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Ⅰ.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滴 定10.00mL某濃度的NaOH溶液,滴定時使用pH計精確測量滴定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溫度為25℃),并繪制出滴定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曲線(如圖)。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儀器有 。(選填下列儀器對應的字母)
由下圖可知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忽略溶液混合時體積和溫度的變化)
Ⅱ.該小組四位同學在做實驗時,發現了一個意外現象:向上述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開始時溶液變紅,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對此意外現象形成的原因,該小組同學分別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進行相應的實驗設計。
[猜想]甲:可能是酚酞變質造成的;
乙: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的緣故;
丙:可能是酚酞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丁:可能與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的大小有關。
[理論分析]
(1)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猜想也不正確,他的理由是
[實驗設計]
(2)為證實丙同學的猜想,還需做如下實驗,請完成下表:
實驗步驟 |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
1.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 | ① |
2.在加熱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 ②利用植物油隔絕 |
實驗方法 | 觀察到的現象和結論 |
方案一:分別配制不同物質的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然后各滴加數滴酚酞溶液。 | 濃度大的溶液中酚酞紅色會消失,則證明紅色消失與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大小有關 |
方案二:向原紅色消失的溶液中加 ① (填試劑名稱) | ② |
Ⅰ.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滴 定10.00mL某濃度的NaOH溶液,滴定時使用pH計精確測量滴定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溫度為25℃),并繪制出滴定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曲線(如圖)。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儀器有 。(選填下列儀器對應的字母)
由下圖可知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忽略溶液混合時體積和溫度的變化)
Ⅱ.該小組四位同學在做實驗時,發現了一個意外現象:向上述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開始時溶液變紅,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對此意外現象形成的原因,該小組同學分別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進行相應的實驗設計。
[猜想]甲:可能是酚酞變質造成的;
乙: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的緣故;
丙:可能是酚酞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丁:可能與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的大小有關。
[理論分析]
(1)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猜想也不正確,他的理由是
[實驗設計]
(2)為證實丙同學的猜想,還需做如下實驗,請完成下表:
實驗步驟 |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
1.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 |
① |
2.在加熱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
②利用植物油隔絕 |
(3)通過以上實驗,四位同學看到:溶液先變成紅色,一會兒紅色仍然消失。因此酚酞紅色褪去與氧氣無關。若丁同學的猜想正確,設計如下實驗證明并完成有關問題:
實驗方法 |
觀察到的現象和結論 |
方案一:分別配制不同物質的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然后各滴加數滴酚酞溶液。 |
濃度大的溶液中酚酞紅色會消失,則證明紅色消失與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大小有關 |
方案二:向原紅色消失的溶液中加 ① (填試劑名稱) |
② |
Ⅰ.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滴 定10.00mL某濃度的NaOH溶液,滴定時使用pH計精確測量滴定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溫度為25℃),并繪制出滴定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曲線(如圖)。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儀器有 。(選填下列儀器對應的字母)
由下圖可知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忽略溶液混合時體積和溫度的變化)
Ⅱ.該小組四位同學在做實驗時,發現了一個意外現象:向上述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開始時溶液變紅,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對此意外現象形成的原因,該小組同學分別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進行相應的實驗設計。
[猜想]甲:可能是酚酞變質造成的;
乙: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的緣故;
丙:可能是酚酞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丁:可能與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的大小有關。
[理論分析]
(1)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猜想也不正確,他的理由是
[實驗設計]
(2)為證實丙同學的猜想,還需做如下實驗,請完成下表:
實驗步驟 |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
1.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 | ① |
2.在加熱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 ②利用植物油隔絕 |
(3)通過以上實驗,四位同學看到:溶液先變成紅色,一會兒紅色仍然消失。因此酚酞紅色褪去與氧氣無關。若丁同學的猜想正確,設計如下實驗證明并完成有關問題:
實驗方法 | 觀察到的現象和結論 |
方案一:分別配制不同物質的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然后各滴加數滴酚酞溶液。 | 濃度大的溶液中酚酞紅色會消失,則證明紅色消失與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大小有關 |
方案二:向原紅色消失的溶液中加 ① (填試劑名稱) | ② |
Ⅰ.某實驗小組把CO2通入飽和Na2CO3溶液制取NaHCO3,裝置如圖所示(氣密性已檢驗,部分夾持裝置略):
(1)請結合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解釋B中溶液的作用?? ??????????????????????? ??? 。
(2)當D中有大量白色固體析出時,停止實驗,將固體過濾、洗滌,取一定量配成樣液,并加入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并有氣體產生,其離子方程式是?? ??????????????????????????????? ?? 。
Ⅱ.某課外活動小組欲利用氨氣與CuO反應,研究氨氣的性質并測其組成,設計了如下實驗(夾持裝置未畫出)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b中可選擇的試劑為(任意填一種)???????????? 。
(2)實驗中,裝置C中黑色CuO粉末全部轉化為紅色固體(已知Cu2O也為紅色固體),量氣管中有無色無味的氣體。實驗前稱取黑色CuO 80g,實驗后得到紅色固體質量為68g。則紅色固體成分的化學式為?????????????? 。
(3)F中讀取氣體體積前,應向上或向下移動右管,使得左右兩邊液面相平,若無此操作,而F中左邊液面低于右邊液面,會導致讀取的氣體體積??????? (填“偏大”或“偏小”或“無影響”)。
(4)要想測得氨氣分子中氮、氫原子個數比,實驗中應至少測量或讀取哪些數據??????? (填序號)。
a.B裝置實驗前后質量差mg;???? b.F裝置實驗前后液面差VL
c.D裝置實驗前后質量差mg;???? d.E裝置實驗前后質量差mg;
(5)E裝置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
Ⅰ.某實驗小組把CO2通入飽和Na2CO3溶液制取NaHCO3,裝置如圖所示(氣密性已檢驗,部分夾持裝置略):
(1)請結合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解釋B中溶液的作用 。
(2)當D中有大量白色固體析出時,停止實驗,將固體過濾、洗滌,取一定量配成樣液,并加入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并有氣體產生,其離子方程式是 。
Ⅱ.某課外活動小組欲利用氨氣與CuO反應,研究氨氣的性質并測其組成,設計了如下實驗(夾持裝置未畫出)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b中可選擇的試劑為(任意填一種) 。
(2)實驗中,裝置C中黑色CuO粉末全部轉化為紅色固體(已知Cu2O也為紅色固體),量氣管中有無色無味的氣體。實驗前稱取黑色CuO 80g,實驗后得到紅色固體質量為68g。則紅色固體成分的化學式為 。
(3)F中讀取氣體體積前,應向上或向下移動右管,使得左右兩邊液面相平,若無此操作,而F中左邊液面低于右邊液面,會導致讀取的氣體體積 (填“偏大”或“偏小”或“無影響”)。
(4)要想測得氨氣分子中氮、氫原子個數比,實驗中應至少測量或讀取哪些數據 (填序號)。
a.B裝置實驗前后質量差mg; b.F裝置實驗前后液面差VL
c.D裝置實驗前后質量差mg; d.E裝置實驗前后質量差mg;
(5)E裝置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