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5分)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鬧海風是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特有天氣現象之一。2010年1月和2月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分別出現幾次。鬧海風是一種回流性大風并伴有吹雪、雪暴等天氣。鬧海風,又稱諾海風。蒙古語,意思是瘋狗的狂叫聲。
鬧海風是如何形成的?吉木乃縣氣象局局長告訴記者,在吉木乃縣城以東,自北向南依次排列著哈土山、馬斯闊孜山、加勒哈甫山和薩吾爾山。這些山體均是自東向西,兩山之間的峽谷,就是鬧海風區。每到冬季,蒙古高原都會持續形成高壓天氣。蒙古高壓的釋放過程,向西就會形成越過準噶爾盆地的東風。在準噶爾盆地廣闊的大地上,東風成不了什么氣候。可向西,到了吉木乃縣鬧海風區,經峽谷擠壓,風力驟然增強,加上沿途夾帶的沙雪,形成了鬧海風。
材料二 新疆版圖
(1)阿勒泰地區的鬧海風形成需要哪些條件?它會給當地帶來怎樣的影響?(5分)
條件是:
影響:
(2)判斷甲地地貌類型并簡述其形成過程。(3分)
地貌類型:
形成過程:
(3)新疆草原分布有什么規律?(2分)
(4)根據新疆自然狀況,分析對新疆經濟發展的影響。(5分)
26.(11分)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水利樞紐Q對R河下游有哪些有利影響?(4分)
(2)解釋M地形區的成因;M地的地貌特征及主要人為因素。(4分)
(3)指出A與B地區在利用水資源發展農業生產過程中土壤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并簡述其原因。(3分)
隨著發達地區環境危機的加劇,生態安全成為一些地方的民生首要問題,贛鄱大地的生態優勢卻日益彰顯。江西從實際出發,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時提出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它不僅造福于江西,而且造福于全國,甚至影響全球。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有多條河流從東、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長江,湖泊水面呈現“冬季一條線,夏季一大片”景象變化。鄱陽湖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棲息地。據此完成24-25題。
24.鄱陽湖在冬季成為遷徙候鳥群重要棲息地的原因是 ( )
A.湖灘面積大,水淺 B.湖底沙礫石廣布,水質好
C.湖區少有大霧,能見度好 D.湖泊受人類活動影響小
25.鄱陽湖冬、夏水面景象變化的原因是 ( )
A.湖底有線狀洼地,冬季河道封凍,夏季來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線狀洼地,水位季節差異明顯
D.湖底平坦,長江頂托作用季節變化明顯
經國務院同意,三峽工程2009年175米試驗性蓄水于9月15目凌晨正式啟動。三峽水庫正常蓄水為175米,汛期限制水位145米。結合水庫水文特征圖,回答22-23題。
22.圖中H1、H2、H3、H4四個水位分別對應的是 ( )
A.死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正常蓄水位、最高洪水位
B.汛期限制水位、死水位、正常普水位、最高洪水位
C.正常蓄水位、死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最高洪水位
D.死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最高洪水位、正常蓄水位
23.關于三峽水庫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隨著三峽蓄水水位的上升,可能誘發庫區周邊地區發生地質災害
B.圖中庫容A是為水庫堆積泥沙之用,是水電站發電的最小庫容
C.三峽水庫一般是汛期蓄水,因為此時來水量大,含沙量小
D.三峽水庫對其下游的洞庭湖水位具有調節作用
讀下圖回答20-21題
2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圖中①④河段在冬季易發生凌汛現象
B.圖中④河段含沙量最大
C.黃河下游因降水量小而流域面積小
D.①②③④四段中流速最快的是②
21.下列不屬于黃河河口處無大城市原因的是 ( )
A.河流的航運價值不高 B.歷史上黃河曾多次改道
C.黃河下游多凌汛 D.黃河下游多次斷流
右圖是世界某地區圖。讀圖回答18-19題:
18.圖中陰影部分表示該地區某種農產品的主要產區,
該農產品為 ( )
A.茶葉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膠
19.下列產業部門中,目前最適宜由中國向圖中甲國
轉移的是 ( )
A.汽車制造 B.精鋼鍛造
C.軟件開發 D.家具制造
圖3中a為等溫線,b為鋒線且向偏北方向移動,虛線范圍內為雨區。讀下圖回答第16-17題。
16.圖示地區 ( )
A.位于北半球,b為冷鋒 B.位于北半球,b為暖鋒
C.位于南半球,b為冷鋒 D.位于南半球,b為暖鋒
17.當前 ( )
A.甲地受鋒面影響,氣溫降低、風力增強
B.乙地受鋒面影響,陰雨連綿
C.甲地受單一暖氣團控制,氣溫日較差較大
D.乙地受單一冷氣團控制,氣壓高、氣溫低
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時,在兩個相同的長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濕的土壤分別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從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個盆子內,將一塊微濕的海綿壓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見下圖)。分別用兩個噴水壺,往“小山”上灑等量的水,模擬降水,觀察、比較兩個盒子內水面發生的變化。據此回答14-15題。
14.放有海綿的盒子的水面與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A.高出很多 B.高出稍許
C.高度相同 D.高度較低
15.該實驗模擬的地理事實是 ( )
A.湖泊能夠調節空氣濕度
B.坡度變化會改變地表徑流量
C.濕地能夠吸納地表徑流
D.降水變化能夠影響自然環境
圖1中的①-④地為世界四個著名的工農業生產發達地區,讀圖回答12-13題。
12.有關四地工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①地煤鐵資源豐富,鋼鐵工業發達
B.②地石油資源豐富,煉油工業發達
C.③地造船工業發達,廉價的海運對工業分布影響大
D.④地鋼鐵工業發達,原料和燃料對工業分布影響大
13.有關四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①地為熱帶季風氣候,廣泛種植咖啡和可可
B.②地為溫帶大陸性氣候,農業結構以種植業為主
C.③地為地中海氣候,廣泛種植水果和蔬菜
D.④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有世界著名的大牧場放牧業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