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下圖為植物組織培養過程示意圖,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植物組織培養依據的生物學原理是細胞的全能性
B.③→④過程是指植物的營養生長階段
C.將①經脫分化培養成②時,再植上人造種皮即可獲得人工種子
D.②→③的再分化過程中,誘導②生根的激素主要為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5分)
40.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養抗蟲棉,下列導入目的基因的作法正確的是
A.將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B.將編碼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C.將編碼毒素蛋白的DNA序列與質粒重組構成表達載體導入細菌,用該細菌感染
棉花體細胞,再進行組織培養
D.將編碼毒素蛋白的DNA序列與質粒重組構成表達載體,注射到棉花子房,并進入受精卵
39. 稻-鴨-萍共作是一種新興的生態農業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紅萍(滿江紅)適生于蔭蔽環境,可作為鴨子的飼料,鴨子能吃有害昆蟲并供肥,促進水稻生長,對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態系統,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B.鴨子既是初級消費者,又是次級消費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紅萍、鴨子和有害昆蟲組成
D.水稻和紅萍分層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38. 能全面體現生長素生理作用二重性的實例是
A.頂端優勢 B.莖的向光性 C.莖的背地性 D.根的向地性
37. 人體內激素分泌量過多或不足都會對機體有害,但體內有一系列機制維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對穩定。下圖表示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垂體細胞、甲狀腺細胞及它們分泌的激素之間的關系。
|
36. 人體免疫反應是機體識別“自己”、排除“異己”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下列有關曲線中,能正確反映這一變化過程中某些因素的變化情況的是
35. 人體出現組織水腫的原因可能是
A.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過少 B.血液中尿素含量過高
C.血糖含量過高 D.淋巴循環受阻
34. 用動物細胞工程技術獲取單克隆抗體,下列實驗步驟中錯誤的是
A.將抗原注入小鼠體內,獲得能產生抗體的B淋巴細胞
B.用纖維素酶處理B淋巴細胞與小鼠骨髓瘤細胞
C.用聚乙二醇作誘導劑,促使能產生抗體的B淋巴細胞與小鼠骨髓瘤細胞融合
D.篩選雜交瘤細胞,并從中選出能產生所需抗體的細胞群,培養后提取單克隆抗體
33. 下列與動物細胞培養有關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培養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和動物血清
B.原代培養的細胞一般傳至10代左右便會出現生長停滯
C.動物細胞培養一般能夠傳到40-50代,但其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D.動物細胞培養可用于檢測有毒物質和獲得大量自身健康細胞
32. 馬鈴薯和草莓都是無性繁殖的作物,它們感染的病毒很容易傳給后代。病毒在作物體內逐年積累,就會導致作物產量降低,品質變差。目前對它們進行脫毒處理最好的辦法是
A.采用莖尖組織培養技術獲得植株 B.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抗蟲植株
C.采用誘變育種培育抗性植物 D.采用雜交育種培育抗性植物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