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解釋文中加點的實詞(4分)
(1)相國遺錢十萬( ) (2)克日同過其第( )
(3)不忍異之( ) (4)既負吹噓之意( )
15.簡析“易得凋零”一句在整首詞中的作用。(3分)
14.趙佶是北宋皇帝,史稱 。(1分)
13.(1) ,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2)君子性非異也, 。(荀子《勸學》)
(3)阡陌交通, 。(陶淵明《桃花源記》)
(4) ,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5)日光下徹, ,?然不動。(柳宗元《小石潭記》)
(6) ,一番洗清秋。(柳永《八聲甘州》)
(7)千磨萬擊還堅勁, 。(鄭板橋《題竹石》)
(8)歷覽先賢國與家, 。(李商隱《詠史》)
燕山亭 北行見杏花
趙佶
裁減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注:趙佶于1127年被金兵虜獲,這首詞是他在北行途中所作。
12.作者認為“王維……暮年詩作里的恬淡是真恬淡”,在我們高中所學的課文《前赤壁賦》中,也有這樣的境界。請結合《前赤壁賦》的內容及主題作簡要分析。(5分)
[注:考生答題超過6空,按前六空順序評分]
11.就本文來看,孟浩然的詩歌成就比不上王維的原因是 。(2分)
10.對文章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 )(6分)
A.文章開篇引用孟浩然的代表作品,展現了孟詩中“與世間疏離”的特點。
B.孟浩然詩歌創作取材比較狹隘,原因是他只精擅山水詩和送別詩。
C.從孟浩然“面圣”的奇遇中我們可以看出孟浩然是一位不愿趨附權貴的的君子。
D.文章題目中“疏離”表現的是孟浩然始終不愿與現實社會妥協的品質節操。
E.文中多處運用對比,對孟浩然詩歌創作中的不足進行了理性客觀的分析。
F.文章大量引用了唐人詩句,旨在增添文章的文化含量,并使語言生動華美。
9.文章第(5)―(7)段中作者的觀點和聞一多并不一致。聞一多認為孟浩然 ;
而作者則認為 。(3分)
8.文章第(4)段內容看,孟浩然覺得自己與“鷦鷯”的相似之處在于 (2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