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機械波:基本概念,形成條件
特點:傳播的是振動形式和能量,介質的各質點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并不隨波遷移。
①各質點都作受迫振動, ②起振方向與振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③離源近的點先振動,④沒波傳播方向上兩點的起振時間差=波在這段距離內傳播的時間 ⑤波源振幾個周期波就向外傳幾個波長
波長的說法:①兩個相鄰的在振動過程中對平衡位置“位移”總相等的質點間的距離.②一個周期內波傳播的距離
③兩相鄰的波峰(或谷)間的距離.④過波上任意一個振動點作橫軸平行線,該點與平行線和波的圖象的第二個交點之間的距離為一個波長. ⑤波從一種介質傳播到另一種介質,頻率不改變,
波長、波速、頻率的關系: V=lf =(適用于一切波)
二、難點與突破
1、振動
(1)簡諧運動:簡諧運動中的力學運動學條件及位移,回復力,振幅,周期,頻率及在一次全振動過程中各物理量的變化規律。
簡諧振動: 回復力: F = 一KX 加速度:a =一KX/m
單擺:T= 2(與擺球質量,振幅無關) *彈簧振子T= 2
(與振子質量有關,與振幅無關)
等效擺長、等效的重力加速度 影響重力加速度有:
①緯度,離地面高度
②在不同星球上不同,與萬有引力圓周運動規律(或其它運動規律)結合考查
③系統的狀態(超、失重情況)
④所處的物理環境有關,有電磁場時的情況
⑤靜止于平衡位置時等于擺線張力與球質量的比值
注意等效單擺(即是受力環境與單擺的情況相同)
(2)共振的現象、條件、防止和應用
16、解析:設冰壺在未被毛刷擦過的冰面上滑行的距離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
:在 被毛刷擦過的冰面上滑行的距離為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
。則有
+
=S ①
式中S為投擲線到圓心O的距離。
②
③
設冰壺的初速度為,由功能關系,得
④
聯立以上各式,解得 ⑤
代入數據得
⑥
15、解析:設物塊到達劈A的低端時,物塊和A的的速度大小分別為和V,由機械能守恒和動量守恒得
①
②
設物塊在劈B上達到的最大高度為,此時物塊和B的共同速度大小為
,由機械能守恒和動量守恒得
③
④
聯立①②③④式得
⑤
14、解析:⑴設AB碰撞后的速度為v1,AB碰撞過程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設與C碰撞前瞬間AB的速度為v2,由動能定理得
聯立以上各式解得
⑵若AB與C發生完全非彈性碰撞,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代入數據解得
此時AB的運動方向與C相同
若AB與C發生彈性碰撞,由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
聯立以上兩式解得
代入數據解得
此時AB的運動方向與C相反
若AB與C發生碰撞后AB的速度為0,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代入數據解得
總上所述得 當時,AB的運動方向與C相同
當時,AB的速度為0
當時,AB的運動方向與C相反
13、
解析:
12、解析:
11、解析:(1)當達到最大速度時,P==Fv=fvm,vm==m/s=24m/s
(2)從開始到72s時刻依據動能定理得:
Pt-fs=mvm2-mv02,解得:s==1252m。
10、解析: (1)設起重機允許輸出的最大功率為P0,重物達到最大速度時,拉力F0等于重力。
P0=F0vm ①
P0=mg ②
代入數據,有:P0=5.1×104W ③
(2)勻加速運動結束時,起重機達到允許輸出的最大功率,設此時重物受到的拉力為F,速度為v1,勻加速運動經歷時間為t1,有:
P0=F0v1 ④
F-mg=ma ⑤
V1=at1 ⑥
由③④⑤⑥,代入數據,得:t1=5 s ⑦
T=2 s時,重物處于勻加速運動階段,設此時速度為v2,輸出功率為P,則
v2=at ⑧
P=Fv2 ⑨
由⑤⑧⑨,代入數據,得:P=2.04×104W。
9、解析:(2)設共同速度為v,球A和B分開后,B的速度為,由動量守恒定律有
,
,聯立這兩式得B和C碰撞前B的速度為
。
考點:動量守恒定律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