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解說或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同時滿足所有這三個條件”中的三個條件是指技術標準的不確定性,大量現存的競爭對手,核心資源掌握在別人手中。
B.“入市壁壘”就是阻止對手通過快速復制進入市場以占領市場份額。
C.微軟的過人之處就是產品的技術或服務均屬獨創。
D.在被研究的80家公司中,90%的公司不適合快速發展。
7.不屬于受益于速度的公司所具有的特征的一項是
A.能鎖定客戶,將對手排除在外。
B.市場潛能足夠大。
C.行業技術標準確定。
D.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優良。
6.對“速度管理”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速度管理是改革開放以來所有公司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B.速度管理是新經濟時代企業根據自身能力把握發展快慢分寸的管理模式。
C.速度管理是新經濟時代的企業謀求快速發展以獨霸市場的策劃管理過程。
D.速度管理是防止企業發展過快引發經濟問題的一種管理模式。
4.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A.由于汽車業牽扯面廣,是支撐經濟增長的基礎產業,世界經濟放緩導致的汽車業業績惡化也將影響整個日本經濟。
B.中國也有一部分有錢人,這些有錢人也非常看重旅游度假。從旅游的目的地來看,他們大多選擇新馬泰或歐洲各國的居多。
C.瑜珈通過站、坐、跪、臥等姿勢,配合呼吸,彎曲、伸展、扭轉身體的各個部位,對精神和內分泌系統進行調節,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運動。
D.第三屆世界傳統武術節開幕晚會演出以武當武術為主題,以道教思想為脈絡,向世界講述“道臨天下”的視聽故事。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2008年是中法關系的多事之秋。從西藏騷亂、奧運火炬傳遞,到家樂福風波、薩科齊抵制奧運言辭,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B.沒有全球意識,就可能使民族文化游離于當代人類文化發展的主流;沒有民族意識,就只能人云亦云、東施效顰,不可能創造出有特色的文化。
C.中國經濟二十多年快速增長,這就是“中國奇跡”。中國高速鐵路應運而生,步入世界水平的高速鐵路正在穿越中國大地,風馳電掣,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D.震撼全臺的洗錢案,讓綠營本身對陳水扁的信任都動搖了,身為一個母親,一路走來,扁媽從一而終,對自己的兒子,還是選擇相信。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寒暄 爆竹 煙藹 沒精打采
B.嗟悼 遷徒 惆悵 走頭無路
C.鬼秘 揣測 慫恿 哀聲嘆氣
D.噩夢 筆挺 壺觴 平心而論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靚妝 晾曬 踉踉蹌蹌 量材錄用
B.纖細 翩躚 見異思遷 阡陌縱橫
C.案牘 瀆職 買櫝還珠 窮兵黷武
D.創傷 滄桑 滿目瘡痍 愴然淚下
23.(60分)
參考湖北省2009年高考評分標準
19.①首先從埃及的月光聯想到自己家鄉的月光,描繪
(參考譯文)
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安石從小喜歡讀書,一旦過目則終生不忘。他寫文章能夠動筆如飛,最初好像毫不經意,但文章寫成以后,看到的人無不佩服它的精妙。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皇上對他說:“人們都不了解你的才能,以為你只懂得經術學問,不懂得政務世事。”王安石回答說:“經術學問正是用來處理政務世事的,但后來很多所謂大儒,大部分都是才能平庸之人,因此世俗都以為經學不能用在處理世務上罷了。”皇上又問:“既然這樣那么你最先開始的施政措施是什么?”王安石答道:“改變劣風惡俗,樹立法規,是現在最急需的了。”皇上認為他說得有理。于是設立制度,增置三司條例司機構,讓他與管理樞密院事務的陳升之一同主管。王安石派自己的親信呂惠卿來負責此事。而后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等等變法措施相繼開始實施,號稱新法,派遣提舉官四十余人,在全國頒布執行新法。
御史中丞呂誨議論王安石十大過失,皇上因此貶呂誨外出任官,王安石推薦呂公著代替他的職位。韓琦的規諫上疏呈送到后,皇上有所感動醒悟,想聽從他的意見,王安石自己請求離開。司馬光代皇上答復他的辭官詔書,上面寫有“士人大夫群情洶涌,黎民百姓紛紛騷動”的話,王安石大怒,抗拒詔書自我申辯,皇帝謙恭地安慰辭謝他,命令呂惠卿頒布旨意,韓絳又勸皇上留下王安石。王安石入朝答謝,因此借機向皇上進言說朝中內外大臣、從官、臺諫、朝士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的狀況,并且說:“現在奸邪之人想敗壞先王治世之道,來阻礙陛下的行動。”皇上認為有道理。于是王安石就(繼續)負責政事,韓琦的進諫沒有成功。
熙寧七年春,全國一直干旱,饑民流離失所,皇帝面帶憂愁,在朝堂上對大臣嘆息,要廢除所有不妥的法度。王安石說:“洪水和旱災都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即使是唐堯、商湯的時代也不能避免,這些不值得勞圣上擔心,只需整頓人事政務采對應。”皇帝說:“這怎么是小事,我所恐懼的東西,正是人事政務沒有完善啊。現在征收的免行錢太重了,民怨很大,以致出現了怨恨朝廷的話。從近臣到外戚,沒有不說其害的。”把守安上門的鄭俠上奏疏,還畫下了他看到的流民扶老攜幼的困苦情況,并把這幅圖獻給了皇帝,說:“干旱是由于王安石造成的。罷免王安石,上天必然降雨。”鄭俠又因此事被流放到嶺南一帶。慈圣、宣仁二位太后流著眼淚對皇帝說:“王安石使得天下大亂。”皇帝也對安石心存疑慮,于是罷免他為觀文殿大學士、出任江寧府知府。
宋哲宗元佑元年,王安石逝世,享年六十六歲,朝廷追贈他以太傅稱號。紹圣年間,追封謚號為文。
七、(60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