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
1. A number of factors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phenomenon (problem). 2. The change in ...largely results from the fact that... (同謂語從句) |
比較 |
1. The advantage far outweighs the
disadvantages.
2. The advantages of A are much
greater than those of B. |
批駁 |
1. There is
really a lot of truth in these statements, but they ignore a more significant
fact. 2. Too much stress placed on ... may lead to ... |
后果 |
1. … may give rise to a lot of problems.
2. It will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upon... |
舉例 |
1. I am speaking from my experience
2. Such examples might be given
easily. |
證明 |
1. No one can deny the fact that ...
2. There is sufficient evidence
to show that ... |
開篇 |
1. Many nations have been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 2. Recently the phenomenon has become a heated topic. 3.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that…. |
結尾 |
1. 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
2. In summary, if we continue to
ignore the above-mentioned issue, more problems
will crop up.
3. Whether it is good or not
/positive or negative, one thing is certain/clear... |
三,實戰演練及解析
1.[拋磚引玉]
廣州市政府2007年1月16日,通過了在廣州市中山大道(從天河到下遠段)建一條公交快車道的決議,這將使天河至崗頂的車速提高三倍,并且公交快車系統的23條線路將在2010亞運會前全市采用,這個決議在廣州市民中產生強大的反響。請根據以下提示,就其利弊談談自己的觀點。
好處 |
弊端 |
1. 體現對普通乘客的關心。 2. 大大提高了公交車的速度,節省了時間。 3. 有利于發展公交事業,減少污染。 |
1. 浪費更多的人力去管理。 2. 下車后不得不穿過機動車道,人行道。 |
[寫作內容]
1)請根據以上提示,就其利弊談談自己的觀點,文章的開頭已經給出。
2)文章必須包括所有提示要點,但不要逐條譯成英語。
[寫作要求]
只能使用5個句子表達全部的內容。
[評分標準]
句子結構準確,信息內容完整和連貫。
參考詞匯:公交快車系統 the bus rapid transit system (BR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Guangzhou government Office, the bus rapid transit (BRT) system will be piloted on Zhongshan Road (from Tianhe intersection to Xiayuan Section) this year. The BRT system will be adopted throughout the city before the 2010 Asian Games, said Mayor Zhang Guang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試題分析]
此題為議論文,從文中提示來看,我們必須從利弊兩方面論述,符合對立觀點的題型。所以文章條理一定要清晰,論點簡明扼要的提出,論據要表達完整。可以選擇一些表示對比,轉折的連詞及句型。時態很明顯要用現在時。
4. 注意時態,議論文形式還是以現在時為主。
通常議論文的考試形式大致分為三個方面;
(1)對立觀點式;(2)批駁觀點式;(3)現象評論式;(話題類)
3. 上下文要連接自然,適當運用連詞,副詞,短語等來銜接句子。
2. 注意運用基本的論據來闡明觀點,同時切記用5句話表達全文。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體裁,它主要用于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作者可以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筆者認為話題作文和議論文有重復之處,但還有一些是關于學校或社會存在的某些現象及焦點問題,要求學生表明見解,進行論述。在此期中筆者將二者不予以劃分,只側重于議論文在技術形式及內容上的點撥,“以篇蓋全”,從中掌握二者的共性。我認為在寫議論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條理要清晰,觀點明確。
剛開始工作時,我是顧及不上備學情的,但有了一些教學經驗,特別是比賽經驗后,我發現,沒有對學生的清醒認識和準確分析,就無法上好一節課。
注意學情就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水平,設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步驟,設計問題,這些工作都要有的放矢地去準備。
備課不是一個單純的知識收集過程,教師必須動腦筋,抓住文本的特點,結合學生的情況,不可追求面面俱到,又必須盡量做到能兵來將擋。這個過程是為我們上課做準備的,更是我們自身積累和提高的最好途徑。
2.、注意資料的真實程度
現在的網絡是個萬花筒,有很多可靠、可信的的信息來源,但也有人為了迎合某受眾的口味,會傳播很多查無實據的信息。我們教師在搜集備課資料時,如果不經過甄別、遴選,難免會選中一些不合適的資料。所以,我們不能只顧迎合學生的獵奇心理,不能只想求新而道聽途說。做學問要嚴謹,特別是做教師,要傳遞信息給學生,就必須注意資料的真實性。
網絡真是個好東西。對我們教師工作最有利的一條就是可以搜集到很多值得學習、可以借鑒的資料,然而,網絡資源簡直是浩如煙海,當我們敲進一篇課文的名字時,迎面襲來的將是鋪天蓋地的文章。如何選擇最適合我們高中語文教學的呢?
1、注意學生的接受水平
網上有很多賞析類文章、學術論文,具有極高的學習價值,我們若全盤接受,作為自己課上分析的佐證,就會出現像杭老師講授《鴻門宴》那樣的結果,將學生當成聽眾,把舞臺留給自己,口若懸河,侃侃而談,卻偏離了語文的軌道,偏離了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定義。
2、在新課改的導引下,我們在課堂上可能會讓位于學生,讓他們自己研究,合作探討,我們的備課似乎變得可有可無了,反正課堂上有學生們在說,他們可以將整個課堂填充起來,我們就可以偷一下懶了吧。的確,個別教師也這樣做了。實際上,我的感覺是,教師備課的任務更艱巨了。因為學生一旦動起腦筋來,往往會有很多意外的思路蹦出來,教師如果沒有充分的備課,課堂上就無法裕如地應對學生的提問或爭執。
記得2004年,我們使用魯人版教材的第一年,我所執教的一個班非常活躍,課堂上學生們個個勇于表現,互不相讓,在講《敬畏自然》和《西西弗斯的神話》時,學生們熱烈地討論,真是到了臉紅脖子粗的地步了,但對其中幾個難于理解的哲學問題,誰也不能說服誰,于是,學生們把目光投向我。這個時候,我不會給學生唯一的答案,但我要給他們一個分析問題的方向,給他們提供幾種恰當的思路。我想,雖然每個學生都會給文本一個解讀,每種思路都值得鼓勵,但有的理解并不恰當時,我們必須糾正偏誤,通過逐層剖析,讓學生明白文本的真正意旨。而這些,都離不開課下教師的備課。
雖然我現在已經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面對一篇新課文時,也不會再手足無措,像老虎咬天一樣,不知從何下手,但我對備課這一環節一直不敢怠慢。
1、我在備課時一直堅持做的一件事,而且是第一件事就是:反復研究文本--反復讀課文,有時默誦,當沒有其他老師在辦公室時,我就會像學生一樣朗誦課文。在反復熟悉課文的過程中,就會逐漸加深理解,特別是一些老篇目,每一遍重讀,都會喚醒舊時記憶,而且會有新鮮的靈感冒出來,久而久之,字斟句酌的鉆研,就使我對每篇課文都能做到像是舊時老友一樣熟識,而且常讀常新。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