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澳大利亞混合農業與我國混合農業相比,其相似之處是
A.都有同時飼養牲畜和生產谷物的混合方式
B.都是將甘蔗、果樹、桑蠶的生產與養魚有機結合起來
C.普遍采用同時種植小麥和牧羊的混合經營方式
D.飼養牲畜都主要采用家畜.家禽的小規模飼養方式
11.促進吐魯番盆地經濟發展的對策有
①發揮“火洲”的氣候優勢,大面積種植熱帶作物
②大力發展造紙工業
③加速發展長絨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農產品以及相關的加工業
④發展以“絲綢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觀為特色的旅游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某城市是環形放射狀道路,讀下圖回答9-10題
9.圖中能正確表示城市從市中心到外緣地租水平變化趨勢的曲線是
A.a曲線 B.b曲線 C.c曲線 D.d曲線
10.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區是
A.住宅區 B.工業區 C.商業區 D.文化區
8.城市工業區不斷向市外移動是為了
①靠近交通干道 ②拓展城市范圍 ③降低生產成本 ④保護城市環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 下圖是我國華北某城市各功能區設置示意圖,從環保角度考慮,其中合理的是
6. 從城市形態上看,與下圖西寧市同屬一類的是
A.成都 B.合肥 C.蘭州 D.重慶
5.改革開放后,中國大批學生到歐美留學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國東南沿海大城市,兩者的共同之處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發的性質。
B.交通和通信的發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C.地區自然條件相差很大,環境質量不同是決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職業更好的發展,謀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4.有關環境人口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科技發展水平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發達國家的環境人口容量大
B.我國人口承載量最高為16億左右,所以目前我國的耕地和淡水資源人均占有量較高
C.不論是以悲觀或樂觀的觀點來評估我國環境人口容量,人口與環境矛盾都十分突出
D.隨科技發展和消費水平的不斷變化,環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地評估,只能定性說明
讀下面的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示意圖,回答1-3題
1.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屬于下列哪種情況
A.(1)→(2) B.(2)→(3) C.(3)→(4) D.(4)→(5)
2.下列國家中,人口再生產類型處于圖中(2)階段的是
A.尼日利亞 B.韓國 C.古巴 D.澳大利亞
3.圖中表現有老齡化趨向的階段是
A.(1) B.(2) C.(4) D.(5)
18.2009年5月,我國自主研制的“救災救援危險作業機器人”在北京成功完成廢墟搜救實戰演習。這意味著大地震發生后不能迅速獲取詳細災情的國際性難題,在我國不再是難題了。對此,有人認為,人們能夠認識、利用和創造規律,為人類謀福利。
運用所學知識,對上述觀點進行評析。(18分)
[答案] (1)規律就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具有客觀性,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規律總要通過各種具體現象表現出來,人們能夠運用抽象思維能力,發現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6分)
(2)人們一旦認識了規律,就可以利用規律。人們能夠利用對規律的認識,預見事物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指導實踐活動,改造客觀世界;也可以改變或創造條件,限制某些規律發生破壞作用的范圍,使人們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變害為利,為人類造福。我國研制成功“救災救援危險作業機器人”,是人們認識和利用規律的體現。(6分)
(3)規律是客觀的,它不能被創造或消滅。規律只是隨著客觀事物本身性質的變化而變化,而不能由人們的主觀意志任意改變,人們不能創造一個客觀上不存在的規律。由此可見,題中觀點認為人們能夠認識和利用規律是正確的,認為人們能夠創造規律則是錯誤的。(6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