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本勞動力一方面價格很高,另一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推進,勞動力的數量下降。 日本勞動力特點對國內企業生產有何影響?
點撥:勞動力價格高反映為產品的價格高,而勞動力數量又滿足不了企業進一步擴展對勞動力的需求。所以,日本從事傳統產業的國內企業生產受勞動力價格和數量的雙重制約。
3.至80年代, 日本傳統工業品的國內市場趨于飽和,國際市場面臨著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競爭。這種市場形勢對日本企業的發展有什么影響?
點撥:自身市場滿足不了發展需求,國際市場上亞洲發雜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同類產品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所以,日本企業在其國內發展的空間很小。
2.1985年,日元對美元大幅度升值(升值了1倍多)。日元大幅度升值對日本產業向海外轉移有什么推動作用?
點撥: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著日本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大幅度提高。例如,同樣的日本產品,如果原來在國際市場上賣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售價就達2美元。所以,以國際市場為依托的日本傳統產業只好紛紛向海外轉移。
1.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的時間建立了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為主的工業結構。重化工工業對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紀70年代,國際能源市場出現了兩次“石油危機”,導致石油價格上漲。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對日本產品的競爭力有什么影響?
點撥:國家石油價格上漲,導致依賴于國際石油而建立起來的日本重化工業的制造成本提高,產品價格相應提高,從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2.我國鼓勵汽車進入家庭對吸引國際產業轉移有何作用?
點撥:我國鼓勵汽車進入家庭有利于推動汽車銷售,使我國的汽車市場具有廣闊的潛力,對跨國汽車公司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1.目前,汽車的全球化生產已經形成,為什么跨國公司要把汽車組裝廠設置在市場廣闊的區位?
點撥:汽車的生產雖然已經實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車運輸不便,并且許多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民族汽車工業,對進口汽車設置關稅壁壘。所以跨國公司要把汽車組裝廠設置在市場廣闊的區位。
3.市場因素
企業發展的初期一般都在當地生產,當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和實力,當地市場滿足不了企業再發展的需求,于是就以投資、建廠等形式向具有市場優勢的地區或國家進行產業轉移。例如,日本、韓國以及歐美的汽車制造企業到我國興辦汽車廠,主要是因為我國擁有龐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企業的產業轉移方向也會隨之而變化。
思考
2.從出口加工區的建設來看,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要吸引國際產業轉移,除發揮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優勢外,還應做哪些工作?
點撥:從多方面改善投資環境。
1.出口加工區一般都具有優越的區位條件或良好的工業基礎。這樣的區位對于降低企業生產內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
點撥:優越的區位條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業基礎便于工業聯系,都可降低內部交易成本。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