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010年蘇錫常鎮四市第二次調研]秦始皇所創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對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響,這些制度是
①郡縣制 、谕跷皇酪u制 、鄯址庵啤 ④嫡長子繼承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2010年北京豐臺區期末考試]歷史典故“烽火戲諸侯”講述了諸侯國因信守義務,蜂擁而至勤王的故事。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禮樂制度
[解析]B 本題主要考查分封制,以歷史典故“烽火戲諸侯”為切入點,分析題干里的信息“諸侯國因信守義務,蜂擁而至勤王”,從而聯想到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規定,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諸侯有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
22.[2010年浙江余姚二中第二次統測]從地方行政組織來看,呂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國劃分為“部落時代”、“封建時代”、“郡縣時代”這三個先后相繼的時代。其中與“封建時代”相對應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漢 D.宋代
[解析]A “部落時代”指原始社會,“郡縣時代”指秦朝!胺饨〞r代”指西周時期實行分封制,以達到封邦建國的目的,故稱“封建時代”。
21.(2010年江蘇卷)“法律條文沒有作出規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隸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據某某法律,我認為此奴隸應歸我所有。法官確認后才能受理!边@一描述主要說明羅馬法
A.重視法律程序 B.保留習慣舊俗
C.強調法官至上 D.體現人人平等
[解析]A “公民要求法律援助就要先找法官,向其申明,法官確認后才能受理”說明羅馬法重視法律程序。故正確答案為A。
20.(2010年福建卷)從適用范圍看,《十二銅表法》是羅馬國家制定的
A.適用于所有羅馬人的法律 B.調整國內民族關系的法律
C.調整公民內部關系的法律 D.調整羅馬人與外來人關系的法律
[解析]C 此題考查對《十二銅表法》準確把握,《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協調的是羅馬貴族和平民之間的矛盾,貴族和平民屬于公民內部之間的關系,故選C。
19.(2010年天津卷)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對貴族的斗爭中取得勝利,最重要的社會因素是
A.平民開展暴力斗爭 B.代表平民利益的領袖不斷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債奴 D.平民中新興工商業者力量壯大
[解析]D 此題考察對基礎史實的識記。隨著古代雅典工商業的發展,雅典城邦中出現了工商業奴隸主階層,他們對舊貴族的政治專權十分不滿,要求分享政治權利,并最終取得勝利。
18.(2010年江蘇卷)柳宗元《封建論》載:“時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這一論斷的歷史時期是
A.秦朝 B.西漢 C.南北朝 D.唐朝
[解析]B 漢初在地方實行郡國并行制。故正確答案為B。
17.(2010年江蘇卷)詩人左思在其《詠史》中濃郁悲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痹斐蛇@一社會狀況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解析]C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敝傅氖鞘兰掖笞遄拥芤揽块T第即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學,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很顯然造成這一狀況的制度原因是九品中正制。故正確答案為C。
16.(2010年江蘇卷)“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釋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廣而險遠,……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縣土番之地,設官分職,而領之于帝師!边@里的“官”隸屬于
A.宣政院 B.中書省 C.理藩院 D.行中書省
[解析]A “土番”即吐蕃,也就是西藏地區。元朝在中央設立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故正確答案為A。
15.(2010年全國卷1) 中國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釋朝代更替,稱作“五德”。每個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應的次序。曹魏被定為“土德”,通過“禪讓”代魏的兩晉應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解析]A 土生金,木克土。通過禪讓,魏與西晉應屬于相生關系,故選A。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