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答案:B
解析:對建筑材料進行受力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得繩子的拉力大小等于F=210N,然后再對人受力分析由平衡的知識得
,得FN=490N,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人對地面間的壓力為490N.B對。
4、答案:A
解析:由圖可知,在t0-t1時間內,彈簧秤的示數小于實際重量,則處于失重狀態,此時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在t1-t2階段彈簧秤示數等于實際重量,則既不超重也不失重,在t2-t3階段,彈簧秤示數大于實際重量,則處于超重狀態,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若電梯向下運動,則t0-t1時間內向下加速,t1-t2階段勻速運動,t2-t3階段減速下降,A正確;BD不能實現人進入電梯由靜止開始運動,C項t0-t1內超重,不符合題意。
3、答案:BC
2、(答案:40:0.6
1、答案:B
13、(09年海南物理)15.(9分)一卡車拖掛一相同質量的車廂,在水平直道上以的速度勻速行駛,其所受阻力可視為與車重成正比,與速度無關。某時刻,車廂脫落,并以大小為
的加速度減速滑行。在車廂脫落
后,司機才發覺并緊急剎車,剎車時阻力為正常行駛時的3倍。假設剎車前牽引力不變,求卡車和車廂都停下后兩者之間的距離。
答案與解析:
12、(09年江蘇卷)13.(15分)航模興趣小組設計出一架遙控飛行器,其質量m =2㎏,動力系統提供的恒定升力F =28 N。試飛時,飛行器從地面由靜止開始豎直上升。設飛行器飛行時所受的阻力大小不變,g取10m/s2。
(1)第一次試飛,飛行器飛行t1 = 8 s 時到達高度H = 64 m。求飛行器所阻力f的大小;
(2)第二次試飛,飛行器飛行t2 = 6 s 時遙控器出現故障,飛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飛行器能達到的最大高度h;
(3)為了使飛行器不致墜落到地面,求飛行器從開始下落到恢復升力的最長時間t3 。
11、(09年安徽卷)22.(14分)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運動員手拉繩索向上攀登,最終點燃了主火炬,體現了殘疾運動員堅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強不息的精神。為了探究上升過程中運動員與繩索和吊椅間的作用,可將過程簡化。一根不可伸縮的輕繩跨過輕質的定滑輪,一端掛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運動員拉住,如圖所示。設運動員的質量為65kg,吊椅的質量為15kg,不計定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當運動員與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
上升時,試求
(1)運動員豎直向下拉繩的力;
(2)運動員對吊椅的壓力。
10、(09年山東卷)24.(15分)如圖所示,某貨場而將質量為m1=100 kg的貨物(可視為質點)從高處運送至地面,為避免貨物與地面發生撞擊,現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圓軌道,使貨物中軌道頂端無初速滑下,軌道半徑R=1.8 m。地面上緊靠軌道次排放兩聲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長度均為l=2m,質量均為m2=100 kg,木板上表面與軌道末端相切。貨物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1,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0.2。(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 m/s2)
(1)求貨物到達圓軌道末端時對軌道的壓力。
(2)若貨物滑上木板4時,木板不動,而滑上木板B時,木板B開始滑動,求1應滿足的條件。
(3)若1=0.5,求貨物滑到木板A末端時的速度和在木板A上運動的時間。
9、(09年山東卷)22.圖示為某探究活動小組設計的節能運動系統。斜面軌道傾角為30°,質量為M的木箱與軌道的動摩擦因數為
。木箱在軌道端時,自動裝貨裝置將質量為m的貨物裝入木箱,然后木箱載著貨物沿軌道無初速滑下,與輕彈簧被壓縮至最短時,自動卸貨裝置立刻將貨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彈回到軌道頂端,再重復上述過程。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m=M
B.m=2M
C.木箱不與彈簧接觸時,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
D.在木箱與貨物從頂端滑到最低點的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