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杭州學軍中學08屆高三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卷)一輛農用“小四輪”漏油,假如每隔2s漏下一滴,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一位同學根據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輪”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沿運動方向油滴間距均勻分布時,車可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B.當沿運動方向油滴間距逐漸增大時,車一定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當沿運動方向油滴間距逐漸增大時,車的加速度可能在減小
D.當沿運動方向油滴間距逐漸減小時,車的加速度可能不變
3.(山西省實驗中學08屆高三第二次月考試題)將一小球以初速度V從地面豎直上拋,空氣阻力不計,4s時小球離地面的高度為6m,若要將小球拋出后經0.3s到達相同高度,則初速度V'應( )
A.小于V B.等于V
C.大于V D.無法確定
2. (08揚州三校聯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 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 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經過t 秒后, 改用大小與F 相同, 方向與F 相反的力F′作用, F′作用t′秒物體回到原出發點, 則 t′等于 ( )
A.t B. 2t
C.(1+)t D. 3t
1.(山西省實驗中學08屆高三第二次月考試題)如圖所示的速度--時間和位移--時間圖像中給出了四條圖線,關于它們的物理意義,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圖線1表示物體做曲線運動
B. s-t圖線中t1時刻v1>v2
C. v-t圖線中0至t3時間內3和4平均速度相等
D. 兩圖像中t2和t4時刻分別表示2和4開始反向運動
7.巧用推論△x =xn+1-xn =aT2解題
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在連續相等的時間T內的位移之差為一恒量,即△x =xn+1-xn =aT2,對一般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若出現相等的時間間隔問題,應優先考慮用△x =aT2求。
類型一 圖象分析題
[例1] (揚州市08屆高三物理期中模擬試卷)兩個完全相同的物塊a、b質量為m=0.8kg,在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從同一位置開始運動,圖中的兩條直線表示物體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不受拉力作用的υ-t圖象,求:
(1)物塊b所受拉力F的大小;
(2)8s末a、b間的距離。
(3)若在8s末將作用在其中一個物體上的水平拉力F換到另外一物體上,則何時它們相距最遠?
最遠距離為多少?
導示: (1)設a、b兩物塊的加速度分別為a1、a2,由υ-t圖可得: ①
②
對a、b兩物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ma1 ③, F-f=ma2 ④
由①-④式可得:F=1.8N
(2)設a、b兩物塊8s內的位移分別為s1、s2,由圖象得:
所以,s2-s1=60m
(3)再經16/3s它們相距最遠,最遠距離為92m。
類型二辯析題
[例2](南京一中08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要求摩托車由靜止開始在盡量短的時間內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駛入一段半圓形的彎道,但在彎道上行駛時車速不能太快,以免因離心作用而偏出車道.求摩托車在直道上行駛所用的最短時間.有關數據見表格.
某同學是這樣解的:要使摩托車所用時間最短,應先由靜止加速到最大速度 v1=40 m/s,然后再減速到v2=20 m/s,
t1 = = …; t2 =
= …; t= t1 + t2
你認為這位同學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請完成計算;若不合理,請說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確結果.
導示:原題解法不合理。
正確解法為:設加速、減速時間分別為t1、t2
由題意得: ①
②
代入數據聯立求解得到t1=9s、t2=2s
且途中實際最大速度=36m/s﹤v1=40m/s。
類型三數據分析題
[例3](山東臨沂市08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因測試需要,一輛汽車在某雷達測速區,沿平直路面從靜止開始勻加速一段時間后,又接著做勻減速運動直到最后停止. 下表中給出了雷達測出的各個時刻對應的汽車速度數值。求:
(1)汽車勻加速和勻減速兩階段的加速度a1、a2分別是多少?
(2)汽車在該區域行駛的總位移x是多少?
時刻/s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速度/m·s-1 |
0 |
3.0 |
6.0 |
9.0 |
12.0 |
10.0 |
時刻/s |
|
6.0 |
7.0 |
8.0 |
9.0 |
10.0 |
速度/m·s-1 |
|
8.0 |
6.0 |
4.0 |
2.0 |
0 |
導示:(1)由表數據
(2)由表可知勻加速的最大速度是v=12m/s
勻加速的位移
勻減速的位移
總位移x=x1=x2=60m 。
準確從從表格的數據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是本題的關鍵。
6.圖象法
應用v-t圖象,可把較復雜的問題轉變為簡單的數學問題解決.尤其是用圖象定性分析,可避免復雜的計算,快速找出答案。
5.逆向思維法
就是把運動過程的“末態”作為“初態”的反向研究問題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態已知情況.
4.比例法
對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與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可利用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五大重要特征的比例關系,用比例法求解。
3.中間時刻速度法
利用“任一時間t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t內的平均速度”,適用于任何一段勻變速直線運動.有些題目應用它可以避免常規解法中用位移公式列出的含有t2的復雜式子,從而簡化解題過程,提高解題速度。
2.平均速度法
定義式對任何性質的運動都適用,而
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