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應用已有知識、處理加工信息、探求新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
人工轉變的兩個核反應方程及反應過程中遵循的規律。
★教學難點
人工轉變的兩個核反應方程及反應過程中遵循的規律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教學用具
1.掛圖,實驗器材模型,課件等。
滲透和安全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教育。
(1)知道什么是核反應,會寫出人工轉變方程。
(2)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人造和天然放射性物質的主要不同點。
(3)了解放射性在生產和科學領域的應用。
(4)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對人類和自然產生的嚴重危害,了解防范放射線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識。
380.在標準狀況下將11.2LCO2和N2的混合氣體通過足量Na2O2,氣體體積為8.4L(標準狀況),則參加反應的Na2O2是( )
A、9.75g B、11g C、14g D、19.5g
379.下列實驗中最后無沉淀的是( )
A、將少量鉀投入到CuSO4溶液中
B、將少量鈉投入到NaHCO3溶液中
C、將少量Na2O2粉末投入到氫硫酸溶液中
D、將足量CO2通入石灰水中
378.某合金含銣和另一種堿金屬,取9.8g該合金與足量的鹽酸反應,放出4.48LH2(標準狀況下)則此合金的另一種堿金屬可能是( )
A、銫 B、鉀 C、鈉 D、鋰
377.10g含一種雜質的碳酸鈣(雜質可能是SiO2、MgCO3、Na2CO3、K2CO3)與足量鹽酸反應得到4.3gCO2,則碳酸鈣中可能含有( )
A、SiO2或K2CO3 B、SiO2或MgCO3
C、MgCO3或K2CO3 D、MgCO3或Na2CO3
376.下列反應中,還原劑和氧化劑的質量之比和物質的量之比一致的是( )
375.在500mL0.05mol/L的鹽酸和500mL0.5mol/L的鹽酸中,分別加入2.3g的鈉,全部反應后,產生的氣體( )
A.一樣多
B.在濃度大的鹽酸中反應產生的氣體多
C.在濃度小的鹽酸中反應產生的氣體多
D.由反應的劇烈程度決定
374.將已部分風化的碳酸鈉晶體(Na2CO3·xH2O)1.34g,充分加熱至質量不再減輕為止,冷卻稱量,殘留固體質量為0.53g,則x值為( )
A、1 B、3 C、5 D、9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