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讀“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我國務工經商流動人口示意圖”,回答問題。(14分)
(1)從圖中可以看出,人口遷入數量比較多的省級行政區是 、 和 地區。
這三個地區吸引人口遷入的主要原因是 (5分)
(2)新疆吸引人口遷入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遷對當地產生的積極影響是: (2分)
(4)這一時期人口遷移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的大量增加,人口遷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 (3分)
(5)農民工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項嚴峻課題,攸關經濟發展以及社會安定,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措施有: (2分)
26.下圖表示兩類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國家的人口年齡構成,回答問題(14分)。
(1)A表示__________國家,B表示__________國家(2分)。
(2)A類國家的人口再生產類型是__________, B類國家人口再生產類型是_______。(2分)
(3)從平均年齡看,A類國家平均年齡較__________,B國較__________。(2分)
(4)AB兩國出現的人口問題分別是
A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分)
B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2分)
(5)針對不同的人口問題,兩國應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別是:
A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分)
B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分)
下圖為相同降水量條件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徑流過程曲線.讀圖回答24-25題。
24.關于甲、乙兩條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徑流曲線
②乙過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補給
③甲的長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過程下滲量小于甲過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甲曲線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線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天然調蓄能力強 B.城市熱島效應
C.下墊面透水能力好 D.植被覆蓋率低
下圖是我國總人口及城鄉人口變化情況,讀圖回答21-23題。
21.甲、乙兩種圖例分別表示我國的
A.總人口和農村人口 B.總人口和城市人口
C.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
22.從總體來看,我國城市和鄉村人口增長速度存在明顯 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城鄉人口出生率不同 B.城鄉人口死亡率不同
C.城鄉之間的人口遷移 D.城鄉之間的經濟聯系
23.在我國,驅動人口城市化的內在動力是
A.戶籍制度 B.城鄉差異 C.自然環境 D.交通運輸
人口負擔系數=(14歲以下人口數+65歲及其以上人口數)/(15~64歲人口數)×100%。下圖為中國、日本和韓國人口負擔系數百年比較圖。讀圖,回答19-20題。
19.人口負擔系數小于50%的持續時間一般為
A.20年左右 B.40年左右
C.60年左右 D.80年左右
20.人口負擔系數小于50%時被稱為“人口機會窗口”期,其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影響是
A.人口老齡化加劇,阻礙社會經濟發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結構失衡
C.住房條件差,社會不安定,環境污染嚴重
D.勞動力供給充足,社會負擔相對較輕,利于社會經濟發展
18.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曾寫道:“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無增減,可以長久。若二男二女,每生加倍,日增不減,何以養之?”這段話的基本思想就是
A.控制人口數量,維持世代更替 B.人口數量可以不要加以限制
C.孩子生多了,養不起 D.提高人口素質,晚婚晚育
右圖顯示了人口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讀圖回答16-17題
16.圖中②階段可能是
A.采獵文明時期 B.后工業化階段
C.工業文明時期 D.農業文明時期
17.影響③、④階段人口遷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環境 B.國家政策
C.戰爭 D.社會經濟
15.下列工業部門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基本相同的一組是
A.煉鋁工業、鋼鐵工業、制糖工業、精密儀表
B.航天工業、電子工業、飛機制造、罐頭加工
C.家具制造廠、面包廠、印刷廠、玻璃制造廠
D.普通服裝加工、電視機裝配、飛機制造、石油加工
14.下圖表示各因素對工業布局的影響狀況,據圖判斷布局正確的企業是
A.制糖廠 B.電子元件廠 C.家用電子產品裝配廠 D.啤酒廠
13.珠江三角洲的農作物可以一年三熟,東北平原只能一年一熟,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兩地的
A.光照條件不同 B.熱量條件不同 C.水分條件不同 D.土壤條件不同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