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10·濰坊模擬)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甲烷、乙烯和苯都可通過石油分餾得到
B.只用淀粉溶液即可檢驗加碘食鹽中是否含碘酸鹽
C.用灼燒并聞氣味的方法可以區分純棉織物和純毛織物
D.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雜質
[解析]選C。通過石油分餾得到的是大分子烴類,因此A選項錯誤;淀粉只有遇到碘單質才變藍,因此B選項錯誤;純毛織物灼燒后有特殊的氣味,因此可以區別純棉織物和純毛織物,C選項正確;濃氫氧化鈉溶液可以與乙酸乙酯、乙酸等反應,反而除去了乙酸乙酯,因此D選項錯誤。
6.(2010·曲靖模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分子內脫去一個小分子的反應一定是消去反應
B.可用濃溴水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C.膠體是一種較穩定的分散系,可用滲析法從膠體中分離出離子或小分子
D.向鹵代烴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硝酸銀溶液,可以確定鹵代烴中含有的鹵元素
[解析]選C。消去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內脫去小分子同時生成不飽和鍵,HOCH2CH2CH2COOH在濃硫酸加熱的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即取代反應不屬于消去反應。一定注意,消去反應的本質是分子內脫去小分子同時生成不飽和鍵,因此A選項不正確;濃溴水與苯反應生成2,4,6-三溴苯酚,與苯互溶還是不能分開,因此B選項不正確;滲析法是分離膠體與溶液的方法因此C選項正確;鹵代烴水解的條件是堿性環境,如果直接加入硝酸銀溶液,會生成氧化銀沉淀,因此在鹵代烴水解后的溶液中檢驗鹵元素時,應該先加入稀硝酸溶液酸化,然后再加入硝酸銀溶液,因此D選項不正確,所以正確的為C項。
5.(2010·湖北武昌區模擬)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存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許多水果中含有酯類化合物 B.天然油脂中含有高級脂肪酸甘油酯
C.煤中含有苯 D.石油中含有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
[解析]選C。煤經過隔絕空氣加強熱的干餾后的產物中含有苯,但是煤的干餾屬于化學變化,煤的干餾產物是發生化學反應后的產物,因此煤中不含苯。
4.(2010·華師大附中模擬)以下有機物命名錯誤的是( )
A. 1,1,2,2-四溴乙烷 B. 2-甲基-3-丙醇
C. 2-甲基-1,3-丁二烯 D. α-氨基-β-苯基丙酸
[解析]選B。B選項中應該以含有羥基的碳鏈為主鏈,命名應該為2-甲基-1-丙醇。
3.(2010·湖南師大附中模擬)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氫譜中出現三組峰的是:( ) A.2-甲基-2-丁烯 B. 苯酚
C.2,2,3,3-四甲基戊烷 D. 3,4-二甲基己烷
[解析]選A。A選項中有三種不同環境的氫原子,B選項中有四種不同環境的氫原子,C選項中有四種不同環境的氫原子,D選項中有四種不同環境的氫原子,因此選A。
2.(2010·東方模擬)乙醇(CH3CH2OH)和二甲醚(CH3-O-CH3)互為同分異構體的類型是( )
A.位置異構 B.官能團異構 C.手性異構 D.碳鏈異構
[解析]選B。同分異構分為碳骨架異構、官能團異構、立體異構。官能團異構分為官能團位置異構和官能團類別異構。乙醇(CH3CH2OH)和二甲醚(CH3-O-CH3)的官能團不同了,因此屬于官能團異構。所以選B項。
1.(2010·東方模擬)二氟甲烷是性能優異的環保產品,它可替代某些會破壞臭氧層的“氟里昂”產品,用作空調、冰箱和冷凍庫等中的致冷劑。試判斷二氟甲烷的核磁共振氫譜共有多少個峰。( )
A.4 B.3 C.2 D.1
[解析]選D。核磁共振氫譜共有多少個峰,也就是說有幾種不同環境的氫原子,在二氟甲烷中,只有一個碳原子,因此就只有一種氫原子,所以選D項。
意外事故 |
處理方法 |
酸(或堿)灑在桌上 |
先加Na2CO3溶液(或稀醋酸),后用水沖、布擦 |
酸(或堿)沾到皮膚上 |
先水沖,后涂小蘇打溶液(或硼酸) |
酸(或堿)濺進眼睛里 |
立即用水沖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邊洗邊眨眼睛 |
酒精灑在桌上燃燒 |
立即用濕抹布蓋滅 |
液溴、苯酚沾在皮膚上 |
立即用酒精洗滌 |
誤食重金屬鹽 |
服用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漿 |
金屬Na、K等著火 |
不能用泡沫滅火器和干粉滅火器撲滅,要用砂土蓋滅 |
水銀溫度計打破了 |
立即用硫磺粉覆蓋汞珠 |
試題枚舉
[例1](2005江蘇)下列有關試劑的保存方法,錯誤的是
A.濃硝酸保存在無色玻璃試劑瓶中
B.少量的鈉保存在煤油
C.氫氧化鈉溶液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試劑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試劑瓶中
解析 濃硝酸、新制氯水見光易分解,故應保存在棕色瓶中,并存放于冷暗處。鈉性質活潑,易與空氣中氧氣和水反應,故保存于煤油中以隔絕空氣和水。保存NaOH溶液不應用磨口玻璃塞,故通常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試劑瓶中。
答案 A
[變式]下列化學藥品的貯存和使用正確的是( )
A.少量白磷貯存于水中,切割時要在水下進行
B.液溴常加少量水形成水封后保存于磨口玻璃塞的細口瓶中
C.KOH溶液存放在磨口玻璃塞的廣口瓶中
D.少量的金屬鈉存放在無水乙醇中
答案 A B
[例2]在進行化學實驗時必須注意安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如果苯酚濃溶液沾在皮膚上應立即用酒精清洗
B.不慎將酸液濺到眼中,應立即用水沖洗,邊洗邊眨眼睛
C.不慎將濃堿液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D.如果酸流到實驗臺上,立即用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和,然后用水沖洗,再用抹布擦干
解析 實驗中常有一些偶發事故發生,處理這些事故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試劑和方法,如酒精燈倒在實驗臺上引起大火可用濕抹布或黃砂蓋滅,較多的堿液流到實驗臺上先用稀醋酸溶液中和,再用水沖洗后抹干,上述A、B、C三選項中的處理方法也是正確的,D選項中用氫氧化鈉溶液中和不妥,應使用弱堿性的碳酸氫鈉溶液中和。
答案 D
[例3] 實驗員在課前臨時給化學老師準備了一套乙醛性質實驗的藥品:NaOH、氨水、CuSO4、AgNO3、乙醛等五種規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由于時間倉促,試劑瓶上均未貼標簽,但老師在演示實驗時,根據藥品的外觀和保存方法,每次都能準確地取用所需的藥品。請問這位老師辨認藥品的方法是 。
解析 根據試劑的顏色、試劑瓶的顏色、試劑瓶的瓶塞、試劑的取用方法等進行判斷,溶液呈藍色的是CuSO4溶液,棕色試劑瓶中盛放的是AgNO3溶液,橡皮塞的試劑瓶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裝在滴瓶中的是氨水,剩下的是乙醛溶液,這樣就很容易地將上述五種試劑區分開來了。
答案 溶液呈藍色的是CuSO4溶液,棕色瓶中裝的是AgNO3溶液,裝在滴瓶中的是氨水,用橡皮塞的是NaOH溶液,用磨口玻璃塞的為乙醛溶液。
3.溶液酸化時酸的選用
某些溶液的配制或某些反應的發生需要酸性環境,即需要酸化,酸化時要根據不同的要求選擇適當的酸。當被酸化的試劑具有強氧化性(或強還原性)時,要選用 進行酸化,如高錳酸鉀溶液酸化時常用___ _____;當配制某些鹽溶液時,要選用該鹽 進行酸化,如氯化鐵溶液時酸化要選用_________,硫酸鋁溶液的酸化要選用____________。
2.根據實驗的不同要求選用試劑
例如:若 CO2氣體中含有雜質SO2氣體,通常用___________除去;若需要在除去 SO2 后檢驗原混合氣體中 CO2 的存在時,則要選用_________________;否則不能確定檢驗出的 CO2是原來混合氣體中含有的,還是除去 SO2 時產生的。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