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有人說:“對于西方的挑戰,中國的反應之所以遲鈍,是由于中國社會在19世紀中葉面臨很不尋常的歷史環境。內部事務萬分火急,至于西方則可以暫緩一步。”這里的“內部事務”主要是指:
A.太平天國運動 B.滿漢官僚的矛盾
C.義和團運動 D.洋務派與頑固派的矛盾
17.1864年江海關道丁日昌密查:“內地商人買雇洋商火輪夾板船只,……多托洋行出面,赴領事衙門呈報更名入冊,領取船牌行駛,從未赴地方官報明立案。”從材料中看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與外資企業相比
A.地區分布不平衡 B.沒有技術優勢
C.缺少政策支持 D.結構不合理
16.獎勵發明是有利于國家富強的政策。最早提出“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輪車,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準自專其利,限滿,準他人仿造”的近代文獻是
15.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社會影響不包括
A.產生了中國最早的無產階級 B.加速了封建經濟的解體
C.增強了中國的經濟實力 D.推動了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
14.史載:1872年僑商陳啟源創辦繼昌隆繅絲廠,采用蒸汽機和傳動裝置,雇女工數百人,“出絲精美,行銷于歐美兩洲,價值之高,倍于從前,遂獲厚利”。以上材料說明繼昌隆繅絲廠
A.屬近代意義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 B.產品主要面向國內市場
C.實質是外國資本在華創辦的企業 D.沒有跳出中國傳統生產方式
13.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時英國人可以輕易地雇到中國勞工為侵華戰爭工作;但到1884年中法戰爭時,香港的苦力卻拒絕幫法國人船只裝貨。下列何者最能解釋這種現象
A.1860年中國勞工為英軍工作,印證“工人無祖國”的說法
B.1884年中國勞工生活已大為改善,無須再替外人賣命
C.西方列強一連串侵略中國的行徑,激發中國勞工的民族情感
D.中法戰爭波及香港,影響生計,故當地勞工不愿為敵效力
12.導致近代中國人由學習西方“器物”轉向學習“制度”的決定因素是
A.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斷加深
B.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C.中國革命指導思想不斷走向科學
D.中國無產階級獨立登上政治舞臺
11.嚴復在《辟韓》一文中說:“秦以來之為君,正所謂大盜竊國者耳。國誰竊?轉相竊之于民而己。”從當時的歷史時期來看,嚴復的這一言論反映了
A.嚴復接受了進化論的思想 B.嚴復的中體西用觀點
C.維新派的民權意識 D.維新派的君主立憲主張
10.魯迅先生曾對中國近代某一主流思想這樣概括:“西哲的本領雖然要學,‘子曰詩云’也要昌明,換句話說,便是學了外國本領,保存中國舊習,本領要新,思想要舊。”這一主流思想代表性的體現在下列哪一人物身上
A.魏源 B.張之洞 C.康有為 D.胡適
9.《上海縣竹枝詞》有詩云:“卅年求富更求強,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戰,總歸虛牝擲金黃。”與上述內容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A.兩次鴉片戰爭 B.中日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C.洋務運動和中日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和義和團運動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