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秦國攻滅楚國后,為了加強對南方地區的控制,派50萬官兵駐扎嶺南地區。這使相當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粵北地區,對當地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嶺南文化。這說明
A.人口遷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 B.民族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外來文化的沖擊
C.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于外來的文化 D.嶺南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延續
16. 上海世博會上,各國展館紛紛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獨特風采,如丹麥的“小美人魚”、盧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時,許多外國展館也都嵌入了中華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館的“福”字、挪威館的“中國紅”……上述材料說明
A.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B.文化傳播具有各種各樣的途徑
C.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文化的發展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5. “文化的水越有活力,民主的船越能順行”,這句話說明
A.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 B.優秀文化推動政治進步
C.文化是政治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D.文化以經濟為基礎
14. 上海世博會福建館茶文化的展示讓許多游客嘆為觀止。一位美籍華人欣賞了茶藝表演后,感嘆道:“太精彩了!這一表演讓我們享受到了美,也讓我們感受到祖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反映
A.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B.優秀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C.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D.優秀文化能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
13. 2010年4月13日,核安全峰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胡錦濤主席指出,核安全問題事關核能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事關社會穩定和公眾安全,事關國際和平與安寧。這表明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維護我國的獨立和國家主權 B.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 D.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12. 黨的十七大報告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首次納入中國特色政治制度范疇,這是我們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生動體現。下列對基層群眾自治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主要表現為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層政權組織
③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④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 2010年5月1日,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3周年紀念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全面貫徹執行《民族區域自治法》,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下列關于我國民族問題的認識,正確的有
①自治機關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②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
③民族地區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重要保證
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 “真知灼見在群眾中,新鮮經驗在群眾中,解決辦法在群眾中。”這就要求政府
①堅持民主執政和科學執政 ②調整政府職能,擴大群眾監督權范圍
③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 ④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 我國人大代表由選民選舉產生,對于不稱職的代表,選民可依法罷免之。這說明
A.選舉人大代表和罷免人大代表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權利
B.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產生
C.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D.對人民負責是人民代表大會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8. 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區城市初步形成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城市醫院相銜接的
醫療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的形成體現了政府在履行
A.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 B.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
C.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D.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