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讀教材,整合知識思路
由于新課改教材拋棄了過去以元素周期律為指導的編排思路,而是采用以關注學習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為指導思想的教材編排思路,故新課改化學教材除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質疑與創新能力之外,容易使學生產生化學知識瑣碎、記憶成分多的錯誤意識,甚至有人戲稱化學為“理科中的文科”。因此再完全按照教材順序復習時,那就使化學的科學性、嚴密性不會得到體現了。故我們應熟讀化學必修1、必修2、化學反應原理教材,挖掘它們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與知識共同點,然后結合教材適當重新整合,使之科學性、邏輯性一目了然。如復習時我首先復習必修中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部分,目的是體現結構決定性質及理論的指導作用,然后再復習物質的分類及價態規律,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研究或分析物質性質的思維方法,通過分類掌握共性、通過價態分析氧化(或還原)性,最后再基本按照教材順序復習,這樣就使復習的思路清晰,知識的邏輯性、科學性真正揭示出來,從而真正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6、加強了化學計算能力的考查
化學計算是化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化學由定性分析提升到定量分析階段的關鍵,所以山東卷在刪去繁雜數據計算的同時加強了對常見計算技巧的考查,這也與課改新增知識點涉及到計算有關。如07年15題、28題(1)(2),08年13題、15題、29題(1)(3)、30題(3),09年13題、28題、29題(2)等均涉及到了計算,主要集中在反應熱、平衡及其常數、NA、電化學等角度,利用概念或表達式或化學方程式與守恒思想即可順利解答。
5、進一步加強了對實驗的考查力度:
07年的29題的第(3)(4)小題及30題、08年的28題第(4)小題及30題都是實驗題;09年則除29(2)、30題是實驗題之外,還在選擇題中出現實驗考查,如10、12、13等題都涉及到實驗現象、檢驗、操作等知識的內容,這些試題大多是常見實驗的組合與延伸,帶有較強的探究性、新穎性、簡潔性,故能較好地考查學生分析、探究、推理、設計實驗及靈活創新解答問題的能力,同時也還原了化學的本性--實驗科學,這也與新課改倡導的培養學生善于動手、善于質疑、善于探究及良好的語言能力相吻合,利于引導老師在教學時大膽進行實驗導學、設疑、激趣、探究等功能的嘗試,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4、降低知識考查的難度,但提高了試題的綜合程度
高考命題本著“知識全面,不偏、不怪,在雙基中彰顯能力考查”的原則,導致試題的知識點覆蓋面越來越廣,再由于必考中多增加了一些知識點,勢必然提高了試題的綜合度,如涉及簡單有機物(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及三大營養物質的性質、存在、結構簡式等)知識的試題盡管只有1道選擇題,但它幾乎把必考內容中的有機部分都覆蓋到。再就是刪掉了較難的元素或物質推斷題題型,淡化了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內容,同時試題的難度也呈下降趨勢。如07年28題涉及識圖分析、多個計算及觀察陌生的納米材料氧缺位鐵酸鹽制備方法,且存在轉化率圖示不符合科學問題;29題涉及圖標數據分析及設計實驗、繪制裝置圖,且在第(4)問中存在描述歧義;30題則提供8個裝置圖供學生重復組合,這都影響了學生的正常思維,導致當年度的化學平均分值極低。08年28題中則只有第(3)小題有點難度,29題則是計算數據有點繁瑣,30題盡管提供的裝置圖也較多,但設計的問題卻很簡單。09年則幾乎沒有太難的問題出現。這種難度變化對高中老師勇于課堂教學改革與摸索起了極大的鼓勵性,利于山東高中素質教育改革的繼續推進與提高。預測明年的試題難度仍保持在09年水平上,難度減小的空間不會再大,否則會影響高考選拔人才的功能。
3、突出了對課改新增知識點的考查
蓋斯定律、平衡常數、沉淀溶解平衡、聚氯乙烯、能級圖、電子排布式、電負性、晶胞、π鍵、σ鍵、配合物、烯烴與炔烴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氧化產物、不飽和度、光譜等知識點是新課改教學大綱的要求,這是以前教學大綱沒有出現的概念與要求。山東近三年的高考化學試卷中都出現了蓋斯定律、平衡常數、沉淀溶解平衡、電子排布式等知識的考查。這說明這些知識點是課改理念中關于“提高國民科學素養”所必須的化學知識,因而在考試命題中給予特殊的地位,目的是引導教師加以重視與關注,放棄只關注傳統主干知識的觀念。其實這些知識的增加,也更有利于引導學生明白化學不單純依靠實驗歸納總結與研究物質的性質與變化,還可以從定量或物質結構角度研究它們,從而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2、重視對主干知識的考查,不回避熱點
阿伏伽德羅常數、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電化學、常見元素(鈉、鐵、鋁、銅、碳、氮、硫、氯、硅等)及其化合物性質、有機物(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蛋白質等)的性質、化學實驗及化學用語等知識,不但是化學的主干、重點知識,也是歷年來高考命題的經典與熱點知識。從山東課改后的高考命題來看,仍然是注重了對這些主干知識的考查,只是在每道試題中加大了知識點間的相互融合與滲透,當然試題的綜合程度相應地就會提高,這樣更易考查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靈活遷移解答問題的能力。
1、題型、題量穩定,保持了命題的連續性
三年來的化學試題都是由7道單項選擇題、3道非選擇必做題及3道選做題(解答時只做任一題即可)組成,總分78分,其中選擇題占28分、非選擇必做題占42分、選做題占8分,尤其是理綜卷中的化學第9題都是考查的化學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知識,進一步體現新課改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科技、關注環境的理念,再如30題都是實驗題,31、32、33題依次為涉及選考《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的試題,等等。這樣的題型穩定結構有利于引導教師在認真分析考題的基礎上,結合新課標理念及教材的編排思路,大膽創新,勇于靈活多樣地實施自己的課堂教學改革與嘗試,避免了疲于應付高考多變而帶來的“形式課改、內容應試”的教學思路。
|
2007 |
2008 |
2009 |
9 |
考查STSE知識,涉及加碘鹽、酒精消毒、綠色食品含義、空氣質量日報等內容 |
考查STSE知識,涉及常見物質的分類、組成及白色污染等內容 |
考查STSE知識,涉及合金、纖維、消毒實質、汽車尾氣等內容 |
10 |
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質。涉及銨鹽、碳酸鹽、碳酸氫鹽的化學性質及鹽類水解問題。 |
考查化學史知識,涉及維勒、門捷列夫等重要科學家 |
考查原子結構及物質性質,涉及氯氣性質、核素、收集方法、原子結構、NA |
11 |
考查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知識。涉及乙烯、乙醇、乙酸、苯、油脂、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等的成分、性質、結構簡式 |
考查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知識,涉及離子半徑大小、得失電子能力強弱及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等內容 |
考查“位構性”的關系。,涉及周期表結構、最高化合價、主族序數、8電子穩定結構、金屬性等概念 |
12 |
考查基本概念知識。涉及同位素概念、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熱化學方程式等 |
考查簡單有機化合物知識,涉及乙醇、乙酸性質、石油分餾產物及分子結構 |
考查簡單有機化合物知識,涉及乙醇、乙酸、苯的性質及反應類型等內容。 |
13 |
考查物質結構知識。涉及共價化合物、元素周期表、原子結構等 |
考查NA知識,涉及溶液稀釋、電子守恒計算、鹽類水解等內容 |
考查膠體及物質性質知識,涉及明礬、金剛石、濃硫酸、二氧化硫、溴水等物質。 |
14 |
考查基本理論。涉及化學平衡、電離平衡及氧化還原反應等內容 |
考查化學平衡知識,涉及平衡移動移動原理、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含義等內容 |
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知識,涉及外界因素對速率的影響、平均速率計算等內容 |
15 |
中和滴定的簡單計算 |
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知識及識圖能力,涉及平衡移動、溶度積等內容 |
考查了強弱電解質的電離特點及圖像分析能力,涉及PH、粒子濃度、KW等內容 |
28 |
考查分析、計算及信息提取能力。涉及平衡常數、蓋斯定律、NA、氧化還原反應等內容 |
考查實驗分析、設計能力,涉及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書寫、鋁和鐵性質等內容 |
考查分析、計算能力,涉及平衡移動原理、蓋斯定律、溶度積、電離常數等內容 |
29 |
考查信息提取、繪圖及實驗設計能力。涉及離子反應、原電池、實驗設計及元素化合物知識 |
考查計算能力。涉及蓋斯定律、原電池、鹽的水解、電離平衡常數 |
考查電化學知識,涉及電極判斷、電極反應式書寫、溶液除雜及有關簡單計算。 |
30 |
考查實驗分析、推理等能力,涉及氣體分離、制備及性質驗證等知識。 |
考查實驗分析、設計、操作等能力,涉及粗鹽提純、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制、電解食鹽水、實驗室制Cl2和H2等內容 |
考查化學實驗分析、操作及物質制備流程圖的分析能力,涉及及物質提純與鑒別、儀器或裝置選擇、實驗安全及銅、鐵、硅等元素化合物內容 |
31 |
考查工藝流程的分析能力,涉及海水綜合利用、電解、物質提取與制備等知識 |
考查金屬冶煉問題,涉及高爐煉鐵、煉鋼的原理 |
考查金屬冶煉問題,涉及電解鋁的有關問題 |
32 |
考查電子排布式、分子結構、晶體類型等物質結構知識 |
考查電子排布式、鍵能、晶體結構及性質等內容 |
考查原子結構、雜化方式、分子及晶體的結構與性質、 |
33 |
考查推理、信息遷移及有機合成流程設計能力,涉及官能團、反應類型及有機物的性質知識 |
考查有機推理能力,涉及有機物性質、反應類型、化學方程式等內容 |
考查有機推斷能力,涉及官能團、反應類型、結構簡式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內容 |
19.1801年,托馬斯·楊用雙縫干涉實驗研究了光波的性質。1834年,洛埃利用單面鏡同樣得到了楊氏干涉的結果(稱洛埃鏡實驗)。
(1)洛埃鏡實驗的基本裝置如圖所示,S為單色光源,M為一平面鏡。試用平面鏡成像作圖法在答題卡上畫出S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光與直接發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區域。
(2)設光源S到平面鏡的垂直距離和到光屏的垂直距離分別為a和L,光的波長為λ,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條紋。寫出相鄰兩條亮紋(或暗紋)間距離△x的表達式。
答案 (2) △x= 因為d=2a,所以△x=
※20.某同學以線狀白熾燈為光源,利用游標卡尺兩腳間形成的狹縫觀察光的衍射現象后,總結出以下幾點:
a.若狹縫與燈絲平行,衍射條紋與狹縫平行
b.若狹縫與燈絲垂直,衍射條紋與狹縫垂直
c.衍射條紋的疏密程度與狹縫的寬度有關
d.衍射條紋的間距與光的波長有關
以上幾點中,你認為正確的是 .
答案 a,c,d
[1AB 2A 3C 4B 5A 6B 7A 8AB 9B 10A 11D 12A 13AC 14B 15C 16AD 17D 18C]
18.在雙縫干涉實驗中,以白光為光源,在屏幕上觀察到了彩色干涉條紋,若在雙縫中的一縫前放一紅色濾光片(只能透過紅光),另一縫前放一綠色濾光片(只能透過綠光)這時
(A)只有紅色和綠色的雙縫干涉條紋,其他顏色的雙縫干涉條紋消失
(B)紅色和綠色的雙縫干涉條紋消失,其他顏色的干涉條紋依然存在
(C)任何顏色的雙縫干涉條紋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屏上無任何光亮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