ、Ⅱ象限稱為區域一,第Ⅲ、Ⅳ象限稱為區域二,其中一個區域內有勻強電場,另一個區域內有大小為2×10-2T、方向垂直桌面的勻強磁場.把一個荷質比為=2×108C/kg的正電荷從坐標為(0,-l)的A點處由靜止釋放,電荷以一定的速度從坐標為(1,0)的C點第一次經x軸進入區域一,經過一段時間,從坐標原點D再次回到區域二.
(1)指出哪個區域是電場、哪個區域是磁場以及電場和磁場的方向.
(2)求電場強度的大小.
(3)求電荷第三次經過x軸的位置.
19.(16分)如圖22所示,電阻不計的兩光滑金屬導軌相距L放在水平絕緣桌面上,半徑為R的圓弧部分處在豎直平面內,水平直導軌部分處在磁感應強度為B、方向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中,末端與桌面邊緣平齊.兩金屬棒ab、cd垂直兩導軌且與導軌接觸良好,ab棒質量為2m、電阻為r,cd棒質量為m、電阻為r.
開始時cd棒靜止在水平直導軌上,ab棒從圓弧導軌的頂端無初速釋放,進入水平直 導軌后與cd棒始終沒有接觸并一直向右運動,最后兩棒都離開導軌落到地面上.兩棒落地點到桌面邊緣的水平距離之比為3∶1,求:
(1)cd棒在水平直導軌上的最大加速度.
(2)兩棒在導軌上運動的過程中產生的焦耳熱.
20.(17分)如圖23(甲)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固定B、C兩個釘子,足夠長的細線一端拴在B釘上,另一端系一小球A;拉直細線使A、B、C在同一直線上,現給A球一個垂直于AB方向的水平初速度,使小球在水平地面上做圓周運動,運動過程中細線與釘子相碰時沒有能量損失.從小球剛運動時開始計時,在0≤t<10s時間內細線拉力F大小的變化圖線如圖23(乙)所示.試通過分析與計算,在圖23(乙)中作出在10s≤t≤20s時間內細線拉力F大小的變化圖線(設細線在運動過程中沒有被拉斷).
(一) 選做題
請考生從下面給出的兩組選做題中選擇其中的一組進行答題(不能同時選做兩組,否則選做無效,不能得分),并在答題卡上將所選做題組對應的信息點涂滿、涂黑.
第一組:適合選修3-3(含2-2)模塊的考生
13.(10分)
(1)布朗運動是大量液體分子對懸浮微粒撞擊的 引起的,是大量液體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所產生的結果.布朗運動的激烈程度與 和 有關.
(2)如圖l0所示,在注射器中封有一定質量的氣體,緩慢推動活塞使氣體的體積減小,并保持氣體溫度不變,則管內氣體的壓強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按照氣體分子熱運動理論從微觀上解釋,這是因為:
第二組:適合選修3-4模塊的考生
14.(10分)
(1)露珠在陽光下顯得晶瑩明亮是由于光的 現象造成的;通過手指縫看日光燈,可以看到彩色條紋是由于光的 現象造成的;水面上的汽油薄膜呈現彩色花紋是由于光的 現象造成的.
(2)如圖11所示的裝置,在曲軸上懸掛一個彈簧振子,若不轉動手把,讓其上下振動,其周期為T1,現使手把以周期T2勻速轉動(T2>T1),振動穩定后,要使彈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可以讓把手的轉速 (填“適當增大”、“適當減小”或“不變”),這是因為:
12.飛機在水平地面上空的某一高度水平勻速飛行,每隔相等時間投放一個物體.如果以第一個物體a的落地點為坐標原點、飛機飛行方向為橫坐標的正方向,在豎直平面內建立直角坐標系.如圖9所示是第5個物體e離開飛機時,拋出的5個物體(a、b、c、d、e)在空間位置的示意圖,其中可能的是
非選擇題(共102分)
11.質量為1kg的物體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由于受到地面摩擦阻力作用,其動能隨位移變化的圖線如圖8所示,g=10m/s2,則物體在水平地面上
A.所受合外力大小為5N
B.滑行的總時間為4s
C.滑行的加速度大小為lm/s2
D.滑行的加速度大小為2.5m/s2
10.如圖7所示,勻強電場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在xOy平面內有一個半徑為R=5cm的圓,圓上有一動點P,半徑OP與x軸方向的夾角為θ,P點沿圓周移動時,O、P兩點的電勢差滿足UOP=25sinθ(V),則該勻強電場的大小和方向分別為
A.5V/m,沿x軸正方向
B.25V/m,沿y軸負方向
C.500V/m ,沿y軸正方向
D.250V/m,沿x軸負方向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