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探究創新題)材料一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為西部地區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中央領導多次強調,開發西部要有新思路,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和改革開放的環境,充分考慮國內市場需求的新變化,按客觀規律辦事,防止產業趨同、重復建設。
材料二 云南省經過分析,認識到本省具有資源、氣候、區位三大優勢,也有基礎產業薄弱等劣勢。據此,云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將旅游業確定為支柱產業進行培育。短短五年間,云南省旅游產業的綜合發展水平已躍居中西部省區之首,并逼近沿海發達地區。
(1)從哲學上看,在西部大開發中怎樣才能做到“按客觀規律辦事,防止產業趨同、重復建設”?(10分)
(2)云南省制定發展戰略的思路主要體現了哪些哲學觀點?(8分)
[答案] (1)①要做到“按客觀規律辦事”,就要把尊重客觀規律和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以更好地認識和利用規律,服務于西部大開發。②要“防止產業趨同、重復建設”,就必須做到一切從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③以市場為導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發揮當地資源優勢,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經濟,反對照搬照抄,“一哄而上”。(10分)
(2)在制定發展戰略時,著眼于省情,體現了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態度。在分析省情時,既看到優勢,也看到劣勢,體現了一分為二的觀點。(8分)
16.(2010年太原模擬)2009年5月,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在陜西考察工作時強調,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轉變觀念,抓住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在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上實現突破。之所以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因為
( )
A.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B.事物是運動變化的,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是客觀的
C.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D.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解析] A、C、D與題干不構成因果關系。
[答案] B
15.2010年2月26日《人民日報》報道,三北工程建設之初,人們片面強調人工建設,忽視原始植被的保護,往往事倍功半。這說明
( )
A.人在規律面前是束手無策的
B.事物是運動變化的
C.違背客觀規律,辦事情就不能取得成功
D.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無條件的
[解析] A否認了人的主觀能動性。D錯誤在于“無條件的”。
[答案] C
14.2009年5月,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出現暴雨天氣。由于氣象部門作出了較為準確的預報,使人們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因而大大地降低了災害帶來的損失。這說明
( )
A.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如實反映
B.人們能夠利用對規律的認識,限制某些規律發生破壞作用的范圍
C.規律是不可抗拒的
D.規律總要通過現象表現出來
[解析] A沒有看到意識有正確與錯誤之分。C、D與材料內容不符。
[答案] B
13.(2010年鄭州模擬)2009年5月,黑龍江省遭遇嚴重干旱。針對這一情況,6月4日至5日,該省實施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一些地方降雨量超過25毫米,有效地緩解了旱情。這一事實說明
( )
A.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
B.人們能夠隨心所欲地利用自然物
C.人們能夠利用規律,使人們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
D.規律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
[答案] C
12.漫畫《貧窮的母親》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
①要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②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③要分清主流與支流 ④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漫畫說明人類的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由于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人類活動對環境產生了極大的破壞作用。這啟示我們要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堅持聯系地、發展地、全面地看問題,按客觀規律辦事。③與題意無關。
[答案] B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于2009年建成,它將趨利避害,按照人們的意志發揮出巨大的綜合效益。據此回答10-11題。
10.三峽工程將按照人們的意志發揮出巨大的綜合效益,說明
( )
A.只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產生巨大的效益
B.人的主觀意志可以決定一切
C.人的主觀能動性有巨大的能動作用
D.人的主觀意志無所不能
[答案] C
11.上述材料還充分說明
( )
①人們能夠認識規律并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 ②人們能夠利用對規律的認識改造客觀世界 ③人們利用規律的前提是服從規律 ④人們可以改變規律,使其服從人們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胡適先生在回答做學問、研究問題時曾這樣講:“大膽設想,小心求證。”據此回答8-9題。
8.從哲學上看,“大膽設想”強調的是
( )
A.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B.解放思想,打破一切常規
C.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主觀因素的影響
D.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的制約
[答案] A
9.胡適先生的治學經驗告訴我們要
( )
A.堅持從實際出發和實事求是的統一
B.堅持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的統一
C.必須不斷積累正確的主觀因素
D.辦事情必須尊重客觀條件
[答案] B
7.(2010年太原調研)在談到抑制物價上漲的問題時,溫家寶總理引用了古語“事不避難”。語出《后漢書·虞詡傳》:“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事不避難”最能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
A.矛盾是普遍的
B.客觀條件的制約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C.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向前的
D.正確的意識能推動事物的發展
[答案] B
6.美國的動物學家把氯化鈉藥片塞進羊肉里喂狼,狼吃了羊肉后短時間內消化不良,嘔吐不止,十分痛苦。嘗到了苦頭的狼從此對羊肉倒了胃口,改食其他肉類。由于母狼吃什么食物,它的乳汁就具有什么食物的味道,進而影響到幼狼的食性。動物學家對這樣的幼狼進行馴化,培養牧羊狼。這說明
( )
A.意識能夠反映事物的現象與本質規律
B.科技能夠改變動物的生長和發育規律
C.人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客觀世界
D.客觀規律制約著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答案] C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