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2009.廣東汕頭市六都中學模擬)從中共“七大”到中央“八大”,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先后發生了哪些變化?(4分)中共分別作出了哪些重大決策來推動中國革命和建設向前發展的?(10分)
答案 (1)1946年春,抗日戰爭勝利前夕,中共“七大”召開。中華民族與日本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共確立爭取抗戰勝利的總任務,并適時開展大反攻,抗戰勝利。
(2)抗戰勝利后,中日民族矛盾解決,由于蔣美勾結陰謀發動內戰,中國人民同美帝國主義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的矛盾成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了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通過重慶談判,政治協商會議進行爭取和平民主斗爭,并通過三年人民解放戰爭,打敗國民黨反動派,成立了新中國,贏得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
(3)新中國成立后,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革命勝利前夕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明確提出了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并擬定了革命勝利后黨的基本政策和總任務,從而解決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建國后,采取措施鞏固政權,恢復發展經濟,并完成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使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
(4)隨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主義的制度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會議提出了建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和綜合平衡中的經濟建設方針。八大的正確決策是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探索。
17.(2009.山東省運河中學月考)歐洲共同體的實質是( )
A.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國際聯盟 B.擺脫國際霸權主義的政治經濟聯盟
C.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聯盟 D.資本主義生產力再發展的產物
答案B
16.(2009.山東省運河中學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初期,下列國際經濟組織的建立最能說明( )
A.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確立B.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
C.世界經濟多極化趨勢加強 D.以美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
答案D
15、(2009.山東省運河中學月考)1959年某部門根據歷年全國工業生產統計數據制訂了下表。從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實的結論是( )
年代 |
1953 |
1954 |
1955 |
1956 |
1957 |
1958 |
增長率(%) |
30.2 |
16.2 |
5.6 |
28.2 |
11.4 |
66 |
A.工業生產取得巨大成就
B.工業生產基礎比較雄厚
C.中國已從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
D.工業生產的最高增長率是最低增長率的近13倍
答案A
15. (2009.江蘇省武進區鳴凰中學測試)根據何頓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我們像葵花》中有這樣的一組鏡頭:男主人公馮建軍的養父馮清明在下雨收衣服時,不小心用晾衣桿碰破了家中掛著的毛主席畫像,隨后即被無端關押十多年。在看到這組鏡頭時,作為對歷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認為對此應該怎樣解釋才正確 ( )
①作為小說和影視作品中的內容,這一段內容純屬虛構,毫無根據 ②根據這樣的情節來判斷,這組鏡頭反映的社會背景應該是在“文革”開始后不久 ③藝術是社會現實的反映,這組鏡頭反映了當時我國法制建設遭到破壞的情形 ④馮清明破壞毛主席畫像的事實,表明當時中國的確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14.(2009.江蘇省武進區鳴凰中學測試)1956年6月,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三中全會上說:“光靠我們黨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國后能體現中國共產黨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 )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政治協商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答案B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