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年山東卷)18.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國成功實施了“神舟”七號載入航天飛行并實現了航天員首次出艙。飛船先沿橢圓軌道飛行,后在遠地點343千米處點火加速,由橢圓軌道變成高度為343千米的圓軌道,在此圓軌道上飛船運行周期約為90分鐘。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飛船變軌前后的機械能相等
B.飛船在圓軌道上時航天員出艙前后都處于失重狀態
C.飛船在此圓軌道上運動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衛星運動的角速度
D.飛船變軌前通過橢圓軌道遠地點時的加速度大于變軌后沿圓軌道運動的加速度
7、(09年山東卷)17.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圖甲所示,據此判斷圖乙(F表示物體所受合力,x表示物體的位移)四個選項中正確的是
6、(09年廣東理科基礎)15.搬運工人沿粗糙斜面把一個物體拉上卡車,當力沿斜面向上,大小為F時,物體的加速度為a1;若保持力的方向不變,大小變為2F時,物體的加速度為a2,則
A.al=a2 B.a1<a2<2al C.a2=2a1 D.a2>2al
5、(09年廣東理科基礎)4.建筑工人用圖所示的定滑輪裝置運送建筑材料。質量為70.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過定滑輪將20.0kg的建筑材料以0.500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繩子和定滑輪的質量及定滑輪的摩擦,則工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g取lOm/s2)
A.510 N B.490 N C.890 N D.910 N
4、(09年廣東物理)8.某人在地面上用彈簧秤稱得體重為490N。他將彈簧秤移至電梯內稱其體重,
至
時間段內,彈簧秤的示數如圖所示,電梯運行的v-t圖可能是(取電梯向上運動的方向為正)
3、(09年寧夏卷)20.如圖所示,一足夠長的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塊靜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塊間有摩擦,F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當物塊相對木板滑動了一段距離但仍有相對運動時,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塊相對于水平面的運動情況為
A.物塊先向左運動,再向右運動
B.物塊向右運動,速度逐漸增大,直到做勻速運動
C.木板向右運動,速度逐漸變小,直到做勻速運動
D.木板和物塊的速度都逐漸變小,直到為零
2、(09年上海卷)46.與普通自行車相比,電動自行車騎行更省力。下表為某一品牌電動自行車的部分技術參數。
在額定輸出功率不變的情況下,質量為60Kg的人騎著此自行車沿平直公路行駛,所受阻力恒為車和人總重的0.04倍。當此電動車達到最大速度時,牽引力為 N,當車速為2s/m時,其加速度為 m/s2(g=10m m/s2)
規格 |
后輪驅動直流永磁鐵電機 |
||
車型 |
14電動自行車 |
額定輸出功率 |
200W |
整車質量 |
40Kg |
額定電壓 |
48V |
最大載重 |
120 Kg |
額定電流 |
4.5A |
1、(09年上海卷)7.圖為蹦極運動的示意圖。彈性繩的一端固定在
點,另一端和運動員相連。運動員從
點自由下落,至
點彈性繩自然伸直,經過合力為零的
點到達最低點
,然后彈起。整個過程中忽略空氣阻力。分析這一過程,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經過點時,運動員的速率最大
②經過點時,運動員的速率最大
③從點到
點,運動員的加速度增大
④從點到
點,運動員的加速度不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四)極限分析法在臨界問題中的應用
凡題目中出現“最大、最小、恰好”等詞語,一般都有臨界現象出現,都要求出臨界條件。分析時,為了把臨界現象盡快地暴露出來,一般用臨界分析法。特別當某些題目的文字比較隱蔽、物理現象又比較復雜時,用臨界方法往往可以使臨界現象很快暴露出來。
[例題與習題]
1. 如圖所示,質量m=1千克的物塊,放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斜面體的質量為M=2千克,斜面與物塊間的摩擦因數μ=0.2,地面光滑,θ=370,現對斜面體施以水平推力F,要使物塊相對于斜面靜止,力F應為多大?(g=10m/s2)
2.一個質量為0.2千克的小球,用細繩吊在傾角為530的斜面頂端,斜面靜止時,球緊靠在斜面上,繩與斜面平行,不計摩擦,當斜面以10m/s2的加速度向右作加速運動時,求繩子的拉力及斜面對小球的彈力?
3如圖所示,兩細繩與水平車頂的夾角分別是300和600,物體的質量為m當小車以2g 的加速度向右勻加速運動時,兩細繩中的張力分別為多少?
4如圖所示平行于斜面的細繩把小球系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為使小球在光滑的斜面上不發生相對運動,斜面體的水平加速度應為多少?
㈠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應用牛頓第二定律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
牛頓第二定律正交表達式為
為解題方便,在建立直角坐標系時,要考慮盡量減少矢量的分解。有時分解力而不分解加速度;有時分解加速度而不分解力。
[例題與習題]
17.(09年安徽卷) 為了節省能量,某商場安裝了智能化的電動扶梯。無人乘行時,扶梯運轉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時,它會先慢慢加速,再勻速運轉。一顧客乘扶梯上樓,恰好經歷了這兩個過程,如圖所示。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顧客始終受到三個力的作用
B. 顧客始終處于超重狀態
C. 顧客對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豎直向下
D. 顧客對扶梯作用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豎直向下
答案:C
解析:在慢慢加速的過程中顧客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電梯對其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右上,由牛頓第三定律,它的反作用力即人對電梯的作用方向指向向左下;在勻速運動的過程中,顧客與電梯間的摩擦力等于零,顧客對扶梯的作用僅剩下壓力,方向沿豎直向下。
㈡整體法和隔離法
整體法和隔離法是牛頓第二定律應用中極為普遍的方法。隔離法是根本,但有時較煩瑣;整體法較簡便,但無法求解系統內物體間相互作用力。所以只有兩種方法配合使用,才能有效解題。故二者不可取其輕重。
在物理的學習中,學會對整體的、局部的、對變化全過程、對變化過程的細節進行細致的分析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
[例題與習題]
1.如圖所示,A物體質量為1千克,放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兩種情況下,A的加速度為多少?
① 用F=1牛頓的力拉繩子。
② 在繩子上掛一個重1牛頓的物體。(g=10m/s2)
2.一個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內有一固定的豎直桿,在桿上套有一個環,箱與桿的總質量為M,環的質量為m,如圖所示,已知環沿桿加速下滑,環與桿的摩擦力大小為f,則此時箱對地面的壓力為:
A.Mg ; B.(M+m)g ; C.Mg+f ; D.(M+m)g-f 。
㈢牛頓第二定律瞬時效應的應用
牛頓第二定律本身就是瞬時關系的表征,解題時應抓住某瞬間前后物體所受合外力的分析,特別注意有那些力變化了,那些力來不及變化。
要特別注意:區別彈性連接物與非彈性連接物的不同作用:
① 彈性連接物要發生形變,其彈力及彈力的變化才能呈現出來,所以彈簧中、彈性繩中的彈力不能發生突變;
② 非彈性連接物中的彈力可以發生突變。
[例題與習題]
1.如圖所示,兩物體PQ分別固定在質量可以忽略不計的彈簧兩端,豎直放在一塊水平板上并處于平衡狀態,兩物體的質量相等,若突然把平板撤開,則在剛撤開平板的瞬間:
A.P的加速度為零; B.P的加速度大小為g;
C.Q的加速度大小為g; D.Q的加速度大小為2g。
2.如圖所示,一條輕彈簧和一跟細線共同拉住質量為m 的小球,平衡時細線是水平的,彈簧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若突然剪斷細線,則在剛剪斷細線的瞬間,彈簧的拉力為 ,小球加速度的方向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 ,若上述彈簧改為鋼絲,則在剪斷細線的瞬間,鋼絲的拉力大小為 ,小球加速度的方向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