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3分)觀點分析題
有一種觀點認為:“19世紀60-90年代,我國邁出了國家近代化的第一步。”
(1)請簡要說明當時我國“近代化”在經濟、軍事、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表現。(5分)
(2)這一輪“近代化”的結局如何?造成這一結局的原因主要是什么?(5分)
(3)從上述近代化及其結局可得出什么結論?(3分)
34.下圖ABCD所示地區曾在1840年到1927年間分別發起了帶有全國性影響的重大政治運,
D地首先發生的運動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D.國民大革命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9分)
33.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寫道“中國人的生活完全以禮儀為指南,但他們卻是地球上最會騙人的民族。……,每個商人有三種秤,一種是買進用的重秤,一種是賣出用的輕秤,一種準確的秤,這是和那些對他有戒備的人們交易使用的。”對此段話論述不正確的是
A.孟氏以偏概全
B.18世紀的中國人在外國人眼中有負面形象
C.孟氏所述中國的事從別人那里得來的
D.孟氏的論述為中國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提供依據
32.下列明清時期經濟現象中,能夠體現當時世界各地聯系加強的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傳入我國并得以推廣
B.制瓷、礦冶等手工業技術均有較大進步 C.蘇州絲織業“小戶”“聽大戶呼織”、“計日受值”
D.廢除了漢唐以來長期實行的人頭稅
31.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歷史主流,下列關于中國近代前期歷史主流的表述,最為確切的是 A.推翻清朝統治,發展資本主義
B.爭取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國侵略勢力
D.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中國社會近代化
30.留學教育對我國近代社會產生的影響是
①推動洋務運動的興起 ②推動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的發生
③推動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④推動中國工業化的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29.梁啟超認為“行之(數)百年,使學者墜聰塞明,不通古今,不知五洲,為中國錮蔽文明之一大根源”的是
A.重農抑商 B.經世致用 C.八股取士 D.中體西用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