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分)如圖所示,在磁感應強度為B、足夠大的水平勻強磁場中,有兩塊長為2L,間距為d的豎直放置的平行帶電金屬板,從CD板的正中央O點由靜止釋放一個初速為零的電子,電子恰好從AB板的邊緣A端平行于AB板射出,且能回到O點.已知電子的電荷量為e,質量為m,重力可忽略不計,電場只局限于平行板之間,且L>d.
試求:
(1)電子從板間射出時的速度大小.
(2)兩板間所加電壓.
(3)電子在復合場區域運動到A點時的加速度大小.
13.(15分)質量為2kg的物體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現對物體施加一水平力F作用,物體在力F作用下,產生的加速度a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試根據圖像,求:
(1)物體開始運動時的拉力大小.
(2)估算物體在5s內的平均加速度.
(3)估算拉力F在10s內對物體所做的功.
12.選做題(請從A、B和C三小題中選定兩小題作答,每題12分,如都作答則按A、B兩小題評分.)
A.(選修模塊3-3)
(1)如圖所示,活塞與氣缸密封了一定質量的氣體,活塞與氣缸之間摩擦不計,且可在氣缸中自由移動,氣缸固定在地面上,活塞處于靜止狀態.現對氣缸加熱,測出氣體吸收的熱量為2.0×106J,算出活塞移動對外做功為1.5×106J,則氣體內能___▲___(選填“增加”或“減少” __▲___J.
(2)試估算通常情況下(即1mol氣體的體積為22.4L)氣體分子間的距離d(結果可用根式表示).d=________▲___m.
(3)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經歷一段變化過程,可用圖上的直線AB表示,則A到B氣體內能變化為___▲___(選填“正值”、“負值”或“零”),氣體____▲ (選填“吸收”、 “放出” 或“不傳遞”)熱量.
B.(選修模塊3-4)
(1)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為使周期的測量盡可能準確,則計時位置應在單擺擺動到___▲___(選填“最高點”或“最低點”),同時測量擺球擺動30~50次的時間,算出單擺的周期,這是應用__▲____(選填“比較法”、“放大法”、“替代法”、“轉換法”)減少測量的誤差.
(2)如圖所示為波源從起振后經過一個周期時的波形圖,由圖可知,振源O的起振方向為____▲__,圖中A質點再經過3.5個周期走過的路程為___▲__cm,若某人位于P點(圖中未畫出且波已通過P點)在2秒內觀察到有3個波峰通過其身旁,則該波的波速范圍為______▲___▲____.
(3)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實驗中采用雙縫干涉儀,它包括以下元件:A.白熾燈,B.單縫,C.光屏,D.雙縫,E.濾光片.①把以上元件安裝在光具座上時,正確的排列順序是A、 ▲ ▲ (A已寫好);②正確調節后,在屏上觀察到紅光干涉條紋,用測量頭測出10條亮紋間的距離為a;改用綠色濾光片,其他條件不變,用測量頭測出10條綠亮紋間的距離為b,則一定是a ▲ b(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C.(選修模塊3-5)
(1)在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選項是__▲___
(A)單色光從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光子的能量不變
(B)原子核經過衰變后生成新核,則新核的質量總小于原核的質量
(C)β射線的速度接近光速,普通一張白紙就可擋住
(D)在光電效應實驗中,若用a光照射有光電子逸出,則增大a入射光強度,單位時間打出的光電子個數將增多
(2)如圖所示,質量均為m的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球以初速v0與靜止的小球B發生正碰,碰撞時間為t,撞擊結束后兩球速度相同,則相同速度v = ▲ ;撞擊過程中A球受到的平均沖擊力的大小為__▲__.
(3)現用下列幾種能量的光子的光照射處于基態的氫原子,A:10.25eV、B:12.09eV、C:12.45eV,則能被氫原子吸收的光子是__▲__(填序號),氫原子吸收該光子后可能產生___▲_種頻率的光子.氫原子能級圖為:
11.(10分)現有一滿偏電流為500μA,內阻為1.2×103Ω的電流表,某同學想把它改裝成中值電阻為600Ω的歐姆表,(中值電阻:)實驗室提供如下器材:
|
B.電阻箱R1(最大阻值99.99Ω)
C.電阻箱R2(最大阻值999.9Ω)
D.滑動變阻器R3(0-100Ω)
E.滑動變阻器R4(0-1KΩ)
F.導線若干及兩個接線柱
(1)為完成實驗,上述器材中應選擇_▲_、 ▲ 、 ▲ 、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序號)
(2)在方框中畫出改裝電路圖.
(3)用改裝后的歐姆表測一待測電阻,讀出電流表的讀數為200μA,則待測電阻阻值為________▲_____Ω.
10.(8分)為了測量兩張紙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小明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如圖所示,在木塊A和木板B上貼上待測的紙,B木板水平固定,砂桶通過細線與木塊A相連,調節砂桶中砂的多少,使木塊A勻速向左運動.利用天平測出砂桶和砂的總質量m,以及貼紙木塊A的質量M,則兩紙間的動摩擦因數μ=m/M.
(1)小明同學為什么要把紙貼在木塊A和木板B上,而不直接測量兩張紙間的滑動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實際操作中,發現要保證木塊A做勻速運動較困難,小華同學對這個實驗進行了改進,她改進的方法是讓木塊A在水平固定的B木板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①需要添加的器材有 ▲ , ▲
②根據小華的方法,測出的動摩擦因數的表達式是 ▲ ▲
9.如圖所示,AB是一個接地的很大的薄金屬板,其右側P點有一帶電量為Q的正點電荷,N為金屬板外表面上的一點,P到金屬板的垂直距離為d,M為點P、N連線的中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一帶電的絕緣小球沿金屬板從A移動到N,小球電勢能不變
(B)M點的電勢大于零,場強大小為4kQ/d2
(C)N點的電勢為零,場強不為零
(D)N點的電勢和場強均為零
8.如圖所示,若燈泡a、b、c完全相同,線圈L的電阻不計,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K閉合的瞬間,b、c兩燈一樣亮
(B)K閉合的瞬間,a燈最暗
(C)K斷開的瞬間,a、c兩燈立即熄滅
(D)K斷開之后,a、c兩燈逐漸變暗且亮度相同
7.傳送帶以v1的速度勻速運動,物體以v2的速度滑上傳送 帶,物體速度方向與傳送帶運行方向相反,如圖所示,已知傳送帶長度為L,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素為μ.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當v2、μ、L滿足一定條件時,物體可以從A端離開傳送帶,且物體在傳送帶上運動的時間與v1無關
(B)當v2、μ、L滿足一定條件時,物體可以從B端離開傳送帶,且物體離開傳送帶時的速度可能大于v1
(C)當v2、μ、L滿足一定條件時,物體可以從B端離開傳送帶,且物體離開傳送帶時的速度可能等于v1
(D)當v2、μ、L滿足一定條件時,物體可以從B端離開傳送帶,且物體離開傳送帶時的速度可能小于v1
6.農民在精選谷種時,常用一種叫“風車”的農具進行分選.在同一風力作用下,谷種和癟谷(空殼)谷粒都從洞口水平飛出,飛出后空氣阻力不計,結果谷種和癟谷落地點不同,自然分開,如圖所示.對這一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處是谷種,N處為癟谷
(B)谷種質量大,慣性大,飛得遠些
(C)谷種飛出洞口時的速度比癟谷飛出洞口時的速度小些
(D)谷種和癟谷在豎直方向做勻速運動
5.如圖所示為一自耦變壓器,保持電阻R′的阻值和輸入電壓不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滑鍵P向b方向移動、滑鍵Q不動,電流表示數增大
(B)滑鍵P不動,滑鍵Q上移,電流表示數不變
(C)滑鍵P向b方向移動、滑鍵Q不動,電壓表示數減小
(D)滑鍵P不動,滑鍵Q上移,電壓表示數增大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